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专业人员职业资格初级银行管理(银行风险管理)模拟试卷5
单项选择题
1.根据《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的规定,因疏忽未对特定客户履行分内义务或产品性质或设计缺陷导致的损失称为( )。(D)
A. 流程风险
B. 系统风险
C. 人员风险
D. 客户、产品和业务操作风险
解析:2013年起施行的《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在附件“操作风险资本计量监管要求”中,将操作风险的损失事件类型划分为7类。根据该分类,因疏忽未对特定客户履行分内义务或产品性质或设计缺陷导致的损失称为客户、产品和业务操作风险。
2.根据《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下列不属于采用贷款人受托支付的例外情形的是 ( )。(B)
A. 借款人无法事先确定具体交易对象且金额不超过三十万元人民币的
B. 借款人能够事先确定具体交易对象,且以保证方式担保的
C. 借款人交易对象不具备条件有效使用非现金结算方式的
D. 贷款资金用于生产经营且金额不超过五十万元人民币的
解析:根据《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第三十条,个人贷款资金应当采用贷款人受托支付方式向借款人交易对象支付,但本办法第三十三条规定的情形除外。根据该《办法》第三十三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个人贷款,经贷款人同意可以采取借款人自主支付方式:①借款人无法事先确定具体交易对象且金额不超过三十万元人民币的;②借款人交易对象不具备条件有效使用非现金结算方式的;③贷款资金用于生产经营且金额不超过五十万元人民币的;④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的。
3.根据《银行业金融机构信息科技外包风险监管指引》,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明确,对外包活动需要访问或使用的信息资产,按( )原则进行访问授权。(D)
A. “双人经手“和“四眼”
B. “事前审批”、“事中监督”和“事后检查”
C. “一事一审”和“事前审批”
D. “必需知道”和“最小授权”
解析:根据《银行业金融机构信息科技外包风险监管指引》第三十八条,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明确外包活动需要访问或使用的信息资产,包括场地、办公设施、计算机、服务器、软件、数据、信息、物理访问控制设备、账号、网络宽带、网络端门等,按“必需知道”和“最小授权”原则进行访问授权。
4.下列关于商业银行贷款五级分类的描述,错误的是( )。(A)
A. 借款人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便执行担保也可能会造成一定损失的贷款,属于可疑类贷款
B. 尽管借款人目前有能力偿还贷款本息,但仍存在一些可能对偿还产生不利因素的贷款,属于关注类贷款
C. 次级、可疑和损失三类合称为不良贷款
D. 商业银行贷款五级分类包括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五类
解析:2001年,我国监管当局出台了贷款风险分类的指导原则,把贷款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五类(后三类合称为不良贷款)。A项,还款能力出现明显问题,完全依靠其正常营业收入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担保,也可能会造成一定损失的贷款属于次级类贷款。
5.( )代表了国际先进银行风险管理的最佳实践,符合备国监管机构的要求,已经成为现代商业银行谋求发展和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基石。(A)
A. 全面风险管理
B. 资产负债风险管理
C. 资产风险管理
D. 负债风险管理
解析:全面风险管理是于20世纪90年代末在内部控制理论的基础上发展和完善起来的,已成为现代商业银行谋求发展和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基石。
6.在对商业银行客户进行信用风险识别时,下列各项不属于对单一法人客户的非财务因素分析的是( )。(B)
A. 客户企业管理者的素质
B. 客户企业的效率比率分析
C. 客户企业的产品和市场分析
D. 客户企业的行业特点分析
解析:B项属于对单一法人客户财务状况因素分析中的财务比率分析。
7.以下哪类风险事件不应当被划分为操作风险?( )(D)
A. 交易系统中的执行价格与会计记录系统存在差异
B. 部分营业场所系统故障造成客户损失
C. 柜员错误收取外币汇款手续费
D. 客户提前赎回理财产品造成银行收入降低
解析: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可按人员因素、内部流程、系统缺陷和外部事件四大类别分类。A项属于内部流程;B项属于系统缺陷;C项属于人员因素。
8.( )广泛存在于商业银行业务和管理的各个领域,具有普遍性,却不能给商业银行带来盈利。(B)
A. 流动性风险
B. 操作风险
C. 非系统性风险
D. 技术风险
解析:操作风险是指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员工、信息科技系统以及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广泛存在于商业银行业务和管理的各个领域,具有普遍性,却不能给商业银行带来盈利。
9.商业银行而临的风险中最重要也是管理难度最大的风险类型是( )。(D)
A. 操作风险
B. 市场风险
C. 流动性风险
D. 信用风险
解析: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中最重要也是管理难度最大的风险类型,对信用风险的有效管理是商业银行综合风险管理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
多项选择题
10.根据银监会《贷款风险分类指引》,下列属于不良贷款的有( )。(A,D,E)
A. 可疑类贷款
B. 正常类贷款
C. 关注类贷款
D. 次级类贷款
E. 损失类贷款
解析:2007年7月,中国银监会印发《贷款风险分类指引》,要求商业银行应至少将贷款划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五类,后三类合称为不良贷款。
11.下列关于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中“全面”的理解,恰当的有( )。(B,C,E)
A. 全面风险管理只是个别部门和个别岗位的问题
B. 全面风险管理的范围包括表内外、境内外、本外币等各项业务
C. 全面风险管理涉及几乎所有的业务条线和运营单位
D. 风险管理有助于降低收益与损失的波动幅度
E. 风险管理应当贯穿银行业务发展的每一个环节
解析:A项,全面风险管理中的全面,主要体现在全面性、全程性、全员性。其中,全程性是指风险管理贯穿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它不只是个别部门和个别岗位的问题,而是体现在一个完整的流程中,流程中的每个环节、每个步骤都要明确相关职责。D项,降低收益与损失的波动幅度不属于对全面风险管理中“全面性”的理解。
12.商业银行通常采用( )来控制信用风险。(B,C,D,E)
A. 舆情信息谈判
B. 加强信贷审批
C. 加强期限管理
D. 加强还款管理
E. 加强合同管理
解析:控制信用风险的方法主要有:全流程管理、受托支付管理、限额管理、贷款测算、期限管理、还款管理、合同管理、风险缓释、保理业务风险管理等。其中,全流程管理包括审贷分离、贷款“三查”、信贷审批。
13.商业银行为降低个人信贷业务的操作风险,下列说法恰当的有( )。(A,C,D,E)
A. 银行个贷业务集约化管理,提升管理层次,实现审贷部门分离
B.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将客户经理的贷款发放规模与其收入和奖金挂钩
C. 强化个贷发放责任约束机制,细化个贷责任追究办法
D. 重点发展
本文档预览:3500字符,共7081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