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学科知识)模拟试卷1
单项选择题
1.学科标准是指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也称为 ( )。(D)
A. 教学标准
B. 教学计划
C. 教学课程
D. 课程标准
解析:课程标准是国家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某门学科内容及其实施、评价的指导性文件。
2.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 )。(A)
A.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B. 工具性与文化性的统一
C. 阅读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D.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割据
解析:《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3.《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各学段的目标与内容( ),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C)
A. 相互并列,螺旋上升
B. 相互联系,直线上升
C. 相互联系,螺旋上升
D. 相互并列,直线上升
解析:各个学段的目标与内容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
4.语文课程内容以主题为逻辑中心,将( )个方面的教学内容有机整合在一起,从而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B)
A. 四个
B. 五个
C. 六个
D. 七个
解析:语文课程内容以主题为逻辑中心,将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写话、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五个方面教学内容有机整合在一起,从而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5.关于“写作”,第一学段为( ),第二、第三学段为( )。(A)
A. 写话、习作
B. 写话、阅读
C. 习作、写话
D. 识字与写字、习作
解析:关于“写作”,第一学段为“写话”,第二、第三学段为“习作”。第一学段主要评价学生的写话兴趣;第二学段是习作起始阶段,要鼓励学生大胆习作;第三学段要培养学生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
6.数学课程内容主要有( )。(A)
A. 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个方面
B. 数、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五个方面
C. 数、代数、图形、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六个方面
D. 数与代数、图形、几何、统计、概率、综合、实践七个方面
解析:数学课程内容主要有四个方面: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
7.《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语言技能、语言知识、( )和文化意识等五个方面分别提出了级别要求。(D)
A. 识字与写字、口语交际
B. 综合性学习、写作
C. 阅读、口语交际
D. 情感态度、学习策略
解析: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五个方面分别提出了级别要求。
8.在英语九级目标体系中,一至五级为义务教育阶段的目标要求。其中,( )为六年级结束时应达到的基本要求。(A)
A. 二级
B. 三级
C. 四级
D. 五级
解析:在英语九级目标体系中,一至五级为义务教育阶段的目标要求。其中,二级为六年级结束时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9.小学生学习英语最佳的方式是( )。(B)
A. 死记硬背
B. 游戏法
C. 大声念课
D. 跟老师读
解析:游戏是小学生学习英语的最佳方式。
10.我国小学低年段开设的《品德与生活》在课程性质上属于( )。(A)
A. 活动型综合课程
B. 分科课程
C.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D. 校本课程
解析:《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一门以小学低年级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具有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11.小学《品德与生活》的教学目标应随着儿童生活及活动过程的变化和需要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应从教科书扩展到儿童生活的各个方面,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以及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这段话说明该课程具有( )。(C)
A. 生活性
B. 综合性
C. 开放性
D. 活动性
解析:《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本课程具有生活性、活动性、综合性、开放性等基本特征。其中,开放性是指:本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教学目标随着儿童生活及活动过程的变化和需要不断调整;教学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儿童生活的各个方面;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以及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教学时间在与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联结中灵活而弹性地延展;课程评价走向开放、多元,全面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
12.小学《品德与生活》以( )为基础,以三条主线和四个方面构成课程的基本框架。(A)
A. 儿童的生活
B. 儿童的身心健康
C. 儿童的特点
D. 我国的教育理念
解析:品德与生活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三条主线和四个方面构成课程的基本框架。三条主线是: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和儿童与自然。四个方面是: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
13.把本学科相关联的或有联系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整合,属于( )。这种整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D)
A. 学科教学的课程整合
B. 基于课程资源开发的课程整合
C. 学科教学间的课程整合
D. 学科教学内的课程整合
解析:在学科教学内实现的课程整合,即把本学科内相关联的或有联系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整合,同时对学习方式和方法进行整合,以达到让学生系统掌握学科内相关知识的目的,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14.“英语+语文+综合实践”属于( )。(C)
A. 学科教学的课程整合
B. 基于课程资源开发的课程整合
C. 学科教学间的课程整合
D. 学科教学内的课
本文档预览:3000字符,共5015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