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教育基础)模拟试卷26
单项选择题
1.与学校教育相比,家庭教育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A)
A. 生活性
B. 计划性
C. 组织性
D. 系统性
解析:家庭教育是指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的教育活动。学校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以影响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与学校教育相比,家庭教育的特点主要表现为生活性。
2.孟禄认为“全部教育都归之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这种观点是教育起源论中的( )。(C)
A. 生物起源论
B. 交往起源论
C. 心理模仿起源论
D. 劳动起源论
解析:心理起源论者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心理起源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家孟禄。
3.包括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在内的古代教育的显著特点是( )。(B)
A. 原始性
B.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
C. 制度化、系统化
D. 普及性
解析:古代学校的显著特点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
4.社会发展与教育是相互作用的,其关系可概括为( )。(A)
A. 制约与促进
B. 共性与个性
C. 影响与干涉
D. 培养与推动
解析:社会发展与教育是相互制约与促进的关系。
5.我国古代社会提出了“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教育目的,这体现了( )对教育目的确立的影响。(C)
A. 经济
B. 政治
C. 文化
D. 科技
解析:教育目的的确立,除了取决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外,还受文化的影响。例如,我国古代社会的主流文化是以儒学为核心的伦理型文化,这种文化反映在人才培养上,就强调教育目的是“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6.墨子的教育思想中,除注重文史知识的掌握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外,主要的思想是( )。(A)
A. “兼爱”和“非攻”
B. “弃仁绝义”
C. “道法自然”
D. “化性起伪”
解析:墨子以“兼爱”和“非攻”为核心思想,同时注重文史知识的掌握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还注重技术的传习。
7.被毛泽东称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的教育家是( )。(C)
A. 杨贤江
B. 徐特立
C. 蔡元培
D. 陶行知
解析:毛泽东称蔡元培先生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8.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 )。(C)
A. 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
B. 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C. 夸美组斯的《大教学论》
D. 洛克的《教育漫话》
解析: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9.教育学作为一门规范学科的建立是以( )的发表为标志的。(C)
A. 《大教学论》
B. 《民主主义与教育》
C. 《普通教育学》
D. 《教育漫话》
解析:一门规范学科的建立,从独立的教育学诞生的角度说,通常以德国的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为标志。
10.教育史上传统教育派与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D)
A. 夸美纽斯和布鲁纳
B. 夸美纽斯和杜威
C. 赫尔巴特和布鲁纳
D. 赫尔巴特和杜威
解析: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对19世纪以后的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产生了很大影响,被看做是传统教育学的代表。作为现代教育的代言人,杜威的教育思想是倾向于反传统教育的,特别对于传统教育中形式主义空泛、严格的特性加以攻击。
11.国家对小学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总要求称为( )。(A)
A. 小学教育目的
B. 小学教育目标
C. 小学教育原则
D. 小学教育内容
解析:教育目的是指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总要求,是学校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质量和规格的总要求。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存在于人的头脑之中的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和要求,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才的总的要求,是由国家提出的教育总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目标,以及课程与教学等方面对所培养的人的要求。国家对小学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总要求称为小学教育目的。
12.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学校的具体化是( )。(C)
A. 课程目标
B. 教育目的
C. 培养目标
D. 教学目标
解析: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分为: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和教师的教学目标。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学校的具体化就是培养目标。
13.我国当前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 )。(D)
A. 美育
B. 劳动技术教育
C. 爱国主义教育
D. 美育、劳动技术教育
解析:《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14.一个国家教育制度的核心是( )。(C)
A. 社会教育制度
B. 国民教育制度
C. 学校教育制度
D. 基础教育制度
解析: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被视为一个国家教育制度的核心。
15.我国首次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确定实施九年义务教育的时间为( )。(B)
A. 1982年
B. 1986年
C. 2000年
D. 2006年
解析:我国首次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在1986年,第二次修订是在2006年,第三次修订是在2015年。
16.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实体或内容,它规定学校
本文档预览:3000字符,共6922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