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经济师金融专业知识与实务案例分析题专项强化真题试卷6
案例分析题(含5小题)
甲机构在交易市场上按照每份10元的价格,向乙机构出售100万份证券。同时
双方约定在一段时期后甲方按每份11元的价格,回购这100万份证券。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这种证券回购交易属于( )。(A)
A. 货币市场
B. 票据市场
C. 资本市场
D. 股票市场
解析:货币市场主要包括同业拆借市场、票据市场和证券回购市场等。
2.这种回购交易实际上是一种( )行为。(A)
A. 质押融资
B. 抵押融资
C. 信用借款
D. 证券交易
解析:证券回购是指按照证券买卖双方的协议,持有人在卖出一定数量的证券的同时,与买方签订协议,约定一定期限和价格,到期将证券如数赎回,买方也承诺日后将买入的证券售回给卖方的活动,实际上它是一种短期质押融资行为。
3.我国回购交易的品种主要是( )。(B,D)
A. 股票
B. 国库券
C. 基金
D. 商业票据
解析:证券回购市场上,回购的对象主要是国库券、政府债券或其他有担保债券,也可以是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等其他货币市场工具。
4.我国回购交易有关期限规定不能超过( )。(D)
A. 1个月
B. 3个月
C. 6个月
D. 12个月
解析:我国目前证券回购期限在1年以下。
5.甲机构卖出证券的价格与回购证券的价格存在着一定的差额,这种差额实际上就是( )。(D)
A. 证券的收益
B. 手续费
C. 企业利润
D. 借款利息
解析:证券的卖方以一定数量的证券进行质押借款,条件是一定时期内再购回证券,且购回价格高于卖出价格,两者的差额即为借款的利息。
假设银行系统的原始存款额为1000亿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8%,超额准备金率为2%,现金漏损率为10%。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6.此时银行系统的存款乘数为( )。(B)
A. 4
B. 5
C. 10
D. 12.5
解析:存款乘数=1/(8%+2%+10%)=5
7.存款货币的最大扩张额为( )亿元。(C)
A. 1000
B. 4000
C. 5000
D. 12500
解析:存款货币的最大扩张额=原始存款额×法定存款准备金率=1000*5=5000
8.如果超额准备金率和现金漏损率都为0,银行系统的存款乘数为( )。(D)
A. 4
B. 5
C. 10
D. 12.5
解析:存款乘数=1/(8%+0+0)=12.5
9.影响银行系统存款创造的因素有( )。(B,C,D)
A. 基础货币
B.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C. 原始存款量
D. 现金漏损率
解析:存款货币的创造在数量上的限制因素有:现金漏损率、超额存款准备金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活期存款与其他存款的相互转化、原始存款量。
10.下列关于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的等式中,正确的有( )。(B)
A. 超额存款准备金=存款准备金-库存现金
B. 库存现金=存款准备金-商业银行在央行的存款
C. 存款准备金=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存款总额
D. 法定存款准备金=库存现金+超额存款准备金
解析:本题考查库存现金、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存款准备金、法定存款准备金、超额准备金之间的数量关系。
2007年,中国人民银行加大了宏观金融调控的力度,灵活运用货币政策工具:
第一,运用公开市场操作,2007年累计发行央行票据4.07万亿,其中对商业银行定向发行的3年期央行票据5550亿;第二,适时运用存款准备金率工具,年内共上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0次;第三,年内6次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1.我国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债券交易品种除了发行中央银行票据外,还有( )。(B,C)
A. 外汇交易
B. 现券交易
C. 回购交易
D. 黄金交易
解析:从交易品种看,中国人民银行公开市场业务债券交易主要包括回购交易、现券交易和发行中央银行票据。
12.2007年对商业银行定向发行3年期中央银行票据的目的是( )。(B,D)
A. 鼓励信贷增长过快的商业银行
B. 警示信贷增长较快的商业银行
C. 加大放松银行体系流动性
D. 深度收紧银行体系流动性
解析:央行通过发行央行票据可以回笼基础货币,起到紧缩信用的作用。从央行“年内共上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0次;年内6次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可见,央行遏制货币信贷过快增长的决心。
13.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后,货币乘数( )。(B)
A. 上升
B. 下降
C. 波动增大
D. 不变
解析:按存款创造原理,货币乘数随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作反向变化,即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高,货币乘数则小,银行原始存款创造的派生存款亦少;反之则相反。关于货币乘数的知识注意与第二章内容结合起来学习。
14.我国中央银行2007年频繁使用存款准备金率工具,其主要想达到的目的是( )。(B,D)
A. 促进人民币升值
B. 对商业银行施加强制影响力
C. 抑制通货紧缩
D. 实施紧缩的货币政策
解析:央行“年内共上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0次;年内6次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明显可见央行是在实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同时,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最猛烈的一个工具,由此可见央行是要对商业银行的行为进行强制性的影响。
15.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的主要目的是( )。(B)
A. 促进货币信贷和投资的增长
B. 抑制货币信贷和投资的增长
C. 促进外贸出口
D. 抑制外贸出口
解析: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属于紧缩性货币政策,紧缩性货币政策的目的是为了抑制投资和消费,保证经济持续平稳的发展。
金融监管国际化的进程如下:
1975年2月,在瑞士巴塞尔成立了银行管理和监督实施委员会,简称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
1988年7月,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公布了《关于统一国际银行资本测量和资本标准的报告》,简称《巴塞尔资本协议》。
1997年9月,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公布了《巴塞尔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
2004年6月,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公布了《资本计量和资本标准的国际协议:修订框架》,简称《巴塞尔新资本协议》。
2006年10月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正式颁布了经过不断修改的新版《巴塞尔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及其评估方法。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6.从1975年到2006年间,金融监管国际化进程一直致力于实现的目标
本文档预览:3500字符,共4539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