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教育基础)模拟试卷24
单项选择题
1.在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中,主导性的因素是( )。(A)
A. 教育者
B. 受教育者
C. 教育措施
D. 教育内容
解析: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学习者)和教育影响。其中,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者,是教育过程中“教”的主体。
2.教育的社会属性包括( )。
①永恒性;②历史性;
③阶级性;④相对独立性。(B)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解析:教育的社会属性包括:(1)永恒性。教育具有永恒性的原因源于教育具有两大社会功能:一是使新生一代适应现存的生产力,作为生产斗争的工具;二是使新生一代适应现存的生产关系,在阶级社会作为阶级斗争的工具。 (2)历史性。 (3)相对独立性。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教育具有继承性;第二,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第三,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3.明代以后,科举考试形成的固定格式是( )。(A)
A. 八股文
B. 程朱理学
C. “四书”和“五经”
D. 六艺
解析:明代以后,八股文被规定为考科举的固定格式,不仅社会思想受到钳制,而且在形式上的创造性也被扼制。
4.教育( )是对教育专制性、等级化和特权化的否定。(B)
A. 全民化
B. 民主化
C. 现代化
D. 终身化
解析:教育民主化,就是要求教育具有平等、民主、合作,能调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积极性等特点。教育民主化是对教育专制性、等级化和特权化的否定。
5.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 )。(B)
A. 社会生产力
B. 政治经济制度
C. 上层建筑
D. 科学技术
解析: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根本性质,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受教育权和教育目的。
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出自( )。(B)
A. 《学记》
B. 《论语》
C. 《大学》
D. 《师说》
解析:孔子的教育思想在《论语》中有充分的反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正是出自《论语》。
7.“是故学而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日教学相长也。”这句话出自( )。(C)
A. 《大学》
B. 《论语》
C. 《学记》
D. 《孟子》
解析:《学记》对古代教育思想和教育经验进行了高度概括,揭示和表述了许多重要的教育原理,如“教学相长”、 “循序渐进”、 “长善救失”、 “尊师敬道”、“启发教学”等。
8.主张按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分阶段进行和谐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的是( )。(B)
A. 苏格拉底
B. 亚里士多德
C. 柏拉图
D. 昆体良
解析:亚里士多德在历史上首次提出了“教育遵循自然”的原则,他注意到了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特点,主张按照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对儿童进行分阶段教育,提倡对学生进行和谐的全面发展的教育。
9.“人只有靠教育才能成为人,人完全是教育的结果。”这是( )的言论。(C)
A. 卢梭
B. 洛克
C. 康德
D. 柏拉图
解析:康德认为,人的所有自然禀赋都有待于发展,才能生存,“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动物”,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充分发展人的自然禀赋,使人人都成为自身,成为本来的自我,都得到自我完善。
10.“现在,我们教育中将引起的改变是重心的转移……在这里,儿童变成了太阳,教育的一切措施要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这一儿童中心理念出自教育家( )。(C)
A. 洛克
B. 康德
C. 杜威
D. 培根
解析:杜威强调儿童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主张教师应以儿童的发展为目的,围绕儿童的需要和活动组织教学,并以“儿童中心论”著称。
11.布鲁纳认为,无论我们选择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依此而建立的课程理论为( )。(D)
A. 百科全书式课程理论
B. 综合课程理论
C. 实用主义课程理论
D. 结构主义课程理论
解析:布鲁纳著有《教育过程》一书,强调学科结构,提出了结构主义教学理论,倡导发现教学法,主张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科学兴趣和创造力。
12.教育目的是衡量教学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这体现了教育目的的( )作用。(B)
A. 导向
B. 评价
C. 激励
D. 指导
解析:教育目的具有导向、激励和评价作用, “衡量教学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体现的是教育目的的评价作用。
13.关于智育,下列正确的说法是( )。(D)
A. 智育就是对学生进行知识教育
B. 学生学习成绩差与智力水平密切相关
C. 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发展学生的智力
D. 每个学生有各自的天赋和潜力,应该区别对待
解析:智育是传授给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学生的学习成绩差并不能说明该生的智力水平差。
14.我国制度化学校教育体系包括( )。
①幼儿教育;②初等教育;
③中等教育;④成人教育;
⑤高等教育。(B)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⑤
C. ①②④⑤
D. ②③④⑤
解析:制度化教育是指教育活动被严格限制在学校教育系统,并且严格按照学校的一套规章制度来行事的教育体系。我国制度化学校教育体系包括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
15.我国历史上首次规定中小学采用六三三分段法的学制的是( )。(D)
A. 壬寅学制
B. 壬子癸丑学制
C. 癸卯学制
D. 壬戌学制
本文档预览:3000字符,共8188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