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从业资格(会计基础)模拟试卷195
单选题
1.汇总记账凭证和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的主要相同点是( )。(D)
A. 记账凭证的汇总方法相同
B. 汇总凭证的格式相同
C. 登记总账的依据相同
D. 都可以简化登记总分类账的工作量
解析:二者都适用于规模较大、业务量较多的单位,都可以简化登记总分类账的工作量。
2.租入固定资产的登记账簿属于( )。(D)
A. 序时账
B. 明细分类账
C. 总分类账
D. 备查账
解析:备查账簿是对一些不能在序时账簿和分类账簿中登记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补充登记的账簿,可以对一些经济业务的内容提供必要的参考资料,如租入固定资产登记簿、商业汇票登记簿等。
3.某企业系增值税一般纳税人,10月份购买一项固定资产,发生下列相关费用,其中不应计入固定资产入账价值的是( )。(B)
A. 固定资产买价
B. 购买固定资产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
C. 为取得固定资产而缴纳的契税
D. 固定资产安装调试费
解析:企业外购的固定资产,其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使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可归属于该项资产的运输费、装卸费、安装费和专业人员服务费等。自2009年1月1日起,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进(包括接受捐赠、实物投资)或者自制(包括改扩建、安装)固定资产发生的进项税额,可凭增值税专用发票、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和运输费用结算单据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4.M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9月购入原材料1 000公斤,每公斤不含税单价为100元,发生运杂费500元(不考虑运费抵扣增值税),入库前发生挑选整理费用600元,途中合理耗损15公斤。甲公司系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增值税率为17%。该批材料的单位成本为( )元/公斤。(A)
A. 102.64
B. 119.90
C. 101.41
D. 100.90
解析:材料采购成本是指企业从外部购入原材料等所实际发生的全部支出,包括购入材料支付的购买价款和采购费用,如材料购入过程中的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入库前的整理挑选费等。本题中,原材料的单位成本=原材料的采购总成本÷总数量=(1 000×100+500+600)÷(1 000一15)=102.64(元)。
5.M公司用现金发放工资51 000元,记账后发现记账凭证中应记科目借贷方向无误,但金额误记为15 000元。更正该错误的正确方法是( )。(C)
A. 编制一张与原错误记账凭证应记科目、借贷方向相同,金额为51 000元的蓝字记账凭证,并据以登记入账
B. 编制一张与原错误记账凭证应记科目、借贷方向相同,金额为51 000元的红字记账凭证,并据以登记入账
C. 编制一张与原错误记账凭证应记科目、借贷方向相同,金额为36 000元的蓝字记账凭证,并据以登记入账
D. 编制一张与原错误记账凭证应记科目、借贷方向相同,金额为36 000元的红字记账凭证,并据以登记入账
解析:记账后,若发现所记金额小于实际发生额时,应采用补充登记法进行错账更正。将少记的金额用蓝字填制一张记账凭证,并登记入账;并在重新填制的记账凭证摘要栏内注明原记账凭证的日期、编号及更正的原因,以便查阅核实。
6.下列表述有误的是( )。(A)
A. 对于不需按月结计本期发生额的账户,月末结账时,需要在最后一笔经济业务事项记录下通栏划单红线,并结计余额
B. 库存现金日记账每月结账时,要同时结出本月发生额和余额
C. 12月末的“本年累计”就是全年累计发生额,全年累计发生额下通栏划双红线
D. 年终结账时,本年合计数下要划通栏双红线
解析:B、C、D项表述都是正确的。对不需要按月结计本期发生额的账户,月末结账时,只需要在最后一笔经济业务事项记录下通栏划单红线,不需要再结计余额。
7.不属于应付职工薪酬的构成部分是( )。(C)
A. 住房公积金
B. 工资
C. 出差期间的误餐补贴
D. 奖金
解析:应付职工薪酬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给予各种形式的报酬以及其他相关支出。其主要包括: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职工福利费;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非货币性福利;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其他与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相关的支出。出差期间的误餐补贴不属于应付职工薪酬的构成部分,应归属于管理费用。
8.M公司系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率为17%。2011年4月,M公司董事会决定将本公司生产的2 000件产品作为福利发放给本公司职工,其中发放给生产工人1 200件。该批产品的单位成本为300元,市场销售价格为每件600元(不含增值税)。不考虑其他税费,由于该项业务的发生,M公司2011年4月的生产成本应增加( )元。(D)
A. 1 404 000
B. 702 000
C. 421 200
D. 842 400
解析:企业将自产的货物作为福利发放给本公司员工的行为应视同销售,并按规定缴纳税费。本题中,该公司应将发放给生产工人产品的费用计入到生产成本中,生产成本应增加=1200×600×(1+17%)=8412 400(元)。
9.对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下列经济业务的相关进项税额应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的是( )。(A)
A. 外购原材料发生非正常损失
B. 将自产产品用于对外捐赠
C. 将自产产品用于对外投资
D. 将自产产品用于集体福利设施建设
解析: 《增值税暂行条例》第10条规定:“下列项目的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1)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2)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及相关的应税劳务;(3)非正常损失的存产品、产成品所耗用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4)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纳税人自用消费品;(5)本条第(1)项至第(4)项规定的货物的运输费用和销售免税货物的运输费用。”由此可知,A项符合题意。《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4条规定,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将自产或者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对外投资或无偿对外捐赠的行为,应视同销售,应缴纳增值税销项税额。B、C、D三项不属于进项税转出的情况,应缴纳销项税额。
10.2010年12月31日,M公司“应付账款”账户为贷方余额160 000元,其所属明细账户的贷方余额合计为540 000元,所属明细账户的借方余额合计为380 000元,“预付账款”账户为借方余额100 000元,其所属明细账户的借方余额合计为240 000元,所属明细账户的贷方余额为140 000元。M公司资产负债表中,“应付账款”和“预付账款”两个项目的期末数分别应为( )。(C)
A. 780 000元和520 000元
B. 300 000元和480 000元
C. 680 000元和620 000元
D. 260 000元和150 000元
解析:“应付账款”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尚未支付的应付账款;期末余额在借方,反映预付的款项。“预付账款”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实际预付的款项;期末如为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尚未补付的款项。本题中,
本文档预览:3500字符,共15191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