首页 > 全部 > 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 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49

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49

本单篇文档共12281字,内容预览3000字,预览为有答案版,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空白卷版和有答案版,同时也有职业资格类教师资格整科真题模拟题,讲义课件,思维导图,易错高频题等下载。
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模拟试卷 5680人下载
价格: 1.60 原价:¥9.60
收藏

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49

单项选择题

1.西周时期,诸侯对周天子负有一定的义务,包括( )。(C)

A. 不定期朝觐周天子

B. 周天子出征时,只需提供粮草,无需派兵

C. 诸侯征讨叛乱势力后,向周天子举行“献俘”仪式

D. 诸侯一旦受封,封地及封号不得收回

解析:此题考查西周分封制中诸侯对周天子负有的义务。诸侯需定期朝觐周天子,A项错误。周天子出征,诸侯要率军协助,B项错误。周天子对诸侯拥有很大的予夺权力,D项错误。

2.秦代以后,大臣给皇帝的上书在歌颂君主圣明的同时贬损自己,一般都以“臣等昧死”“臣诚愚鄙”等开头。这说明( )。(C)

A. 儒家观念的全面传承

B. “三纲五常”成为社会的普遍信条

C. 尊君卑臣成为官场常态

D. 儒学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道德修养

解析:根据题干内容可知在秦代以后尊君卑臣成为官场常态,C项正确。A、B、D三项在题干中没有相关体现。

3.《汉书·翟方进传》记载:“方进知能有余,兼通方法吏事,以儒雅缘饬法律,号为通明相,天子甚器重之,奏事亡不当意。……绥和二年春,荧惑守心,方进不知所出。上曰:‘朕诚怪君,何持容容之计,将何以辅朕道群下?而欲久蒙显尊之位,岂不难哉。’方进即日自杀。”这段材料表明( )。(B)

A. 丞相位高权重,对皇权构成了威胁

B. 丞相位高权重,但命运掌握在皇帝手中

C. 才能的大小是丞相任职的标准

D. 丞相一职被废除,解决了相权对皇权的威胁

解析:根据题干内容可知,皇帝因翟方进不能有效对答进而对他产生不信任,导致其自杀。这说明当时丞相的权力与命运掌握在皇帝手中,B项符合题意。

4.王安石提出“形者,有生之本”。下列与之相对立的观点是( )。(A)

A. “心外无物”

B. “天地为万物之本”

C. “夫形于天地之间者,物也”

D. “舍天地则无以为道”

解析:王安石认为生命的本源是从物质产生的,这种物质就是形体,形体是“有生之本”,这是唯物主义观点。A项是典型的唯心主义观点。

5.唐代谏官隶属门下省,职责是谏诤皇帝的过失。宋代的制度改革将谏官从门下省独立出来,职责变为纠正宰相过错。下列改革措施的用意与此相同的是( )。(D)

A. 以文官担任地方长官,设立通判以牵制其职权

B. 设转运使,将地方财政收入大权大部收归中央

C. 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把军权掌握在皇帝手里

D. 设立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

解析:由题干内容可知宋朝时对谏官职责的改革,其用意是削弱相权。A、B两项是削弱地方政府的权力,C项是削弱禁军将领的军权,D项是分割相权的具体措施。

6.明代《闽部疏》记载:“凡福之纳(绸)丝……福漳之桔,福兴之荔枝,泉漳之糖,顺昌之纸,无日不走分水岭及浦城之小关,下吴越如流水。其航大海而去者尤不可计,皆衣被天下。”这反映当时福建( )。(B)

A. 海陆交通十分发达

B. 商品经济活跃

C. 成为全国经贸中心

D. 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解析:“无日不走分水岭及浦城之小关,下吴越如流水。其航大海而去者尤不可计”涉及水陆交通,但未能反映其发达,排除A项。要反映福建成为全国经贸中心必须要有全国范围内的横向比较,题干中没有相关内容,排除C项。要体现出现资本主义萌芽需要有雇佣关系的出现,题干中没有相关内容,排除D项。题干主要反映的是明朝时福建的商品经济活跃。

7.“明清之际思想批判的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他们使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这里“新的历史条件”是指( )。

①蓬勃发展的商品经济

②新的生产因素和生产关系的萌芽

③思想界因循守旧、陈腐不化

④王朝统治的专制腐败(A)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③

解析:注意题目中的关键字“新”。所谓“新的历史条件”,即明清时期出现的现象,这些现象是以往朝代所没有的。明清时期,社会生产领域出现雇佣关系,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商品经济蓬勃发展,①②表述正确。

8.“大清国国家允定各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用之处,并独由使馆管理。中国民人,概不准在界内居住。”从这条史料中我们可以获取的正确信息是( )。(D)

A. 列强可以在中国建立租界

B. 外国公使可以进驻北京

C. 列强取得划分势力范围的特权

D. 列强取得了设立使馆界的特权

解析:从题干“并独由使馆管理”可知反映的是《辛丑条约》允许列强在中国建立使馆界,D项正确。

9.费正清在《传统与现代》中说:“中国的政治生活一旦失去了天子的存在就不可避免地走向了崩溃,因为此时的国家首脑已经得不到传统礼教对至高权威持有者的支持了。”费正清这句话旨在说明( )。(B)

A. 维新变法失败后光绪皇帝被幽禁的历史命运

B. 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秩序重构的艰难曲折性

C. 新文化运动所起的思想解放作用

D. 历史传统决定了中国无法实现真正的民主共和

解析:戊戌变法后的中国政治并未走向崩溃,A项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A项。辛亥革命推翻了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但之后的中国事实上陷入了军阀混战的泥潭,社会秩序的重构历尽艰难,B项符合题意。题干强调的是政治生活,C项与题目主旨不符,排除C项。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无法实现的决定因素是民族工业的发展程度低与资产阶级力量的弱小,并不是由历史传统决定,D项错误。

10.1926年,毛泽东在《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中指出,若“论功行赏,如果完成民主革命的功绩作十分,则市民(工人)及军事的功绩只占三分,农民在乡村革命的功绩要占七分”。这反映了毛泽东( )。(A)

A. 认为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

B. 形成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C. 否定无产阶级在革命中的作用

D. 阐述国民革命运动的功绩

解析:由“农民在乡村革命的功绩要占七分”可知A项正确,符合题意。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形成时间晚于1926年,B项错误。题干内容反映了毛泽东肯定了无产阶级(如工人)在革命中的作用

本文档预览:3000字符,共12281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

剩余未完,查看全文
收藏
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49

推荐资源

客服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热线

官方客服

如遇问题,请联系客服为您解决

电话客服:

客服微信:pujinet

工作时间: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公众号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