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基本能力)模拟试卷8
单项选择题
1.将事物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要素或层次,分别抽取其个别属性加以考察,从而认识事物本质的思维方法是( )。(C)
A. 比较方法
B. 演绎方法
C. 分析方法
D. 综合方法
解析:
2.下列句子中,与“曹操和曹植是父子”的判断类型相同的一项是( )。(B)
A. 樊锦和李捷是医生
B. 徐超和周南是战友
C. 王静和李霞是团员
D. 崔健和田震是歌手
解析:“曹操和曹植是父子”可以改写为“曹操和曹植是父子关系”。四个选项中,只有B选项“徐超和周南是战友”可以改写为“徐超和周南是战友关系”。
3.下列选项中,与“太阳和金子是会发光的”判断不相同的是( )。(B)
A. 宋祖英和谭晶晶是歌唱家
B. 李健和张亮是同事
C. 冰箱和洗衣机是家用电器
D. 汽车和火车是交通工具
解析:“太阳和金子是会发光的”是联言命题, B项属于直言命题。
4.下列选项中,与“砚台——端砚”逻辑关系一致的是( )。(D)
A. 北京——故宫
B. 拉萨——西藏
C. 苹果——水果
D. 文具——钢笔
解析: “砚台”包括“端砚”,它们为属种关系。A项和B项为整体和部分的关系;C项虽为属种关系,但顺序颠倒了;只有D项“文具”和“钢笔”是属种关系,且顺序正确。
5.农民:农具:土地相当于( )。(B)
A. 赛道:接力赛:运动场
B. 实验员:仪器:操作台
C. 教案:教师:讲台
D. 的哥:公交:的士
解析:分析题干中所给例子,农民:农具:土地可以理解为动作主体:主体使用工具:主体工作范围,选项B中正好符合这一顺序。
6.下列选项中,对“这种商品并非既物美又价廉”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D)
A. 这种商品物关,而且价廉
B. 这种商品物不美,且价不廉
C. 这种商品物关,或者价廉
D. 这种商品物不美,或者价不廉
解析: “这种商品并非既物美又价廉”中的“并非”是对“既物美又价廉”的否定,也就是说这种商品或者物美价不廉,或者物不美价廉,或者既不物美又不价廉。C项为干扰项,“物美或者价廉”排除了“既不物美又不价廉”这一可能性,因此排除。
7.只有有梦想的人,才会成就大的事业。如果以上断定为真,下面哪种情况不可能发生?( )(C)
A. 小赵没有梦想,也没有成就大的事业
B. 小钱有梦想,但是没有成就大的事业
C. 小孙没有梦想,但是却成就了大的事业
D. 小李有梦想,也成就了大的事业
解析:题干可以推出成就大的事业→有梦想的人,其矛盾命题是成就大的事业,但是却没有梦想。
8.从世界经济的发展历程来看,如果一国或地区的经济保持着稳定的增长速度,大多数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必然随之上涨,只要这种涨幅始终在一个较小的区间内就不会对经济造成负面影响。由此可以推出,在一定时期内( )。(C)
A. 如果大多数商品价格上涨,说明该国经济正在稳定增长
B. 如果大多数商品价格涨幅过大,对该国经济必然有负面影响
C. 如果大多数商品价格不上涨,说明该国经济没有保持稳定增长
D. 如果经济发展水平下降,该国的大多数商品价格也会降低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推理,题干的逻辑关系为:①一国或地区的经济保持着稳定的增长速度一大多数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必然随之上涨;②涨幅始终在一个较小的区间内不会对经济造成负面影响。A项根据条件①肯定后件不能肯定前件,错误;B项根据条件②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后件,错误;C项根据条件①否定后件则否定前件,正确; D项根据条件①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后件,错误。
9.这次会议如果林姝和梁公都参加的话,那么老金也一定参加。由此可见( )。(D)
A. 这次会议如果老金和林姝参加了,那么梁公一定参加了
B. 这次会议如果梁公和老金参加了,那么林姝一定参加了
C. 这次会议如果老金和林姝都没参加,那么梁公一定也没参加
D. 这次会议如果林姝参加而老金没参加,那么梁公一定也没参加
解析:题干是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前件是联言命题。A、B两项肯定了后件,不能进行有效推理;C、D两项否定了后件。能推出否定的前件,即林姝或梁公没有参加。“林姝没参加”肯定了一个选言肢,则该命题为真,不能进行有效推理,C项错误;如果林姝参加了,则由选言命题的否定肯定式可以推出梁公没参加,故D项正确。
10.某单位要评出一名优秀员工,群众评议推选出候选人赵、钱、孙、李。
赵说:小李业绩突出,当之无愧。
钱说:我个人意见,老孙是不二人选。
孙说:选小钱和老赵我都赞成。
李说:各位做得更好,不能选我。
如果赵、钱、孙、李只有一个人的话与结果相符,则优秀员工是( )。(D)
A. 赵
B. 钱
C. 孙
D. 李
解析:若赵所说与结果相符,则李所说错误、钱所说错误、孙所说错误,符合题目要求,故优秀员工为李。若钱所说与结果相符,则赵所说错误、孙所说错误、李所说正确,不符合题目要求;若孙所说与结果相符,则赵所说错误、钱所说错误、李所说正确,不符合题目要求;若李所说与结果相符,则赵所说错误、钱所说可能正确、孙所说可能正确,不符合题目要求。
11.张三、李四、王五和陈六在一起讨论南京市的晚报。
张三说:“南京市没有一家晚报办得好。”
李四说:“南京市的晚报办得都不错。”
王五说:“南京市还是有晚报办得不错的。”
陈六说:“南京市的晚报都办得糟。”
他们争论时,来了一位老先生,他点评说:“依我看,李四和陈六都说错了。”如果老先生说得对的话,那么( )。(C)
A. 张三和王五都说错了
B. 张三和王五都说对了
C. 张三说错了,王五说对了
D. 张三说对了,王五说错了
解析:
本文档预览:3000字符,共14794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