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部 > 经济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 >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单项选择题专项强化真题试卷11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单项选择题专项强化真题试卷11

本单篇文档共8330字,内容预览3500字,预览为有答案版,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空白卷版和有答案版,同时也有财经类中级经济师整科真题模拟题,讲义课件,思维导图,易错高频题等下载。
经济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 真题试卷 6227人下载
价格: 2.00 原价:¥9.60
收藏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单项选择题专项强化真题试卷11

单项选择题

1.各单位按收入法计算的增加值应包括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 )和营业盈余。(B)

A. 最终消费

B. 生产税净额

C. 资本形成总额

D. 净出口

解析:在我国的统计实践中,收入法计算分为四项:(1)劳动者报酬:劳动者因从事生产活动所获得的全部报酬,包括工资总额、福利费和其他物质形式的劳动报酬。(2)生产税净额:生产税减生产补贴后的余额,如销售税金及附加、增值税及企业管理费中各种税金等,是企业的利前税,不包括所得税。(3)固定资产折旧:反应固定资产在当期生产中的转移价值。(4)营业盈余:相当于企业的营业利润加上生产补贴。

2.下列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项目中,应记入负债方的是( )。(C)

A. 贴现

B. 政府债券

C. 流通中的通货

D. 黄金储备

解析: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中,资产方有:贴现及放款,政府债券和财政借款,外汇和黄金储备,其他资产。负债方有:流通中的通货,国库及公共机构存款,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存款,其他负债和资本项目。故本题选C项。

3.关于租赁合同的说法,正确的是( )。(D)

A. 租赁合同的期限最长不得超过20年,超过20年的,合同全部无效

B. 承租人可以不经出租人同意将租赁物转租

C. 当事人不得约定租赁物的维修义务由承租人履行

D. 租赁合同期限超过6个月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解析:《合同法》第214条规定,租赁期限不得超过20年。超过20年的,超过部分无效。租赁期间届满,当事人可以续订租赁合同,但约定的租赁期限自续订之日起不得超过20年。故A选项错误。本法第224条规定,承租人经出租人同意,可以将租赁物转租给第三人。承租人未经出租人同意转租的,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故B项错误。本法第220条规定,出租人应当履行租赁物的维修义务,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本法第221条规定,承租人在租赁物需要维修时可以要求出租人在合理期限内维修。出租人未履行维修义务的,承租人可以自行维修,维修费用由出租人负担。故C项错误。本法第215条规定,租赁期限6个月以上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的,视为不定期租赁。故D项正确。

4.关于完全垄断市场的需求曲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D)

A. 垄断企业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平行于横轴的水平线

B. 整个行业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平行于横轴的水平线

C. 垄断企业的需求曲线与完全竞争企业的需求曲线相同

D. 整个行业的需求曲线与垄断企业的需求曲线相同

解析:完全竞争市场上的企业是价格的接受者,无论自己销售多少,市场价格都不发生变化,因此,它的需求曲线是一条水平线。而完全垄断市场上,一个行业中只有一个企业。它控制了本行业的全部供给,这时企业和行业完全相同。企业的需求曲线就是市场需求曲线,按照市场需求曲线,销售量和价格按照相反的方向变化,价格随销售量的增加而下降,因此,完全垄断市场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斜率为负。

5.企业可将不拥有所有权但能控制的资产视为自己的资产,这体现的是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的( )要求。[2008年真题](C)

A. 谨慎性

B. 相关性

C. 实质重于形式

D. 重要性

解析:实质重于形式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而不应当仅仅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如融资租赁固定资产在会计核算上视为企业资产。

6.缔约过失责任的特点不包括( )。[2008年真题](A)

A. 发生在合同成立后

B. 一方违背其依据诚实信用原则所应负的义务

C. 缔约当事人必须有过失

D. 造成相对人信赖利益的损失

解析:缔约过失责任具有如下特点:①缔约过失责任发生在合同订立过程中;②一方违背其依据诚实信用原则所应负的义务;③缔约当事人须有过失,只要当事人违背了其负有的应依减实信用原则所产生的先合同义务,并破坏了缔约关系,就构成缔约上的过失;④造成相对人信赖利益的损失。

7.摩擦性失业是指由于( )引起的失业。[2005年真题](A)

A. 市场信息不完全和工作变换

B. 经济衰退和萧条导致需求不足

C. 产业结构变动

D. 季节变化

解析:摩擦性失业是因为劳动者找到最合适自己的偏好和技能的工作需要一定的时间而引起的失业,也就是由于劳动者从一个工作转换到另一个工作的过程中出现的失业。

8.某企业2000–2006年销售收入的年平均增长速度是27.6%,这期间相应的年平均发展速度是( )。(C)

A. 4.6%

B. 17.6%

C. 127.6%

D. 72.4%

解析:本题考查平均发展速度的计算。平均发展速度=平均增长速度+1=27.6%+1=127.6%。

9.对影响资产、负债、损益较大的会计事项予以充分、准确地披露,而对次要的会计事项,在不影响会计信息真实性和不至于误导报告使用者作出判断的前提下进行简化或合并反映。这体现了会计信息质量的( )要求。(C)

A. 一贯性

B. 客观性

C. 重要性

D. 谨慎性

解析:本题考查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性。重要性要求对影响资产、负债、损益较大的会计事项予以充分、准确地披露,而对次要的会计事项,在不影响会计信息真实性和不至于误导报告使用者作出判断的前提下进行简化或合并反映。

10.造成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是( )。(A)

A. 信贷供给过度

B. 财政赤字规模过大

C. 定期存款余额过大

D. 国际收支长期保持顺差

解析:本题考查通货膨胀的相关内容。造成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是信贷供给过度。

11.由于财政政策( )的存在,可能是财政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于政策制定初衷相反的效果。(B)

A. 乘数

B. 时滞

C. 停滞

D. 预期

解析:本题考查财政政策的时滞。由于财政政策时滞的存在,可能是财政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于政策制定初衷相反的效果。

12.发生货币危机的国家在汇率制度方面的共同特点是( )。(C)

A. 实行自由浮动汇率制度

B. 实行联系汇率制度

C. 实行固定汇率和带有固定汇率色彩的盯住汇率制度

D. 实行有管理浮动汇率制度

解析:本题在于考查对汇率制度的共同特点的概括。

13.保持资产的流动性是商业银行资产管理的基本原则之一。下列诸资产项目中,流动性最强的是(  )。(A)

A. 准备金存款

B. 短期贷款

C. 短期证券

D. 银行房产

解析:此题所涉及内容,新教材中已删除。

14.下列各项中,其会计核算过程中一定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是(  )。(D)

A. 工业企

B. 事业单位

C. 上市公司

D. 行政单位

解析:此题所涉及内容,新教材中已删除。

15.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形式是(  )。(B)

A. 股份制

B. 公司制

C. 公

本文档预览:3500字符,共8330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

剩余未完,查看全文
收藏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单项选择题专项强化真题试卷11

推荐资源

客服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热线

官方客服

如遇问题,请联系客服为您解决

电话客服:

客服微信:pujinet

工作时间: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公众号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