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资格认定考试(综合素质)模拟试卷92
单项选择题
1.王某担任某幼儿园教师期间通过了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学校以王某服务期未满、幼儿园教师不足为由不予批准王某在职学习。王某欲以剥夺其参加进修权利为由提出申诉,受理申诉的机构应当是( )。(A)
A. 当地县教育局
B. 当地县人民政府
C. 地市教育局
D. 省教育厅
解析:教师在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依法向主管的行政机关申诉理由,请求处理。题干中的教师认为学校侵犯其根据《教师法》规定享有的权利,因此可以向主管的行政机关,即县教育局提出申诉。
2.根据《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下列哪一项不属于选聘班主任时应对教师进行的考查范畴 ( )(D)
A. 作风正派,心理健康,为人师表
B. 热爱学生,善于与学生、学生家长及其他任课教师沟通
C. 爱岗敬业,具有较强的教育引导和组织管理能力
D. 具有多年的教学经验
解析:根据《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第七条规定,选聘班主任应当在教师任职条件的基础上突出考查以下条件:(1)作风正派,心理健康,为人师表;(2)热爱学生,善于与学生、学生家长及其他任课教师沟通;(3)爱岗敬业,具有较强的教育引导和组织管理能力。因此本题选D。
3.素质教育中学生学习的压力主要是( )。(A)
A. 学习内部的压力
B. 分数的压力
C. 升学的压力
D. 教师、家长的压力
解析: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具有本质上的区别,素质教育面向所有学生,德、智、体、芙、劳动技术教育全面推进,重视各种能力的培养.倡导发展性评价,弱化学科体系,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经验。在素质教育中来自学习内部的压力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压力。B、C、D三项是应试教育中学生学习的压力。
4.当前教师队伍中存在着以教谋私,热衷于“有偿家教”现象,这实际上违背了( )。(D)
A. 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
B. 依法执教的职业道德
C. 严谨治学的职业道德
D. 廉洁从教的职业道德
解析:广大教师应廉洁从教,具备高尚情操,发扬奉献精神,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不利用职务之便牟取私利。“有偿家教”实际上违背了廉洁从教的职业道德。
5.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端于( )。(A)
A. 鸦片战争
B. 马关条约
C. 辛丑条约
D. 百日维新
解析:1840年6月到1842年8月,英国政府以保护鸦片贸易为借口,发动了对华侵略战争——鸦片战争。战后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故选A。
6.农业考古学家可以重新发掘出我们祖先被遗忘的智慧。例如,纳巴塔人在两千年之前占据着险恶的内盖夫沙漠,他们把这一地区很少发生的大暴雨的雨水引灌到灌溉沟渠与蓄水池中。这一方法被用来重建这一地区的古代农场,这些农场现在也能生产出很高的谷物产量。上述文字中“方法”一词是指( )。(C)
A. 纳巴塔人占据险恶的内盖夫沙漠
B. 纳巴塔人兴建灌溉沟渠和蓄水池
C. 纳巴塔人用大暴雨的雨水来灌溉
D. 重建这一地区的古代农场
解析:这道题看似考查“方法”一词的含义,实则是对之前“这个。”代词的指代考查。根据临近原则,不难判断答案应该就在“这一方法”的前一句,即“把这一地区很少发生的大暴雨的雨水引灌到灌溉沟渠与蓄水池中”,简单地说就是“用大暴雨的雨水进行灌溉”,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7.在汉字的形体演变过程中,位于小篆和楷书之间的字体是( )。(C)
A. 金文
B. 大篆
C. 隶书
D. 草书
解析:汉字经历了6000多年的发展过程,其形体演变是从甲骨文、金文变为小篆,再变为隶书、楷书、行书,其总的趋势是从繁到简。故选C。
8.某市教委在教师中作随机调查,问“您热爱学生吗?”,90%以上的教师回答“是”。而当对他们所教的学生问“你体会到老师对你的爱了吗?”时,回答“体会到”的学生仅占10%。这说明 ( )(A)
A. 教师还没有掌握高超的沟通与表达技巧
B. 教师尚不具有崇高的道德境界
C. 教师缺乏信心
D. 教师缺乏爱心
解析:教师和学生回答的差距让人反思两者在教育中的活动,教师并没有很好地传递自己对学生的热爱。
9.《教育法》第十条规定:“国家根据各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教育事业。国家扶持边远贫困地区发展教育事业。国家扶持和发展残疾人教育事业。”这体现了教育法的( )原则。(B)
A. 方向性
B. 平等性
C. 公益性
D. 全面性
解析:题干所述体现了《教育法》的平等性原则。
10.指南针前身是“司南”,发明于战国时期,( )时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事业。(B)
A. 隋唐
B. 北宋
C. 明朝
D. 明清
解析:
11.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是( )。(A)
A. 提高国民素质
B. 贯彻教育方针
C. 培养“四有”新人
D. 适应市场经济需要
解析: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12.国粹是指一个国家固有文化中的精华。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中国“三大国粹”的是( )。(A)
A. 中国功夫
B. 京剧
C. 中医
D. 中国画
解析:中国三大国粹分别是京剧、中医、中国画。
13.小明的抽屉像个垃圾堆,作业纸或练习册一发下去他就塞在抽屉里。平时他总是要花去很多时间寻找他所需要的东西,重做丢失的作业。他胡乱翻找抽屉、搜寻书包,往往打乱整个班级的秩序。对此,最不恰当的处理方式是( )。(C)
A. 每周留出固定时间让学生整理他们的书桌
B. 不定时检查学生的书桌
C. 对小明的书桌进行展示.以示惩戒
D. 把清理书包当作一项家庭作业
解析:学生乱放东西是经常会出现的问题,教师应从学生的立场出发,着眼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妥善处理。例如可以帮助学生改正,作为
本文档预览:3000字符,共10694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