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部 > 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 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单项选择题)模拟试卷83

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单项选择题)模拟试卷83

本单篇文档共5264字,内容预览3000字,预览为有答案版,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空白卷版和有答案版,同时也有职业资格类教师资格整科真题模拟题,讲义课件,思维导图,易错高频题等下载。
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章节练习 4225人下载
价格: 1.00 原价:¥7.00
收藏

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单项选择题)模拟试卷83

单项选择题

1.《学记》指出:“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相观而善,相互切磋”。这就启示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运用( )的方法。(B)

A. 谈话法

B. 讨论法

C. 参观法

D. 练习法

解析:“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相观而善,相互切磋”体现的是合作学习,讨论是合作学习的方式之一。

2.最近,王华为了通过下个月的出国考试而刻苦学习外语,这种学习动机是( )。(C)

A. 外在远景动机

B. 内在远景动机

C. 外在近景动机

D. 内在近景动机

解析:根据引起动机的原因,可以将动机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相对而言,内部动机比较稳定,会随着目标的实现而增强;而外部动机则是不稳定的,往往会因目标的实现而减弱。根据动机引起的行为与目标之间的远近关系,可以将动机分为近景性动机和远景性动机。近景性动机是指与近期目标相联系的动机;远景性动机则是与较长远的目标相联系的动机。因此,王华为了通过下个月的出国考试而刻苦学习外语,属于外在近景动机。

3.“温故而知新”属于( )。(D)

A. 顺向负迁移

B. 逆向负迁移

C. 逆向正迁移

D. 顺向正迁移

解析:川页向迁移是指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产生的影响。正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温故而知新”意思是温习旧知识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这是一种顺向正迁移。

4.在学习的认知策略中,记忆术等属于( )。(B)

A. 复述策略

B. 精细加工策略

C. 组织策略

D. 资源管理策略

解析:记忆术属于精细加工策略。

5.小学阶段的教学多运用直观形象方式,中学以后可增加抽象讲解,这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具有( )特点。(C)

A. 主体性

B. 个别差异性

C. 阶段性

D. 不平衡性

解析: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决定了教育必须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受教育者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

6.小强高考落榜了,他经过认真总结,分析考试失败的原因,发现自己努力程度不够,决定继续努力,明年再考。小强这种对待挫折的方式是( )。(B)

A. 情绪宣泄

B. 精神升华

C. 行为补偿

D. 认知改变

解析:A、B、C、D都是应对挫折的方式。精神升华是指奋发图强去取得学习、工作和事业上的成功,将痛苦、烦恼、忧愁等不良情绪转化为积极而有益的行动。小强对待挫折的方式正是精神升华法。

7.提出“泛智”教育思想,主张每个人都应掌握一切有用的知识,同时要求把一切有用的知识教给一切人的教育家是( )。(C)

A. 培根

B. 赫尔巴特

C. 夸美纽斯

D. 赞可夫

解析: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提出了泛智教育思想。

8.盲人的触觉、听觉一般非常灵敏,这说明了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C)

A. 顺序性

B. 不平衡性

C. 互补性

D. 个别差异性

解析:这是人身心发展互补性的典型例证。

9.秦朝的中央集权制,汉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隋朝创立科举制度,从教育目的的理论角度来说,属于( )。(A)

A. 社会本位论

B. 科学本位论

C. 宗教本位论

D. 个人本位论

解析: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的观点是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注重教育的社会价值;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合格公民和社会成员。题干描述都是为了培养符合政治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属于社会本位论。

10.问题解决的第一个阶段是( )。(C)

A. 分析问题

B. 提出假设

C. 发现问题

D. 检验假设

解析:问题解决是由一定的情境引起的,按照一定的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活动、技能等,经过一系列的思维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问题解决分为四个阶段,即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故本题选C。

11.形象联想的学习策略属于( )。(B)

A. 复述策略

B. 精细加工策略

C. 组织策略

D. 问题解决策略

解析: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将新学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的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形成联想的学习策略属于精细加工策略。

12.ABC理论认为改变学生不良情绪的关键是( )。(D)

A. 运用强化手段

B. 疏导宣泄

C.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D. 树立合理的观念

解析:ABC理论认为人的情绪是受他们对事件的知觉的影响,这种影响不是取决于事件的本身,而是个体对事件的看法或他对自己所说的话所致,合理的观念导致健康的情绪,不合理的观念导致负向的、不稳定的情绪。因此,改变学生不良情绪的关键是树立合理的观念。

13.《学记》提出课内和课外要相结合,且课外要有丰富多彩的生活。下列说法与这一观点相同的是( )。(D)

A. 教学相长

B. 预时孙摩

C. 长善救失

D. 臧息相辅

解析:“臧”指掌握获得的知识,“息”是指下课后开展各种游戏活动。“臧息相辅”的意思是指课内要在规定的时间传授正课,课外应有休息、游戏和作业。与题干相符,本题选D。

14.教师依靠发自内心的信念对自己教育行为的选择和调节是( )。(B)

A. 他律

B. 自律

C. 内省

D. 慎独

解析:自律是指在没有人现场监督的情况下,通过自己要求自己,变被动为主动,自觉地遵循法度,拿它来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教师依靠发自内心的信念对自己的教育行为的选择和调节,正是教师的自律行为。

15.提出学习过程应始终以人为本,必须重视学习者的意愿、情感、需要等的学习观是由( )提出的。(A)

A. 罗杰斯

B. 布鲁纳

C. 班杜拉

D. 斯金纳

解析:罗杰斯是人本

本文档预览:3000字符,共5264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

剩余未完,查看全文
收藏
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单项选择题)模拟试卷83

推荐资源

客服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热线

官方客服

如遇问题,请联系客服为您解决

电话客服:

客服微信:pujinet

工作时间: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公众号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