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部 >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教学实施)模拟试卷17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教学实施)模拟试卷17

本单篇文档共7533字,内容预览3000字,预览为有答案版,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空白卷版和有答案版,同时也有职业资格类教师资格整科真题模拟题,讲义课件,思维导图,易错高频题等下载。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章节练习 1506人下载
价格: 1.60 原价:¥7.00
收藏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教学实施)模拟试卷17

单项选择题

1.在教育理论中,教育与教学的关系是( )。(B)

A. 结果与过程的关系

B. 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C. 目标与手段的关系

D. 内容与方法的关系

解析: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狭义的教育则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而教学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因此,教育包括教学,教学只是教育活动中的一种,两者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2.学生具有发展的( )。(D)

A. 潜在性与现实性

B. 潜在性与可塑性

C. 可能性与现实性

D. 可能性与可塑性

解析:教学认识的主体是学生,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学习活动的主体,具有发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

3.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 )。(C)

A. 重要力量

B. 主要力量

C. 内部动力

D. 外部动力

解析: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是学习动机。

4.澳大利亚的教师在向学生讲“雪花”这一事物时,采用观看录像带并向空中抛洒大量碎纸片以引导学生体会下雪场景的方式,这种直观的手段是( )。(B)

A. 实物直观

B. 模象直观

C. 语言直观

D. 虚拟直观

解析:模象直观是直观教学类型之一,是指通过对实际事物模拟性形象的感知而提供感性材料的直观方式。图片、图表、模型、幻灯片、录像带、电视和电影片等属于模象直观。

5.“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所反映的是( )。(D)

A. 尊重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

B. 教育影响一致性原则

C. 正面教育原则

D. 因材施教原则

解析:“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比喻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问题。在教育学领域,这句话反映了因材施教的原则。

6.根据学生已学教材向其提出一系列问题,通过师生问答形式帮助学生复习,深化已学知识的方法是( )。(C)

A. 启发谈话

B. 总结谈话

C. 复习谈话

D. 评价谈话

解析:复习谈话是根据学生已学教材向学生提出一系列问题,通过师生问答形式以帮助学生复习、深化、系统化已学的知识。

7.小学生数学运算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是( )。(A)

A. 练习

B. 示范

C. 讲解

D. 观察

解析:小学生首先要在教师的讲解示范下了解数学运算,但真正形成数学运算技能还是要靠练习。

8.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是( )。(A)

A. 指导教学

B. 发现教学

C. 情境教学

D. 合作学习

解析:指导教学是以学习成绩为中心,在教师指导下使用结构化的有序材料的课堂教学。

9.适应学生个别差异、因材施教的主要途径和措施是( )。(A)

A. 课外辅导

B. 备课

C. 上课

D. 布置和批改作业

解析:课外辅导是适应学生个别差异,贯彻因材施教的重要措施。

10.张老师开始上《爱因斯坦与小女孩》时说:“同学们,你们知道吗?爱因斯坦不仅是一位世界著名的大科学家,而且还会拉小提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课。”这属于( )。(A)

A. 直接导入

B. 经验导入

C. 故事导入

D. 直观导入

解析:直接导入法即直接阐明学习目的和要求,阐明各个重要部分的内容及教学程序的导入方法。张老师用对爱因斯坦的简要介绍来导入《爱因斯坦与小女孩》,属于直接导入。

11.“如何造就天才儿童”这类问题属于( )。(B)

A. 有结构问题

B. 无结构问题

C. 一般性问题

D. 认知性问题

解析:已知条件与要达到的目标都比较含糊,问题情境不明确,各种影响因素不确定,不易找出解答线索的问题叫无结构问题。题干中句子属于无结构问题。

12.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 )。(D)

A. 形象思维

B. 聚合思维

C. 直觉思维

D. 发散思维

解析:发散思维也叫求异思维,是沿不同的方向去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形式。与发散思维相对,聚合思维是将种种信息聚合起来,得出一个正确答案或最好的解决方案的思维形式。研究者认为,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

13.教完古诗《草》后,于老师扮演耳背的奶奶让学生背给他听,故意将“一岁一枯荣”听成“一岁一窟窿”,让学生纠正并解释。这种课堂总结方法属于( )。(C)

A. 自然式

B. 归纳式

C. 游戏式

D. 悬念式

解析:于老师所运用的课堂总结方法属于游戏式。这种总结方法在小学教学中应用较为广泛,可以将枯燥的知识变为学生乐于接受、生动有趣的游戏形式,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

14.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把他们分为水平不同的组进行教学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A)

A. 分组教学制

B. 特朗普制

C. 班级授课制

D. 道尔顿制

解析:所谓分组教学,就是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把他们分为水平不同的组进行教学。分组教学也是集体教学的一种形式。

15.某学生自幼就有出国的愿望,为此他特别认真地学习外语,并对学习外语产生了兴趣。他的这种学习动机属于( )。(A)

A. 内部动机

B. 一般动机

C. 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D. 近景的直接性动机

解析:内部动机是由内部因素引起的动机。例如,有的学生刻苦学习是因为他们在学习方面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兴趣、责任心、上进心等,这种学习动机就是内部动机。

16.阿特金森认为个体成就动机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力求成功的动机,另一类是( )的动机。(D)

A. 追求利益

B. 追求刺激

C. 避免困难

D. 避免失败

解析:

本文档预览:3000字符,共7533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

剩余未完,查看全文
收藏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教学实施)模拟试卷17

推荐资源

客服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热线

官方客服

如遇问题,请联系客服为您解决

电话客服:

客服微信:pujinet

工作时间: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公众号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