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部 >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 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教学设计题)模拟试卷8

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教学设计题)模拟试卷8

本单篇文档共17973字,内容预览3000字,预览为有答案版,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空白卷版和有答案版,同时也有职业资格类教师资格整科真题模拟题,讲义课件,思维导图,易错高频题等下载。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章节练习 5533人下载
价格: 1.60 原价:¥9.00
收藏

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教学设计题)模拟试卷8

单项选择题

1.教案是教学设计的( ),而教学设计是形成教案的一个( )。(B)

A. “系统化”过程 呈现形式

B. 呈现形式 “系统化”过程

C. 呈现形式 表达

D. 结束 “系统化”过程

解析:教案是教学设计的呈现形式,而教学设计是形成教案的一个“系统化”过程。

2.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不是直线上升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具有( )。(D)

A. 反复性

B. 思维性

C. 持续性

D. 渐变性

解析:语文学习的过程实质就是语文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由浅入深、由低到高、循环往复地浸润的过程。学生语文素养的积累与提高不是直线上升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具有渐变性。

3.汉语拼音的学习对英语音标的学习的影响是( )。(C)

A. 一般迁移

B. 特殊迁移

C. 负迁移

D. 垂直迁移

解析:负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了消极的干扰作用,即阻碍另一种学习的进行,如汉语拼音的学习干扰英语音标的学习。

4.教学“角”这一概念,对“钝角”、“锐角”、“直角”概念的学习产生的影响属于( )。(B)

A. 负迁移

B. 垂直迁移

C. 水平迁移

D. 非特殊成分迁移

解析:垂直迁移又称纵向迁移,指处于不同抽象、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具体讲,是具有较高的抽象和概念水平的上层经验与具有较低的抽象和概括水平的下层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从“角”这一概念而影响到“钝角”、“锐角”等概念的学习,属于垂直迁移。

5.需要调整原有的经验或对旧经验加以概括,在形成更高一级的认知结构后才发生迁移。这是 ( )。(C)

A. 一般迁移

B. 同化迁移

C. 顺应性迁移

D. 重组性迁移

解析:顺应性迁移指将原有认知经验应用于新情境中时,需调整原有的经验或对新旧经验加以概括,形成一种能包容新旧经验的更高一级的认知结构,以适应外界的变化。

6.认知结构迁移理论的提出者是( )。(C)

A. 布鲁纳

B. 桑代克

C. 奥苏伯尔

D. 贾德

解析:奥苏伯尔在有意义学习理论基础上提出了认知结构迁移理论,认为一切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产生的。

简答题

7.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遵循哪些原则?

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

(1)系统性原则: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是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和系统理论。教学设计必须从教学系统的整体功能出发,综合考虑教师、学生、教材、手段、评价等各种因素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协调各种因素,发挥它们的整体效应。

(2)目标性原则:教学设计应有明确的目标。教学设计应建立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内的立体化的教学目标群。

(3)程序性原则:教学设计要按照一定的流程,对教学内容进行巧妙构思。一方面,教学层次的展开要符合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另一方面,教学层次的展开应与思维及问题解决的过程基本一致,做到环环相扣,自然流畅。

(4)反馈性原则:教学设计既要以了解和研究学生为基础,又要根据教学目标设计课堂提问、板书、演示及形成性目标测试练习,以通过测试进行教学效果反馈。

(5)具体性原则:任何教学设计都是独特的,都是在具体教学情境下产生的,又对当时的具体教学情境具有指导作用。

解析:

8.简述教学设计的步骤。

教学设计的过程实际上是教师为即将进行的教学活动制定蓝图的过程,主要有如下几个基本步骤:

(1)分析教学内容。

(2)确定教学目标。

(3)了解学生的特征。

(4)了解教师自身的特征。

(5)认识教学资源。

(6)确定教学组织形式。

(7)选择适宜的教学媒体。

(8)确定教学的操作步骤。

解析:

9.简述教案设计的主要内容与要求。

一份优秀的教案主要包括以下一些内容与要求:

(1)全面具体的教学目标。

(2)定位准确的教学重点。

(3)实用必需的教具、学具。

(4)切中要害的学情分析。

(5)突出活动的教学过程。

(6)务实灵活的练习设计。

(7)美观助学的板书设计。

(8)有利成长的教学反思。

解析:

10.简述综合实践活动的定义与性质。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性质: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和生成性。

解析:

11.简述学习迁移的共同要素说。

共同要素说是桑代克以一系列实验为基础提出来的。桑代克等人通过在知觉、注意、记忆和动作等方面进行的一系列实验来检验形式训练说,结果发现,经过训练的某一官能并不能自动地迁移到其他方面,只有当两种情境中有相同要素时才能产生迁移。

相同要素即相同的刺激一反应联结,相同联结越多,迁移越大。后来相同要素被改为共同要素,即认为两种情境中有共同成分时可以产生迁移。迁移是非常具体的,并且是有条件的,需要有共同的要素。但这一理论仅将迁移视为相同联结的迁移,认为两种情境中客观方面的共同要素是决定迁移的唯一因素,这在某种程度上否认了迁移过程中的复杂的认知活动,因此具有一定的机械性和片面性。

解析:

教学设计题

请认真阅读下文,并按要求作答。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kū róng

枯 荣

12

本文档预览:3000字符,共17973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

剩余未完,查看全文
收藏
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教学设计题)模拟试卷8

推荐资源

客服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热线

官方客服

如遇问题,请联系客服为您解决

电话客服:

客服微信:pujinet

工作时间: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公众号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