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部 >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教学实施)模拟试卷22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教学实施)模拟试卷22

本单篇文档共8244字,内容预览3000字,预览为有答案版,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空白卷版和有答案版,同时也有职业资格类教师资格整科真题模拟题,讲义课件,思维导图,易错高频题等下载。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章节练习 5824人下载
价格: 1.60 原价:¥8.80
收藏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教学实施)模拟试卷22

单项选择题

1.孔子主张学习过程应包含四个基本环节,它们是( )。(D)

A. 知、情、意、行

B. 导、学、习、行

C. 闻、行、忠、信

D. 学、思、习、行

解析:早在约公元前6世纪,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在丰富的教学实践基础上,把学习过程概括为 “学一思一习一行”的统一过程。

2.赫尔巴特指出:“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正如在相反的方面,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这说明了教学过程具有( )特点。(C)

A. 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B. 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C. 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

D. 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作用相结合

解析:这句话体现了教育性教学原则,即教学过程是知、情、意的统一。

3.“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这句话所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C)

A. 启发性原则

B. 巩固性原则

C. 直观性原则

D. 能力性原则

解析:荀子非常重视实践的作用,这句话意思是:没有听过不如听一听,听过不如自己亲眼见一下。这句话体现了教学的直观性原则。

4.《学记》中提出的“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的主张对应的教学原则应是( )。(B)

A. 因材施教原则

B. 循序渐进原则

C. 巩固性原则

D. 启发性原则

解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的意思是说:教学没有条理,不按学习的认知规律进行,就会让人感到头绪混乱而难以理解。因此,其体现的教学原则是循序渐进原则。

5.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是( )。(C)

A. 讲授法

B. 讨论法

C. 谈话法

D. 探究法

解析:谈话法也叫问答法,它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对话的形式来引导学生思考、探究、获取或巩固知识,促进学生智能发展的方法。

6.教《新型玻璃》时,为了丰富小学生对玻璃的认识,张老师带领学生去玻璃厂观看玻璃的生产流程,这种教学方法是( )。(B)

A. 实验法

B. 参观法

C. 演示法

D. 实习法

解析:参观法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组织学生对实物进行实地观察、研究,使学生获得新知识,巩固、验证旧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张老师带领学生去玻璃厂观看玻璃的生产流程运用的教学方法是参观法。

7.张老师在教《我爱故乡的杨梅》时,用多媒体播放江南雨水的美景,为学生创设真实、具体、生动的场景。他所运用的教学方法是( )。(A)

A. 情境教学法

B. 现场教学法

C. 示范教学法

D. 演示教学法

解析:张老师在教学时,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创设真实、具体、生动的场景运用的教学方法是情境教学法。

8.老师在布置课堂练习和家庭作业时,不妥当的是( )。(D)

A. 课堂练习的布置与教学目标相一致

B. 练习题的设计要富于变化,并有适当的难度

C. 给学生以适当的帮助

D. 只给学生一些知识性记忆的练习

解析:作业的内容要符合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要求,并要有启发性、典型性和代表性,要有助于学生巩固与加深理解所学的基础知识,形成相应的技能、技巧,培养学生的能力。D项并没有遵循这一要求。

9.测验对考生实际水平的区分程度的指标是( )。(C)

A. 信度

B. 效度

C. 区分度

D. 难度

解析:题干是区分度的概念。

10.现代认知心理学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分析与传统心理学的分析的主要差异是( )。(D)

A. 强调解题过程分析

B. 强调解题策略分析

C. 强调知识与人格特征相互作用分析

D. 强调不同类型知识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不同作用分析

解析:传统心理学对问题解决的研究往往脱离中小学学科教学实际,很难指导课堂教学。现代认知心理学结合中小学学科特点进行问题解决研究,发现不同类型的知识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有不同的作用。

11.看到某件物品时常被其惯常的用途所束缚,很难想到它别的方面的功能。这种现象被称为 ( )。(C)

A. 习惯

B. 定势

C. 功能固着

D. 定向

解析:功能固着,即从物体通常功能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的定势。也就是说,当一个人熟悉了某物体的常用或典型的功能时,就很难看出该物体所具有的其他潜在的功能。而且最初看到的功能越重要,就越难看出其他的功能。当在某种情形下需要利用某一物体的潜在功能来解决问题时,功能固着可能会起到阻碍的作用。

12.张老师在组织学生思考和讨论时,常常激励学生尽量列举所有可能的想法。这种思维训练方法是 ( )。(D)

A. 分合法

B. 清单法

C. 试误法

D. 头脑风暴法

解析:头脑风暴训练是借助团体的力量,以专题讨论会的形式,通过无拘无束、自由奔放的发散思维进行思维共振,互相启发、激励,使创造性设想或构思产生连锁反应,实际上是一种集思广益的做法。“激励学生尽量列举所有可能的想法”正是利用了头脑风暴法。

13.下列关于复式教学,叙述正确的是( )。(A)

A. 复式教学就是单一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B. 复式教学适用于人口少、师资缺乏、交通不便的地区

C. 复式教学课堂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自学或做作业同时进行

D. 复式教学保留了班级教学的一切本质特征

解析:复式教学是把两个年级以上的儿童编在一个教室里,由一位教师在同一堂课内分别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A项说法错误。

14.在小学教育阶段,教师应当特别重视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其产生 ( )。(B)

A. 成就动机

B. 认知内驱力

C. 自我提高内驱力

D. 附属内驱力

解析:一般说来,好奇

本文档预览:3000字符,共8244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

剩余未完,查看全文
收藏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教学实施)模拟试卷22

推荐资源

客服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热线

官方客服

如遇问题,请联系客服为您解决

电话客服:

客服微信:pujinet

工作时间: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公众号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