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基本能力)模拟试卷12
单项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对概念所作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D)
A. 将“启明星”概括为“太白星”
B. 将“火焰山”概括为“吐鲁番”
C. 将“中国文学”概括为“艺术哲学”
D. 将“长篇小说”概括为“文学作品”
解析:A项启明星和太白星是同一概念;B项火焰山位于吐鲁番,它们之间不是种属关系;C项艺术哲学属于哲学范畴,它与中国文学之间不是种属关系;D项长篇小说和文学作品是种属关系。长篇小说属于文学作品中的一种,符合概括的定义。
2.下列选项中,与“赵甲和孙乙是同桌”判断相同的是( )。(C)
A. 医生和教师是职业
B. 小狗和小猫是动物
C. 夏雨和袁泉是同事
D. 钱军和赵军是军人
解析:
3.下列选项中,与“书法家——画家”逻辑关系相同的是( )。(B)
A. 童星——明星
B. 党员——教师
C. 军人——军官
D. 幼儿——青年
解析:“一个人既可以是书法家,又可以是画家”,可见“书法家”和“画家”既是并列关系,又相互交叉。A项的“童星”和“明星”,C项的“军官”和“军人”均为从属关系,错误。D项的“幼儿”和“青年”虽是并列关系,但不交叉,错误。对于B项,“一个人既可以是党员,又可以是教师”,因此“党员”和“教师”既是并列关系,又相互交叉,与题干相符。
4.校对:印刷:出版相当于( )。(C)
A. 谈判:签署:废除
B. 抢劫:入狱:判刑
C. 选举:组阁:执政
D. 研发:转让:投入
解析:题干属性有二,一是时间上严格的顺序性,二是前者为后者的必要条件。唯有C符合这两个属性。A项中的“签署”可以不经“谈判”;B项中的“抢劫”在某些情况下不必“入狱”;D项中时序颠倒,“投入”应在“研发”之前。
5.下列句子中,对“并非‘清者自清,浊者自浊’”理解正确的是( )。(A)
A. 或者清者没自清,或者浊者没自浊
B. 不但清者没自清,而且浊者没自浊
C. 虽然清者已自清,但浊者没能自浊
D. 尽管清者没自清,但浊者已经自浊
解析:“并非‘清者自清,浊者自浊’”等值于“或者清者没自清,或者浊者没自浊”。
6.小王、小赵和小李的艺术专长分别为小提琴、二胡和古筝。已知:小王比小赵年龄大,小李比弹古筝的年龄小,拉小提琴的年龄最大。根据上述条件,可以确定的是( )。(A)
A. 小王拉小提琴,小赵弹古筝,小李拉二胡
B. 小王拉二胡,小赵拉小提琴,小李弹古筝
C. 小王拉小提琴,小赵拉二胡,小李弹古筝
D. 小王弹古筝,小赵拉小提琴,小李拉二胡
解析:由“小王比小赵年龄大”、“拉小提琴的年龄最大”可知小赵不可能拉小提琴,因此排除B项和D项。由“小李比弹古筝的年龄小”可知小李不可能弹古筝,因此排除C项。
7.所有称职的教师都是关心学生成绩的教师,所有关心学生成绩的教师都很忙碌,工作不忙碌的教师都不是优秀教师。根据以上论述,一定可以推出( )。(C)
A. 有些优秀教师不是工作忙碌的教师
B. 有些工作忙碌的教师不是优秀教师
C. 所有称职的教师工作都很忙碌
D. 所有忙碌的教师都很关心学生成绩
解析: “工作不忙碌的教师都不是优秀教师”可推出逆否命题“优秀教师都是工作忙碌的教师”,所以A错。B项的逆否命题是“优秀教师是有些工作忙碌的教师”,这与末句的逆否命题相冲突。根据推理的传递性,可推出C。“所有关心学生成绩的教师工作都很忙碌”,但其逆命题未必真,D项错误。
8.近年来,有个别地方出现孩子辍学现象,这与某些家长的认识有关系。有些农村家长认为,反正孩子今后长大要外出打工,现在根本没必要上学读书。显然,这种认识是错误的。据此,可以推出( )。(B)
A. 有些长大不要外出打工的孩子现在有必要读书
B. 有些长大要外出打工的孩子现在有必要上学读书
C. 所有长大要外出打工的孩子现在都没必要上学读书
D. 有些长大要外出打工的孩子现在没有必要上学读书
解析:题干中农村家长的认识可以表述为:所有长大要外出打工的孩子都没有必要上学读书。该认识是错误的,即其负命题为真。
9.甲说:我赞成小王和小李都去参加演出。
乙说:我不同意你的看法。
以上如果为真,请问下面哪项一定不符合乙的意见?( )(D)
A. 小王和小李都不参加
B. 小王参加,但是小李不参加
C. 小王不参加,但是小李参加
D. 小王和小李都参加
解析:乙是时小王和小李都参加的否定,故一定不符合乙的意见的是两个人都参加。
10.在一次对全市中学假期加课情况的检查后,甲、乙、丙三人有如下结论:
甲:有学校存在加课问题。
乙:有学校不存在加课问题。
丙:一中和二中没有暑期加课情况。如果上述三个结论只有一个正确,则以下哪项一定为真?( )(A)
A. 一中和二中都存在暑期加课情况
B. 一中和二中都不存在暑期加课情况
C. 一中存在加课情况,但二中不存在
D. 一中不存在加课情况,但二中存在
解析:如果丙说的话为真,可推出乙说的话必定为真,又由题干中只有一个正确,则丙的话为假,则一中和二中至少有一个有暑假加课情况,则可推出甲的话为真而乙的话为假。接着可推出“所有的学校都存在加课问题”。因此一中和二中都存在加课问题。
11.“子非鱼,安知鱼乐。”、“子亦非鱼,安知鱼之非乐。”下面( )与上文的对话最为类似。(D)
A. “你为什么不去送行?”“你怎么知道我没有去呢?”
B. “你怎么负的伤?”“我怎么回忆得起当时的情况呢?”
C. “你为什么到军事禁区里来?”“难道我不能到这里来看看吗?”
D. “唐玄宗来烧过香,你有什么证据?”“你又有什么证据说唐玄宗没来烧过香?”
解析:“子非鱼,安知鱼乐。”“子亦非鱼,安知鱼之非乐。”是庄子和惠子的对话,用白话说就是:“你不是
本文档预览:3000字符,共13115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