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资格考试(高级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54
单项选择题
1.海水淡化可采用膜分离技术。如图1所示,对淡化膜右侧的海水加压,水分子可以透过淡化膜进入左侧淡水池,而海水中其他各种离子不能通过淡化膜,从而得到淡水。下列选项中,对加压后右侧海水成分的变化分析正确的是( )。
(C)
A. 溶质质量增加
B. 溶质质量减少
C. 溶质质量不变
D. 溶质质量分数减少
解析:通过对淡化膜右侧的海水加压,水分子可以透过淡化膜进入左侧淡水池,而海水中其他各种离子不能通过淡化膜。则右侧海水只有溶剂水的质量减少,溶质的质量没有变化,即右侧海水的溶剂质量减小,溶质质量不变,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2.工业上用钛酸亚铁(FeTiO3)冶炼Ti的过程:
①2FeTiO3+6C+7Cl22TiCl4+2FeCl3+6CO
②在氩气环境中:2Mg+TiCl4(C)
A. 反应①中生成的气体对环境有污染
B. 反应②中氯化物的总质量保持不变
C. 反应①、②中钛元素的化合价都改变
D. 反应②中氩气作为保护气不参加反应
解析:反应①生成的气体是有毒的一氧化碳气体,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在反应②中,参加反应的TiCl4与生成的MgCl2质量之比为190:190=1:1;在反应①中,反应前后钛元素的化合价都是+4价,在反应②中,钛元素的化合价由+4价变为0价;反应②需在氩气环境中进行,这里氩气是保护气不参加反应。
3.表格中对应的物质不能实现如图2所示XYZ转化的是( )。
(B)
A.
B.
C.
D.
解析:CO2与NaOH反应生成Na2CO3,CO2与Ca(OH)2反应生成CaCO3,Na2CO3可与Ca(OH)2反应生成CaCO3,即X、Y、Z对应的物质能实现这种转化;CuO能与稀HNO3反应生成Cu(NO3)2,Cu(NO3)2可与NaOH反应生成Cu(OH)2,但CuO无法直接生成Cu(OH)2,即X、Y、Z对应的物质不能实现这种转化;HCl可与Ba(OH)2反应生成BaCl2,HCl可与NaOH反应生成NaCl,BaCl2可与Na2SO4反应生成NaCl,即X、Y、Z对应的物质能实现这种转化;Mg可与O2反应生成MgO,Mg可与HCl反应生成MgCl2,MgO可与HCl反应生成MgCl2,即X、Y、Z对应的物质能实现这种转化。
4.向氯化铜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下列情况可能出现的是( )。
①滤液中有Zn2+、Cu2+,不溶物为Cu
②滤液中有Zn2+、Cu2+,不溶物为Zn
③滤液中只有Zn2+,不溶物为Zn
④滤液中只有Zn2+,不溶物为Zn、Cu(C)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解析:①若加入锌粉的量不足,氯化铜部分被置换,则溶液中含有氯化铜和氯化锌,所得固体只含有铜,即溶液中有Zn2+、Cu2+,不溶物为Cu,故该情况有可能出现;②溶液中有Zn2+、Cu2+,不溶物为Zn,因为锌会继续与氯化铜发生反应,故该情况不可能出现;③溶液只有Zn2+,不溶物为Zn,因为加入的锌粉一定会与氯化铜反应而生成铜,固体中一定含有铜,因此该情况不可能出现;④若加入的锌粉过量,氯化铜全部被置换,则溶液中只含有氯化锌,所得固体含有铜及剩余的锌粉,即溶液中只有Zn2+,不溶物为Zn、Cu,故该情况有可能出现。
5.在用C3H4(丙炔)合成C5H8O2(2-甲基丙烯酸甲酯)的过程中,欲使原子的利用率达到最高,在催化剂作用下,还需要的反应物是( )。(C)
A. CO和CO2
B. H2和H2O
C. H2和CO
D. CH3OH和H2
解析:在“绿色化学工艺”中,最好是反应物中原子全部转化为欲制得的产物,即原子的利用率为100%。用C3H4(丙炔)合成C5H8O2(2-甲基丙烯酸甲酯),要把一个C3H4分子变成一个C5H8本文档预览:3000字符,共14799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