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部 > 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 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53

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53

本单篇文档共12310字,内容预览3000字,预览为有答案版,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空白卷版和有答案版,同时也有职业资格类教师资格整科真题模拟题,讲义课件,思维导图,易错高频题等下载。
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模拟试卷 7148人下载
价格: 0.60 原价:¥7.00
收藏

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53

单项选择题

1.西周“立礼义,等贵贱”,礼中又置乐,不同的音乐配合不同的礼仪,但强调天子、诸侯、卿等都是音符中不可或缺的一员,所谓“乐文同,则上下和矣”。这表明西周礼乐的主要功能是( )。(C)

A. 聚集宗室功臣,巩固集权统治

B. 辨别血缘亲疏,维护等级秩序

C. 区分贵贱等级,促进社会和睦

D. 和谐贵族关系,构建平等社会

解析:根据题干“等贵贱”“则上下和矣”可知西周礼乐的主要功能是区分贵贱等级,促进社会和睦,C项正确。夏、商、周时期,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A项错误。根据题干“立礼义,等贵贱”可知礼乐的主要功能是维护等级秩序,与辨别血缘亲疏无关,B项错误。礼乐的主要功能是维护等级秩序,不是构建平等社会,D项错误。

2.战国时期,读书人阅读的各种著作和典籍都是竹简,体积和重量都很大,出门携带时往往要用车来搬运,很不方便。后来促使这一现象发生变化的发明是( )。(C)

A. 印刷术

B. 火药

C. 造纸术

D. 指南针

解析:先秦时期,我国的书写材料主要是竹简和锦帛,使用不方便且成本较高。秦汉时期出现的造纸术,制造原料来源广泛,生产成本较低,书籍的阅读和运输难题得到解决。

3.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带领戍卒“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掀起反抗秦朝暴政的斗争。下列有关这次起义的意义说法正确的是( )。(B)

A. 首次提出“均田免粮”的主张

B. 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C. 直接推翻了秦朝的暴政

D. 是农民战争史上的顶峰

解析: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第一场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在这次起义的激励鼓舞下,秦朝疆域内掀起反抗暴秦的斗争,最终义军推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

4.汉高祖在“平城之围”后被迫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该政策实行的现实意义是( )。(D)

A. 承认自身国力存在差距

B. 避免走秦朝穷兵黩武的道路

C. 为对匈奴作战积蓄力量

D. 稳定边境形势,确保国家安全

解析:“平城之围”暴露汉朝在军事上同匈奴的差距,社会经济经过秦末战火的破坏急需恢复。因此刘邦采取和亲政策的现实意义是为社会生产的恢复与发展提供稳定的外部环境。

5.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下列能够反映这种交流的主要史实有( )。

①中国的凿井、冶铁等技术传到西方

②中亚的葡萄、黄瓜、胡萝卜、大蒜等农作物传入中国

③罗马的毛织品、玻璃等手工业品和杂技传入中国

④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

⑤越南的占城稻传入中国(D)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③④⑤

C. ①②③⑤

D. ①②③④

解析:北宋初期越南的占城稻传入中国,并不是通过丝绸之路进行传输的,排除⑤。

6.“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这首古诗反映了古代中国经济的生产方式是( )。(B)

A. 简单协作

B. 小农经济

C. 庄园经济

D. 商品经济

解析:诗句明确表达了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这一信息,与小农经济的特征相符,A、C、D三项不符合题意。

7.文献记载钢铁是“杂炼生(生铁)缫(熟铁)为刀镰者”。此文献提到的金属冶炼技术发明于( )。(C)

A. 春秋战国时期

B. 两汉时期

C. 魏晋南北朝时期

D. 隋唐时期

解析:题干中的冶炼方法为灌钢法,这一冶炼技术出现在魏晋南北朝时期。

8.下列有关《孔子改制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D)

A. 将今文经学观点与资产阶级政治思想结合起来

B. 发挥了“托古改制”的思想

C. 否定了“敬天法祖”的守旧思想

D. 认为“六经”中所称的尧、舜大业是真实存在的

解析:《孔子改制考》发挥“托古改制”的思想,认为“六经”全部是孔子自己撰述的,“六经”中所称的尧、舜的盛德大业,是孔子为了按照自己的理想实行改制而假托古人的议论创作出来的。康有为构筑出一个主张“改制”的孔子,是要证明自己的维新变法思想是孔子道统的真正继承者。D项符合题目要求。

9.1898年,伊藤博文应邀访华。这个曾逼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的人却受到了一些地方大员英雄般的欢迎。光绪皇帝接见他时也说:“贵国自维新后,庶绩成熙,皆出贵侯手定,各国无不钦仰,无不赞美,朕亦时佩于心。”这反映了( )。(D)

A. 民族国家观念尚未形成

B. 清政府沦为列强侵华的工具

C. 汉族地方势力的兴起

D. 当时变法维新的社会风气

解析:由题干中的时间1898年可知此时正值戊戌变法期间,再根据题干中光绪皇帝的话可知,光绪皇帝和部分官员期望通过维新变法实现国家富强,所以才会对参加过明治维新的伊藤博文如此尊重,D项正确。

10.有人认为:“作为思想启蒙的新文化运动,真正凸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真精神。”这主要表明新文化运动( )。(B)

A. 弘扬了传统文化的民主和科学的精髓

B. 反映了传统文化中的治国平天下的抱负

C. 体现了明清以来经世致用的爱国情怀

D. 反映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的理想

解析:民主和科学不是传统文化的精髓,A项错误。新文化运动反映了传统文化的“治国平天下”的思想精髓,B项正确。经世致用仍然以儒学为体,维护旧的封建统治,与题干要求不符,C项错误。新文化运动已经冲破了“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的传统束缚,D项错误。

11.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把为外商服务的采办员或管事称为“买办”。19世纪中期以来,随着外国在华商行的增多,买办队伍逐渐发展起来。近代中国买办队伍壮大的主要背景是( )。(A)

A. 西方资本主义侵略的加深

B. 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

C. 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频繁

D. 中国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

解析:题干中“鸦片战争后”“19世纪中期以来”以及“外国在华商行的增多”等信息说明买办数量增加是列强

本文档预览:3000字符,共12310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

剩余未完,查看全文
收藏
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53

推荐资源

客服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热线

官方客服

如遇问题,请联系客服为您解决

电话客服:

客服微信:pujinet

工作时间: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公众号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