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部 > 初级银行业专业人员职业资格 > 银行业专业人员职业资格初级银行管理(银行风险管理)模拟试卷3

银行业专业人员职业资格初级银行管理(银行风险管理)模拟试卷3

本单篇文档共7102字,内容预览3500字,预览为有答案版,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空白卷版和有答案版,同时也有财经类初级银行业专业人员职业资格整科真题模拟题,讲义课件,思维导图,易错高频题等下载。
初级银行业专业人员职业资格 章节练习 2491人下载
价格: 1.60 原价:¥9.60
收藏

银行业专业人员职业资格初级银行管理(银行风险管理)模拟试卷3

单项选择题

1.重组贷款是指由于借款人财务状况恶化,或无力还款而对合同条款作出调整的贷款,重组后的贷款如果仍然逾期,或借款人仍然无力归还贷款,应至少归为( )类贷款。(D)

A. 损失

B. 次级

C. 关注

D. 可疑

解析:重组后的贷款(简称重组贷款)如果仍然逾期,或借款人仍然无力归还贷款,应至少归为可疑类。重组贷款的分类档次在至少6个月的观察期内不得调高,观察期结束后,应严格按照《贷款风险分类指引》规定进行分类。

2.下列不属于《关于加大防范操作性风险工作力度的通知》内容的是( )。(B)

A. 加强规章制度建设

B. 加强职业道德建设

C. 加强基层主管轮岗和强制性休假制度

D. 加强对基层行的合规性监督

解析:除ACD三项外,《关于加大防范操作性风险工作力度的通知》的内容还包括切实加强稽核建设、坚持相关的行务管理公开制度、加强对可能发生的账外经营的监控等。

3.根据银监会《贷款风险分类指引》,下列不属于商业银行贷款质量五级分类的是( )。(C)

A. 关注类贷款

B. 可疑类贷款

C. 逾期类贷款

D. 次级类贷款

解析:根据《贷款风险分类指引》第五条,商业银行应按照本指引,至少将贷款划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五类,后三类合称为不良贷款。

4.根据《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指引》,商业银行在处置重大声誉事件后应及时向( )递交处置及评估报告。(A)

A. 银监会或其派出机构

B. 中国人民银行

C. 银行业协会

D. 总行

解析:根据《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指引》第六条,商业银行应积极稳妥应对声誉事件,在处置重大声誉事件后应及时向银监会或其派出机构递交处置及评估报告。

5.金融机构的交易员、信贷员、其他工作人员越权或变相越权放款,向国家明令禁止的行业、企业审批发放贷款的行为所造成损失的风险属于( )。(C)

A. 市场风险

B. 信用风险

C. 操作风险

D. 法律风险

解析:操作风险是指由于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操作程序、人员、信息科技系统或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在信贷审批环节,存在操作风险的事例有:超权或变相越权放款,向国家明令禁止的行业、企业审批发放贷款。

6.关于信用风险的说法,错误的是( )。(B)

A. 信用风险是指交易对象无力履约的风险

B. 信用风险只存在于贷款业务中

C. 发放关联贷款可能会造成信用风险

D. 承兑业务可能会造成信用风险

解析:B项,信用风险既存在传统的贷款、债券投资等表内业务中,也存在于信用担保、贷款承诺及衍生产品交易等表外业务中。

7.下列哪项不属于造成商业银行代理业务中操作风险的外部事件?( )(C)

A. 委托方伪造收付款凭证骗取资金

B. 通过代理收付款进行洗钱活动

C. 行业竞争激烈

D. 由于新的监管规定出台而引起的风险

解析:商业银行代理业务中主要存在以下操作风险:①人员因素;②内部流程;③系统缺陷;④外部事件。其中,外部事件包括:①委托方伪造收付款凭证骗取资金;②通过代理收付款进行洗钱活动;③由于新的监管规定出台而引起的风险等。

8.( )对操作风险的管理情况负直接责任。(C)

