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单项选择题专项强化真题试卷4
单项选择题
1.随着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基础性作用的增强,政府对经济的管理逐步从直接和微观管理向间接和宏观管理转变。与此相适应,我国财政支出重点应逐步从经济建设向( )转变。(A)
A. 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
B. 支持国有经济发展
C. 支持私营经济发展
D. 城市建设
解析:当经济发展到比较成熟的市场经济以后,财政的收入分配功能增强,财政支出除了保障行政机构正常运转之外,应更多地向社会保障、卫生、保健、教育等方面倾斜,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性支出在财政总支出中比重将大幅度上升,即经济建设费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是逐渐下降的,而社会文教费、国防费,特别是行政管理费等社会服务性支出的比重则逐年上升。
2.巴塞尔协议将资本分为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以下属于核心资本的是( )。[2008年真题](A)
A. 公开储备
B. 资产重估储备
C. 混合资本工具
D. 长期次级债券
解析:巴塞尔委员会将银行资本分为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其中,核心资本又称为一级资本,包括实收股本和公开储备,这部分资本至少占全部资本的50%;附属资本又称为二级资本,包括未公开储备、资产重估储备、普通准备金和呆账准备金、混合资本工具和长期次级债券。
3.狭义地讲,指数是用于测定多个项目在不同场合下综合变动的一种特殊( )。[2007年真题](B)
A. 算术平均数
B. 相对数
C. 总量指标
D. 几何平均数
解析:广义地讲,任何两个数值对比形成的相对数都可以称为指数;狭义地讲,指数是用于测定多个项目在不同场合下综合变动的一种特殊相对数。
4.下列各项中,一定不会引起现金流量表中现金数额变动的是( )。[2007年真题](A)
A. 从银行提取现金
B. 非现金资产的增加或减少
C. 长期负债的增加或减少
D. 所有者权益的增加或减少
解析:并不是所有的经营业务都影响现金流量。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若只是涉及现金各项目之间的变动或非现金项目之间的增减变动,如从银行提取现金或将现金存入银行等业务属于现金各项目之间内部资金的转换,不会发生现金流量。
5.能够导致某种商品的需求曲线发生位移的因素是( )。(D)
A. 该商品自身的价格
B. 该商品的成本
C. 消费者偏好
D. 该商品的税率
解析:本题考查影响需求变动的主要因素。由于消费者收入或消费者偏好等因素的变化引起需求的相应变化,这种变化表现为需求曲线的位移。
6.假设某个国家2007—2011年,GDP年均增长8%,资本存量年均增长5%,劳动力年均增长2%。如果资本在GDP增长中的份额为60%,劳动力为40%,这一时期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应为( )。(D)
A. 3.0%
B. 4.0%
C. 7.0%
D. 4.2%
解析:本题考查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的计算。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经济增长率一(劳动份额×劳动增长率)一(资本份额×资本增长率)=8%一2%×40%一5%×60%=4.2%。
7.在进行短期成本函数分析时,关于各种成本曲线变动规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A)
A. 总成本曲线和总可变成本曲线的变动规律是一致的
B. 总固定成本曲线和总可变成本曲线的变动规律是一致的
C. 平均总成本曲线和总固定成本曲线的变动规律是一致的
D. 平均固定成本曲线和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的变动规律是一致的
解析:本题考查短期成本曲线的变动规律。总成本曲线和总可变成本曲线的变动规律是一致的,都是开始以递减的增长率上升,当产量达到一定水平后,便以递增的增长率上升。
8.逐期增长量与累计增长量的区别是( )。(C)
A. 适用的时间序列类型不同
B. 计量单位不同
C. 基期确定方法不同
D. 报告期确定方法不同
解析:本题考查增长量的分类。根据基期的不同确定方法,增长量可分为逐期增长量和累计增长量。
9.国务院决定从2002年1月1日起实施所得税收入分享改革,规定到2003年以后中央与地方对所得税收入增量分享的比例分别是( )。(C)
A. 75%和25%
B. 50%和50%
C. 60%和40%
D. 25%和75%
解析:本题考查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内容。近年来我国不断对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调整完善,2003年以后税收收入中央分享60%,地方分享40%。
10.在构成商品需求的基本要素中,除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外,还应包括( )。(B)
A. 消费者的潜在收入
B. 消费者的支付能力
C. 产品的市场价格
D. 产品的生产成本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构成商品需求时,消费者除了购买的欲望外,还应该具备支付能力。
11.关于要约的说法,错误的是( )。(C)
A. 要约到达受要约人时生效
B. 要约是以订立合同为目的的意思表示
C. 要约可以撤回但不能撤销
D. 要约的内容必须具体确定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关于要约的说法,要约不可以撤回但可以撤销。
12.2010年与2009年相比,某超市10种果汁型饮料销售额提高了28.8%,其中由于价格变动使销售额提高了12%。按照指数体系分析方法,由于销售量的变动使销售额提高了( )。(C)
A. 2.4%
B. 6.8%
C. 15.0%
D. 16.8%
解析:本题重在考查指系体系分析方法的应用。
13.我国目前的金融监管体制是( )。(B)
A. 单一全能型监管体制
B. 独立于中央银行的分业监管体制
C. 以中央银行为核心的综合监管体制
D. 以中央银行为核心的分业监管体制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金融监管体制的作用。
14.财政制度的核心是( )。(C)
A. 财政收入制度
B. 财政支出制度
C. 政府预算制度
D. 国家金库制度
解析:财政制度的核心是政府预算制度。
15.我国国债分为可流通国债和不可流通国债,不可流通国债是指( )。(A)
A. 凭证式国债
B. 记账式国债
C. 有纸国债
D. 企业债券
解析:此题所涉及内容,新教材中已删除。
16.汇率决定理论是研究两种货币间兑换关系的内在规律性的理论。理论汇率等于两国一般物价水平之比的观点,属于( )。(C)
A. 铸币平价理论
B. 国际借贷理论
C. 绝对购买力平价理论
D. 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
解析:绝对购买力平价理论说明的是某一时点上汇率的决定,即汇率等于两国一般物价水平之比;而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说明的是某一时期汇率的变动,即两个时点的汇率之比等于两国一般物价指数之比。
17.甲乙两方商定进行一项产品交易,甲方向乙方出具了其事先起草的合同文本,甲方在
本文档预览:3500字符,共8369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