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部 > 中级经济师 > 中级经济师金融专业知识与实务案例分析题专项强化真题试卷2

中级经济师金融专业知识与实务案例分析题专项强化真题试卷2

本单篇文档共5535字,内容预览3500字,预览为有答案版,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空白卷版和有答案版,同时也有财经类中级经济师整科真题模拟题,讲义课件,思维导图,易错高频题等下载。
中级经济师 真题试卷 5977人下载
价格: 1.00 原价:¥7.00
收藏

中级经济师金融专业知识与实务案例分析题专项强化真题试卷2

案例分析题(含4小题)

金融监管不力是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和蔓延的重要根源之一。危机发生后国际社会强烈呼吁强化金融监管,改革国际金融秩序。2009年6月17日,美国奥巴马政府公布金融监管改革计划,构建新的监管体制框架:成立金融服务管理理事会(FSOC),负责宏观审慎监管;强化美联储的监管权力,由美联储对一级金融控股公司进行并表监管;在财政部设立全国保险办公室(ONI),弥补保险业监管在联邦层面的真空;取消证券交易委员会对投资银行的监管,并将监管权力转移至美联储;证券交易委员会和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专注于市场监管和投资者保护;成立消费者金融保护局,以此来加强对消费者的金融保护。奥巴马政府的改革计划一经推出,便引起激烈的争论和多方面的批评。奥巴马希望国会在年底前通过该计划,但能否如其所愿,仍有待观察。

1.当前美国的金融监管体制属于( )。(B)

A. 集中统一

B. 分业监管

C. 不完全集中统一

D. 完全不集中统一

解析:分业监管体制主要是在银行、证券和保险等不同金融领域分别设立专职的监管机构,负责对各行业进行审慎监管。从案例资料看,美国目前存在美联储、金融服务管理理事会、全国保险办公室、证券交易委员会和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消费者金融保护局等多个机构分别对金融业不同主体及业务范围的监管。

2.该监管体制的缺陷是( )。(A,D)

A. 监管成本高

B. 缺乏金融监管的竞争性

C. 容易导致金融监管的官僚主义

D. 容易出现重复交叉监管或监管真空问题

解析:本题考查分业监管体制的缺点。分业监管体制具有分工明确、不同监管机构之间存在竞争性、监管效率高等优点。同时也存在由于监管机构多,使得监管成本较高、机构协调困难、容易出现重复交叉监管或监管真空问题等缺陷。

3.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转向了( )监管体制。(A)

A. 集中统一

B. 分业监管

C. 不完全集中统一

D. 完全不集中统一

解析:20世纪90年代末,英国、日本等国的金融监管逐步转变为集中监管模式。

4.2003年9月以来,我国对金融控股集团的监管采取( )制度。(B)

A. 中央银行监管

B. 主监管

C. 统一监管

D. 集体监管

解析:早在2003年9月,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已采取主监管制度来实行对金融控股集团的监管。\\\\

以下资料选自2009年7月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A股的发行公告。中国建筑首次公开发行不超过120亿股人民币普通股(A股)的申请已获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证监许可[2009]627号文核准。本次发行的保荐人是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

本次发行采用网下向询价对象询价配售与网上资金申购发行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其中网下初始发行规模不超过48亿股,约占本次发行数量的40%;网上发行数量为本次发行总量减去网下最终发行量。

对网下发行采用询价制,分为初步询价和累计投标询价。发行人及保荐人通过向询价对象和配售对象进行预路演和初步询价确定发行价格区间,在发行价格区间内通过向配售对象累计投标询价确定发行价格。

网上申购对象是持有上交所股票账户卡的自然人、法人及其他机构。各地投资者可在指定的时间内通过与上交所联网的各证券交易网点,以发行价格区间上限和符合本公告规定的有效申购数量进行申购委托,并足额缴付申购款。

5.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时,通常由投资银行充当金融中介,因此,中国国际金融公司是此次股票发行的( )。(B)

A. 做市商

B. 承销商

C. 交易商

D. 经纪商

解析:首次公开发行简称IPO,是指股票发行者第一次将其股票在公开市场发行销售。因此,投资银行承销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业务,通常也称IPO业务。

6.从公告中可知,我国目前对企业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所采取的监管制度是( )。(B)

A. 审批制中的指标管理

B. 核准制中的保荐制

C. 注册制

D. 备案制

解析:2004年4月我国开始推出保荐人制度,于2005年1月正式实施。

7.下列机构中属于我国新股发行的询价对象的有( )。(B,C,D)

A. 商业银行

B. 证券公司

C. 财务公司

D. 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

解析:初步询价阶段,发行人及保荐机构应向不少于20家的符合证监会规定条件的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保险机构投资者和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以及其他证监会认可的机构投资者进行询价。

8.竞价方式与累计投标咨询方式的共同之处是发行方式与投资者进行信息沟通,发行方由此了解投资者需求信息,但是,二者在发行价格的确定上存在区别,即( )。(B,C)

A. 在竞价方式中,发行价格最终由做市商确定

B. 在竞价方式中,发行价格最终由投资方确定

C. 在累计投标询价中,发行价格最终由发行方确定

D. 在累计投标询价中,发行价格最终由承销商确定

解析:竞价方式的显著特征是价格由需求方(投资方)决定。累计投标询价阶段,发行人及其保荐机构应在以确定的发行价格区间内向询价对象进行累计投标询价,并根据累计投标询价结果确定发行价格。

2008年上半年,中国人民银行先后5次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由14.5%调整到了17.5%。下半年以后,随着国际金融动荡加剧,为保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分供应,中国人民银行分别于9月25日、10月15日、12月5日和12月25日4次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累计下调2个百分点,截至2008年年末,动态测算共释放流动性约8000亿元。

2008年年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47.5万亿元,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16.6万亿元,流通中现金M0余额为3.4万亿元,全年现金净投放3844亿元。

9.2008年年末,我国单位活期存款总额应为( )万亿元。(A)

A. 13.2

B. 27.5

C. 30.9

D. 44.1

解析:狭义货币M1=流通中现金+单位活期存款.因此:单位活期存款=16.6-3.4=13.2(万亿元)。

10.2008年年末,我国居民个人储蓄存款和单位定期存款等准货币总额应为 ( )万亿元。(C)

A. 13.2

B. 27.5

C. 30.9

D. 44.1

解析:M2=M1+准货币,因此,准货币=47.5-16.6=30.9(万亿元)

11.下列属于中央银行投放基础货币的渠道有( )。(A,B,C)

A. 对金融机构的再贷款

B. 收购外汇等储备资产

C. 购买政府债券

D. 对工商企业贷款

解析:中央银行投放基础货币的渠道主要包括: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再贷款;收购金、银、外汇等储备资产投放的货币;购买政府部门的债券。

12.若中央银行要对冲流动性,可采取的措施有( )。(B)

A. 使黄金销售量大于收购量本文档预览:3500字符,共5535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

剩余未完,查看全文
收藏
中级经济师金融专业知识与实务案例分析题专项强化真题试卷2

推荐资源

客服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热线

官方客服

如遇问题,请联系客服为您解决

电话客服:

客服微信:pujinet

工作时间: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公众号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