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学前儿童发展)模拟试卷31
单项选择题
1.遗传素质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是( )。(A)
A. 物质基础
B. 决定
C. 主导
D. 一般
解析:一方面,遗传素质是儿童发展的生物前提,对儿童发展具有很大影响。另一方面,决不能夸大遗传这个条件,因为遗传只能为儿童的发展提供自然前提和可能性。但不能预定或决定儿童的发展。
2.体现前运算阶段儿童认知特点的活动是( )。(C)
A. 儿童能够找到不在眼前的物体
B. 儿童能抓住毯子的一角,通过拉毯子来取得放在毯子另一角的玩具
C. 孩子认为比他小的都是弟弟妹妹,他们将来都会变成自己
D. 儿童试图打开一只稍开口的火柴盒,失败后,他会缓慢地一张一合小口,最后突然顿悟,将手指插进盒子把它打开
解析:在前运算阶段,儿童常常以自我为中心,思维受具体直觉表象的束缚。A、B选项的儿童处于感知运动阶段,D选项儿童处于具体运算阶段。
3.为了解幼儿与同伴交往的特点,研究者深入幼儿所在的班级,详细记录其交往过程中的语言和动作等。这一研究方法属于( )。(C)
A. 访谈法
B. 实验法
C. 观察法
D. 作品分析法
解析:观察法是指研究者通过感官和辅助仪器,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处于自然情境下的学前儿童在日常生活、游戏、学习和劳动过程中的表现,包括其言语、表情和行为进行观察,并且根据观察的结果分析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和规律的一种方法。
4.人类个体的发展是有规律的,其中身体和心理的发展都遵循着( )的规律。(A)
A. 由中间到四周
B. 从躯干到四肢
C. 从动作到语言
D. 从动作到思维
解析:个体发展的规律性表现在三个方面:从简单到复杂、从一般到特殊、从中间到四周。
5.婴儿手眼协调动作发生的时间是( )。(B)
A. 2~3个月
B. 4~5个月
C. 7~8个月
D. 9~10个月
解析:手眼协调动作,即视觉和手的触觉协调活动的出现,是婴儿认知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也是真正的手的触觉探索的开始。手眼协调动作大约出现在婴儿5个月大的时候。
6.以下( )的婴儿会在运动知觉、空间认知和智力发展方面表现得相对优越。(A)
A. 较早地开始经常性的爬行训练
B. 比较注重营养的合理搭配
C. 注重胎教和早期教育
D. 孩子的父母是运动员
解析:通过比较研究发现,早爬的婴儿比起晚爬的甚至不爬的婴儿,在运动知觉、空间认知以及智力发展等心理方面表现得相对优越。
7.小班集体教学活动一般都安排在15分钟左右,这是因为幼儿有意注意的时间一般是( )。(B)
A. 20~25分钟
B. 3~5分钟
C. 15~18分钟
D. 10~12分钟
解析:小班幼儿的无意注意占优势,有意注意初步发展。他们逐渐能够依照要求,主动地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集中指向于应该注意的事物。但小班幼儿有意注意的稳定性很低,心理活动不能有意地持久集中于一个对象。在良好的教育条件下,小班幼儿的有意注意一般也只能保持3~5分钟。
8.儿童记忆发展中最重要的质的飞跃是( )。(B)
A. 无意识记的发展
B. 有意识记的发展
C. 活动动机的变化
D. 语词记忆的出现
解析:有意识记的发展,是儿童记忆发展中最重要的质的飞跃。
9.幼儿想象的典型形式是( )。(A)
A. 无意想象
B. 有意想象
C. 再造想象
D. 创造想象
解析:儿童以无意想象为主,主要因为:幼儿想象的目的性不明确;想象的主题易受外界的干扰而变化;想象过程受兴趣和情绪的影响;以想象过程为满足;想象内容零散,不成系统。
10.小班幼儿玩橡皮泥时,往往没有计划性。橡皮泥搓成团就说是包子,搓成条就说是面条,长条橡皮泥卷起来就说是麻花。这反映了小班幼儿( )的特点。(B)
A. 具体形象思维
B. 直觉行动思维
C. 象征性思维
D. 抽象逻辑思维
解析:小班幼儿的思维具有直觉行动性。他们不会计划自己的行动,只能先做后想,或者边做边想。比如,在捏橡皮泥之前往往说不出自己要捏成什么,而常常是在捏好之后才突然发现自己捏的是什么。
11.在学前儿童判断和推理过程中,学前儿童初期常常不能按( )进行推理和判断。(D)
A. 游戏逻辑
B. 生活逻辑
C. 直观逻辑
D. 客观逻辑
解析:学前儿童的思维能力不强,常不能用客观逻辑进行思考。
12.冬冬边玩魔方边自己小声嘀咕:“转一下这面试试,再转这面呢?”这种言语被称为( )。(B)
A. 角色言语
B. 自我中心言语
C. 对话言语
D. 内部言语
解析:幼儿自我中心言语指幼儿在活动或游戏过程中发出的、并不在意能否达到与别人沟通的目的的自言自语或公开说的话。幼儿的自言自语是从外部言语向内部言语过渡的一种形式,但不属于内部言语。
13.教师在幼儿书写准备的指导中,不恰当的做法是( )。(D)
A. 用图画和符号表达自己的愿望和想法
B. 书写自己的名字
C. 养成正确的写画姿势
D. 学习书写常见汉字
解析:《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阅读和书写准备方面,要求达到“具有书面表达的愿望和初步技能”的目标。具体而言,3~4岁的儿童应当做到:喜欢用涂涂画画表达一定的意思;4~5岁的儿童应当做到:愿意用图画和符号表达自己的愿望和想法;在成人提醒下,写写画画时姿势正确。5~6岁的儿童应当做到:愿意用图画和符号表现事物或故事;会正确书写自己的名字;写画时姿势正确。在幼儿园阶段进行书写准备,不应让幼儿“学习书写常见汉字”。
14.幼儿看到故事书中的“坏人”,常常会把它抠掉,这是( )的表现。(A)
A. 情绪冲动性
B. 情绪易变性
C. 情绪两极性
D. 情绪
本文档预览:3000字符,共7716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