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文化素养)模拟试卷33
单项选择题
1.“度量衡”是中国历史上对“计量”的称谓,其中“衡”计量的是( )。(B)
A. 长度
B. 重量
C. 容量
D. 面积
解析:度量衡是指在日常生活中用于计量物体长短、容积、轻重的物体的统称。计量长短的器具称为度,测定计算容积的器皿称为量,测量物体轻重的工具称为衡。
2.下面人物与“完璧归赵”密切相关的是( )。(D)
A. 曹植
B. 祖逖
C. 廉颇
D. 蔺相如
解析:完璧归赵,发生于战国时期的历史故事。本指蔺相如将完美无瑕的和氏璧,完好地从秦国带回赵国首都邯郸,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物品主人。
3.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的事件是( )。(C)
A. 废除议政王大臣会议
B. 设立厂卫特务机构
C. 设置军机处
D. 实行文字狱
解析:封建君主专制主义发展到顶峰的标志是雍正帝时设置军机处,军机处是一个跪受笔录、上传下达的机构。
4.2014年12月13日是我国首个国家公祭日,与这一祭日直接相关的惨案发生的时间地点是( )。(B)
A. 1931年沈阳
B. 1937年南京
C. 1937年北京
D. 1938年武汉
解析:国家公祭日。是一个国家为纪念曾经发生过的重大民族灾难而设立的国家纪念活动,由国家权力机关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决定:将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1937年12月13日,南京被日军占领。日军对手无寸铁的南京民众进行了长达6周惨绝人寰的大规模屠杀。
5.下列各项不属于清明的习俗的是( )。(D)
A. 扫墓
B. 踏青
C. 放风筝
D. 挂香袋
解析:挂香袋是端午的习俗。
6.“狮身人面像”这一古代建筑奇迹出自( )。(D)
A. 古希腊
B. 古印度
C. 古罗马
D. 古埃及
解析:世界古代七大建筑奇迹之一的金字塔,是古埃及的代表性建筑。在最大的胡夫金字塔东侧,便是狮身人面像,它以诱人的魔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
7.青藏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称,它的形成是由( )碰撞引起的。(B)
A. 印度板块和太平洋板块
B. 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
C. 太平洋板块和南美板块
D. 太平洋板块和欧亚板块
解析:青藏高原的成因是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相碰撞。
8.下列对丝绸之路的描述正确的是( )。(A)
A. 中国输出的商品以丝绸最具代表性
B. 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泰勒将这条陆上交通路线称为“丝绸之路”
C. 西汉汉武帝时班超首次开拓此路
D. 东汉时的张骞经营西域并再次打通延伸了此路
解析:丝绸之路通常是指欧亚大陆北部的商路,西汉汉武帝时张骞首次开拓丝绸之路,西汉末年,丝绸之路一度断绝,东汉时的班超又重新打通西域。在通过这条漫漫长路进行贸易的货物中,中国的丝绸最具代表性,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将其命名为“丝绸之路”。
9.《孔雀东南飞》中有“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的诗句,其中“黄昏”是指( )。(C)
A. 7~9点
B. 9~11点
C. 19~21点
D. 21~23点
解析:我国古代把夜晚分成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所以叫作五更、五鼓,或称五夜。一更——黄昏、一鼓、甲夜——19~21点;二更——人定、二鼓、乙夜——21~23点;三更——夜半、三鼓、丙夜——23~1点;四更——鸡鸣、四鼓、丁夜——1~3点;五更——平旦、五鼓、戊夜——3~5点。
10.尽管白天阳光有时不能照到房间里,但房间仍然很亮,其主要原因是( )。(B)
A. 光的衍射
B. 光的反射
C. 光的放射
D. 光的折射
解析:虽然太阳光不能照到房间里,但是射到其他处的光线会反射,所以,总会有光反射到屋子里。
11.下列选项中,有关中国山水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D)
A. 山水画是以自然风景为主要表现对象的中国传统画类
B. 山水画不仅表现了自然美,也体现了中国人的审美观
C. 山水画的特点是创造形神一致、情景交融的意境
D. 山水画只是呈现自然景观,而不呈现人物形象
解析:中国山水画简称“山水”,是以山川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中国画。形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但尚未从人物画中完全分离。
12.著名的芭蕾舞剧、歌舞剧《天鹅湖》的曲作者是( )。(C)
A. 施特劳斯
B. 肖邦
C. 柴科夫斯基
D. 瓦格纳
解析:柴科夫斯基是十九世纪伟大的俄罗斯作曲家、音乐教育家,代表作品有: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舞剧《天鹅湖》等。
13.城市民用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A)
A. 甲烷
B. 一氧化碳
C. 硫化氢
D. 乙烷
解析:甲烷是居民使用的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14.货币政策是政府调控宏观经济的基本手段之一,当通货膨胀较为严重时,应该采取的货币政策是( )。(A)
A. 紧缩性货币政策
B. 扩张性货币政策
C. 适度宽松货币政策
D. 积极货币政策
解析:通货膨胀是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需求,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普遍上涨的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其应对措施就是要减少货币供给,缓解供需矛盾。
15.“种痘术”对消灭天花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它最早出现在( )。(C)
A. 英国
B. 法国
C. 中国
D. 印度
解析:“种痘术”最早出现在中国,早在16世纪时就已用于预防天花。此后,中
本文档预览:3000字符,共5325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