A. 董事会

B. 高级管理层

C. 业务部门

D. 监事会

解析:业务部门对操作风险的管理情况负直接责任,应指定专人负责操作风险管理,并根据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体系的要求,建立本部门持续有效的操作风险识别、评估、控制、缓释、监测及报告程序。

9.根据《巴塞尔协议Ⅱ》,( )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操作风险,它包括但不限于监管措施和解决民商事争议而支付的罚款、罚金或者惩罚性赔偿所导致的风险敞口。(D)

A. 信用风险

B. 操作风险

C. 声誉风险

D. 法律风险

解析:法律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因日常经营和业务活动无法满足或违反法律规定,导致不能履行合同、发生争议、诉讼或其他法律纠纷而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操作风险,它包括但不限于监管措施和解决民商事争议而支付的罚款、罚金或者惩罚性赔偿所导致的风险敞口。

多项选择题

10.根据《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指引》的规定,商业银行对操作风险的管理办法有( )。(A,B,C,D,E)

A. 内部控制的测试和审查

B. 新产品和新业务的风险评估

C. 评估操作风险和内部控制

D. 损失事件的报告和数据收集

E. 关键风险指标的监测

解析:根据《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指引》第十三条,商业银行应当选择适当的方法对操作风险进行管理。具体的方法可包括:评估操作风险和内部控制、损失事件的报告和数据收集、关键风险指标的监测、新产品和新业务的风险评估、内部控制的测试和审查以及操作风险的报告。

11.根据贷款五级分类制度,以下贷款可划入关注类的有( )。(A,B,C,D)

A. 借款人经营管理存在重大问题或未按约定用途使用贷款

B. 违反行业信贷管理规定或监管部门监管规章发放的贷款

C. 借款人在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被划为次级类

D. 借新还旧贷款,企业运转正常且能按约还本付息

E. 借款人采用隐瞒事实等不正当手段取得贷款

解析:根据贷款五级分类制度,关注类贷款是指尽管贷款人目前有能力偿还贷款本息,但存在一些可能对偿还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E项应归人次级类贷款。

12.与信用风险、市场风险相比,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主要特点有( )。(A,E)

A. 来源广泛

B. 可以是损失,也可以是利润来源

C. 有充足完备的量化数据基础

D. 存在风险与收益的准确对应关系

E. 不能纯粹依靠计量手段来控制

解析:商业银行操作风险与信用风险、市场风险相比,具有如下特点:①操作风险来源广泛,任何岗位、流程、人员都可以是潜在操作风险的来源;②操作风险是一种管理成本,其纯粹意味着损失,而非利润来源;③操作风险损失难以确定;④操作风险的控制和缓释往往必须通过管理来实现,而不能纯粹依靠计量的手段;⑤操作风险损失数据不易收集。

13.《巴塞尔协议Ⅱ》要求实施内部评级法的商业银行估计其各信用等级借款人所对应的违约概率,常用的方法包括( )。(A,B,C)

A. 统计违约模型

B. 内部违约经验

C. 映射外部数据

D. 高级计量法

E. 信用评分模型

解析:《巴塞尔协议Ⅱ》要求实施内部评级法的商业银行估计其各信用等级借款人所对应的违约概率,可采用内部违约经验、映射外部数据和统计违约模型等与数据基础一致的技术估计平均违约概率。

14.全面风险管理的“全面”主要体现在( )。(A,B,C)

A. 全面性

B. 全程性

C. 全员性

D. 全局性

E. 系统性

解析:全面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的一项基础性、系统性、全局性工作。“全面”主要体现在全面性、全程性、全员性

本文档预览:3500字符,共7102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

剩余未完,查看全文
收藏
银行业专业人员职业资格初级银行管理(银行风险管理)模拟试卷3

推荐资源

客服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热线

官方客服

如遇问题,请联系客服为您解决

电话客服:

客服微信:pujinet

工作时间: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公众号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