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部 > 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 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单项选择题)模拟试卷81

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单项选择题)模拟试卷81

本单篇文档共5232字,内容预览3000字,预览为有答案版,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空白卷版和有答案版,同时也有职业资格类教师资格整科真题模拟题,讲义课件,思维导图,易错高频题等下载。
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章节练习 1891人下载
价格: 2.00 原价:¥7.00
收藏

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单项选择题)模拟试卷81

单项选择题

1.强调身心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方法比较灵活的教育是( )。(D)

A. 古代印度教育

B. 古代埃及教育

C. 斯巴达教育

D. 雅典教育

解析:古希腊半岛有两个奴隶制国家斯巴达和雅典,由于地理和政治经济的原因,两者的教育体制不同、目的不同、内容与方法也不同,题干指的是雅典的教育。

2.按照课程呈现的方式,可以将课程分为( )。(D)

A. 单一课程和综合课程

B. 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C. 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

D. 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解析:根据课程的组织方式不同,课程可分为分科课程、综合课程和活动课程。根据课程的管理制度不同,课程可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根据课程开发的主体不同,课程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根据课程的表现形式或影响学生的方式,课程可分为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3.最早在教学理论上提出班级授课制思想的是( )。(B)

A. 泰勒

B. 夸美纽斯

C. 裴斯泰洛齐

D. 凯洛夫

解析:1612年,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组斯出版的《大教学论》,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做了阐述。

4.在构成思想品德的四要素中,( )是基础。(A)

A. 知

B. 情

C. 意

D. 行

解析:没有正确的道德认识就不可能产生健康的情感、坚强的意志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知是其他要素的基础。

5.根据教师关注的内容,把教师成长分成三个阶段,并提出教师生活关注理论的美国学者是( )。(A)

A. 福勒

B. 费斯勒

C. 赫尔巴特

D. 杜威

解析:福勒和布朗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间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把教师的成长划分为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和关注学生三个阶段。

6.一些社会研究课包括了历史、地理、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学科内容,那么我们一般称这种课程为( )。(D)

A. 相关课程

B. 核心课程

C. 融合课程

D. 广域课程

解析:广域课程是指合并数门相邻学科的教学内容而形成的综合性课程。题干描述属于广域课程。

7.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在课堂提问学生,并根据学生的回答一步一步引导其深入思考和探取新知识,此种教学方法为( )。(B)

A. 讲授法

B. 谈话法

C. 讨论法

D. 练习法

解析:此题丰要考查考生对谈话法种类的掌握。谈话法也叫问答法,是指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谈话法可分复习谈话和启发谈话两种。启发谈话是指通过向学生提出未思考过的问题,一步一步引导他们去深入思考和探取新知识的方法。

8.一个测验能测量出所要测量的事物的程度,称为( )。(B)

A. 信度

B. 效度

C. 难度

D. 区分度

解析:效度是指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事物的程度。信度是指一个测验所测得的分数的可靠性或稳定性。难度是指测验包含的试题难易程度。区分度是指测验项目对所测量属性或品质的区分程度或鉴别能力。故本题应选B。

9.“闻一知十”“触类旁通”指的是学习中的( )。(B)

A. 定势现象

B. 迁移现象

C. 记忆现象

D. 创造性

解析:学习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迁移是一种普遍的现象,“闻一知十”“触类旁通”就是典型的迁移现象。本题正确答案为B。

10.在学生的品德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的是( )。(B)

A. 家庭教育

B. 学校教育

C. 社会教育

D. 同伴群体

解析:影响品德发展的外部因素有:家庭、学校教育、社会因素、同伴群体;内部因素有:认知失调、态度定势、道德认知。其中,学校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学生品德发展施加影响的过程。在学生品德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学校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学生品德发展施加影响的过程,在学生品德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

11.关于上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A. 是教师钻研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的活动

B. 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C. 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最直接的体现

D. 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解析: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最直接的体现,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而备课是教师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表达方式和顺序,以保证学生有效地进行学习。

12.以美国“六三三”学制为蓝本确立的( )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之后。(C)

A. 癸卯学制

B. 壬子癸丑学制

C. 壬戌学制

D. 壬寅学制

解析:1922年,在北洋军阀统治下,留美派主持的全国教育联合会以美国学制为蓝本,颁布了“壬戌学制”。由于是采用美国式的六三三分段法,即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因此又称为“新学制”或“六三三学制”。此后,国民党政府于1928年对学制做了一些修改,但基本上继承了“壬戌学制”,并一直沿用到新中国成立之后。故本题选C。

13.即使不给予强化或奖励,学习也能够发生。这种学习被称为( )。(B)

A. 替代强化

B. 潜伏学习

C. 试误学

D. 意义学习

解析:潜伏学习是指即使不给予强化或奖励,潜伏学习也能够发生的学习,只是学习结果没有及时显示出来。它是美国心理学家E.托尔曼的符号学习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14.学校的中心工作是( )。(A)

A. 教学工作

B. 公共关系

C. 行政工作

D. 总务工作

解析:教学是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活动,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居于中心地位。

15.“亲其师而信其道”反映了( )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本文档预览:3000字符,共5232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

剩余未完,查看全文
收藏
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单项选择题)模拟试卷81

推荐资源

客服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热线

官方客服

如遇问题,请联系客服为您解决

电话客服:

客服微信:pujinet

工作时间: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公众号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