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部 > 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 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45

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45

本单篇文档共12577字,内容预览3000字,预览为有答案版,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空白卷版和有答案版,同时也有职业资格类教师资格整科真题模拟题,讲义课件,思维导图,易错高频题等下载。
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模拟试卷 5569人下载
价格: 0.60 原价:¥8.00
收藏

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45

单项选择题

1.公元前685年,齐国丞相( )推行“相地而衰征”。(B)

A. 吴起

B. 管仲

C. 孙膑

D. 李悝

解析:管仲在担任齐国丞相后,打破西周时期的税收制度,开始根据土地生产力的高低征收土地税。李悝在魏国主持变法。孙膑是齐国的军事家。吴起在楚国主持变法。

2.《荀子·性恶》记载:“化性以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制法度。”下列说法中与材料表达意思一致的是( )。(B)

A. 体现荀子主张顺应本性

B. 反映荀子思想中儒、法融合的趋势

C. 荀子主张“礼”,排斥“法”

D. 荀子重视法度

解析:题干中所引内容意在论证法度起源于礼义,说明礼与法是一种纲领与细则的关系。这反映出作为儒家代表人物的荀子对法家思想学说的吸收与融合。

3.在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这反映了秦汉以后( )。(B)

A. 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

B. 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

C. 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

D. 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

解析:统治者举行祭天大典,其目的在于神化皇权、巩固统治。从题干中“‘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信息可知,统治者借助人伦秩序来巩固其统治,B项正确。

4.唐代中前期,朝廷对在各级官市内经营的工商业者建立专门的市籍,责令市场主管部门详细记录入籍工商业者的财产。唐代采用市籍制度意在( )。(C)

A. 限制商人势力过快发展

B. 为征收资产户税服务

C. 实现对工商业者的管理

D. 保证市场秩序的稳定

解析:唐朝政府对工商业者造籍登记,本质就是强化对其管理,C项正确。

5.魏晋时期,九品中正制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士家大族垄断用人和掌权的状况。隋唐时期确立科举制后,基本纠正了这一状况。这一变化说明科举制( )。(B)

A. 是公正公开的人才选拔制度

B. 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C. 完善了朝廷选拔官吏的机制

D. 导致了士家大族势力的衰落

解析:科举制的推行纠正了“士家大族垄断用人和掌权的状况”,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B项正确。

6.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 )。(C)

A. 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

B. 参与决策,负责朝廷日常事务

C. 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

D. 负责各地的军政事务

解析:明初废丞相制度以后,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军国大事全由皇帝一人裁决。为了解决政事繁多的问题而设置内阁,内阁作为皇帝的秘书班子,职责与功能是辅政。清代的军机处只对皇帝一人负责,军机大臣“跪受笔录”,皇帝掌握决策权。

7.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使朝廷之上,闾阎之细(民间百姓),渐摩濡染,莫不有诗书宽大之气,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下列与这一论述的精神实质最为接近的是( )。(C)

A.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B. 民为邦本

C. 天下为公

D. 民贵君轻

解析:A项强调个体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感,与题意不符。B、D两项体现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相互依存关系,但这是为了更好地维护君主专制统治,缺乏民主意识。天下为公体现了一定的民主色彩,与题干中论述的精神实质最为接近。

8.中国近代有学者称:“夫外货舶来品之侵入,关税自主后犹可挽救,独此病入膏肓之洋商工厂,犹如附骨之蛆,不克(不能做到)消除。”下列对此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A)

A. 外国在华设厂加重中国经济的危机

B. 领土主权受损影响经济的独立发展

C. 投资设厂成为列强扩张的主要方式

D. 丧失关税自主权引发列强开厂热潮

解析:由题干内容可以看出该学者把外国的工厂视为不能消除的疾病,反映了允许外国在华开设工厂对中国的危害,A项正确。

9.近代史上某一条约的签订,列强采取了所谓的“保全政策”,但当时就有先进的中国人指出其是“托保全之名,行灭国之实”。此条约名称和“保全政策”的内涵是( )。(D)

A. 《南京条约》;取得领事裁判权、租界等特权

B. 《北京条约》;将侵华势力由沿海深入内地

C. 《马关条约》;由商品输出转为资本输出

D. 《辛丑条约》;扶植并改造清政府作为在华代理人

解析:义和团运动使西方国家看到中国人民的反抗精神,因此列强采取了所谓的“保全政策”,在《辛丑条约》中保留清政府。“托保全之名”指列强扶植并改造清政府作为其在华代理人,“行灭国之实”指中国最终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项正确。

10.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各种政治力量相互博弈的历史。下列历史事件出现的先后顺序依次是( )。

①武昌起义 ②护国战争

③第一次护法运动 ④张勋复辟(C)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②

C. ①②④③

D. ②③④①

解析:武昌起义发生的时间是1911年10月10日。护国战争发生的时间是1915年12月。第一次护法运动发生的时间是1917年8月。张勋复辟发生的时间是1917年6月。正确的排列顺序是①②④③。

11.中共中央机关刊物《红旗》(1930年5月)刊载:“以为不要城市工人而用农村包围城市可以取得胜利,这无论在理论上与事实上都是行不通的。假设没有城市作领导,则任何乡村都是不能‘联合起来’的。”这说明当时中共中央( )。(B)

A. 受斯大林模式影响颇大

B. 在革命道路上党内存在分歧

C. 坚持“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D. 右倾错误在党内占据统治地位

解析:根据题干中“1930年”“以为不要城市工人……都是行不通的”“没有城市作领导,乡村是不能‘联合起来’的”,可以看出在革命道路选择上党内存在分歧。

12.1963年,周恩来总理将对台政策归纳为“一纲四目”。“一纲”是指

本文档预览:3000字符,共12577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

剩余未完,查看全文
收藏
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45

推荐资源

客服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热线

官方客服

如遇问题,请联系客服为您解决

电话客服:

客服微信:pujinet

工作时间: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公众号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