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统计从业资格(统计法基础知识)真题试卷
单选题
1.统计调查对象无偿地、义务性地接受政府统计调查,体现了政府统计的( )。(C)
A. 合法性
B. 统一性
C. 强制性
D. 独立性
解析:政府统计具有强制性。政府统计以国家政权为后盾,以法律的强制力作为保障,对参与各方都具有约束力。对调查者来说,完成一项政府统计是法律赋予的职责,必须履行、完成,否则就是失职;对被调查者来说,接受政府统计调查是法律规定的义务,必须接受、配合,否则就是违法。
2.我国政府统计的整体功能是( )。(B)
A. 信息、决策、监督
B. 信息、咨询、监督
C. 信息、指导、监督
D. 信息、反馈、监督
解析: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政府统计已具备了信息、咨询、监督的整体功能,具体为:①统计信息功能,是指根据一整套科学的统计指标体系,按照科学的统计方法,对社会经济现象进行系统、全面的调查,从而得到准确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规模、水平、结构和发展速度的大量统计信息;②统计咨询功能,是指在统计调查的基础上,对获得的统计资料进行深入分析,进而得出对社会经济现象发展变化的过程、现状、规律和趋势的科学认识,为决策系统反馈信息,提供决策咨询;③统计监督功能,是指对社会经济活动实行定量检查、监测和预警,检查决策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偏差及决策的正确与否,促使领导机关采取措施,加以调控和矫正。
3.《统计法》规定,国家有计划地加强统计信息化建设,推进( )。(D)
A. 统计信息汇总、公布、存档技术和统计资料库系统的现代化
B. 统计信息提供、处理、传输、存储技术和统计资料库系统的现代化
C. 统计信息报送、汇总、传输、共享、存储技术和统计数据库体系的现代化
D. 统计信息搜集、处理、传输、共享、存储技术和统计数据库体系的现代化
解析:《统计法》规定,国家有计划地加强统计信息化建设,推进统计信息搜集、处理、传输、共享、存储技术和统计数据库体系的现代化。国家统计信息工程的实施,对于加速我国统计现代化的进程,全面实现统计信息处理和管理的现代化,进一步提高统计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和统计资料的管理和使用水平,提高统计对国民经济宏观决策的快速支持能力,实现统计信息的全社会共享,促进统计信息的国际交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及个体工商户和个人等统计调查对象都必须( )。(A)
A. 依法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提供统计资料
B. 依法真实、有效、完整、及时地提供统计资料
C. 依法准确、及时、方便、有效地提供统计资料
D. 依法真实、准确、独立、及时地提供统计资料
解析:《统计法》明确要求,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及个体工商户和个人等统计调查对象都必须依法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提供统计资料,不得提供不真实、不完整的统计资料,不得迟报、拒报统计资料。
5.根据调查组织实施主体的不同,统计调查可以分为( )。(D)
A. 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
B. 经常性调查和一次性调查
C. 义务性调查和自愿性调查
D. 政府统计调查和民间统计调查
解析:统计调查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作出不同的分类。根据调查范围的不同,可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根据调查登记时间的不同,可分为经常性调查和一次性调查;根据调查对象法定义务的不同,可分为义务性调查和自愿性调查;根据调查组织实施主体的不同,可分为政府统计调查和民间统计调查等。
6.《统计法》规定,我国的政府统计调查项目包括( )。(B)
A. 国家统计调查项目、地方统计调查项目、涉外统计调查项目
B. 国家统计调查项目、部门统计调查项目、地方统计调查项目
C. 国家统计调查项目、部门统计调查项目、涉外统计调查项目
D. 地方统计调查项目、部门统计调查项目、涉外统计调查项目
解析:政府统计调查,是指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和有关部门依法组织实施的统计调查。根据《统计法》的规定,政府统计调查项目包括国家统计调查项目、部门统计调查项目和地方统计调查项目三类。
7.制定统计调查项目应当同时制定( )。(A)
A. 统计调查制度
B. 统计调查表式
C. 统计调查标准
D. 统计调查方法
解析:《统计法》第十四条第一款规定:“制定统计调查项目,应当同时制定该项目的统计调查制度,并依照本法第十二条的规定一并报经审批或者备案”。根据这一规定,统计调查制度的制定应当与统计调查项目的制定遵循同样的法定程序。
8.搜集、整理统计资料,应当( )。(D)
A. 以全面调查为基础,以重点调查为主体,综合运用周期性普查、经常性抽样调查等方法,并充分利用行政记录等资料
B. 以经常性抽样调查为基础,以重点调查为主体,综合运用全面调查、普查等方法,并充分利用行政记录等资料
C. 以重点调查为基础,以经常性抽样调查为主体,综合运用全面调查、普查等方法,并充分利用行政记录等资料
D. 以周期性普查为基础,以经常性抽样调查为主体,综合运用全面调查、重点调查等方法,并充分利用行政记录等资料
解析:《统计法》第十六条第一款对我国实行的主要统计调查方法作出了具体规定:“搜集、整理统计资料,应当以周期性普查为基础,以经常性抽样调查为主体,综合运用全面调查、重点调查等方法,并充分利用行政记录等资料”。
9.《统计法》规定,国家统计标准( )。(D)
A. 由国家统计局制定
B. 由国务院标准化管理部门制定
C. 由国家统计局和国务院标准化管理部门共同制定
D. 由国家统计局制定,或者由国家统计局和国务院标准化管理部门共同制定
解析:根据《统计法》的规定,国家制定统一的统计标准,国家统计标准由国家统计局制定,或者由国家统计局和国务院标准化管理部门共同制定。这样就保证了统计调查中采用的指标涵义、计算方法、分类目录、调查表式和统计编码等方面的标准化,为提高统计数据的统一性和可比性创造了条件。
10.政府统计活动产生的统计资料所具有的特征是( )。(C)
A. 客观性、全面性、相关性
B. 全面性、相关性、合法性
C. 客观性、合法性、相关性
D. 客观性、合法性、全面性
解析:政府统计调查活动所产生的统计资料具有以下三个特征:①客观性,这是对统计资料质量的要求;②合法性,这是对统计资料生产程序的要求;③相关性,这是对统计资料内容的要求。
11.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等统计调查对象所报送的统计资料的审核、签署人员;应当对其审核、签署的统计资料的( )。(A)
A. 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负责
B. 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负责
C. 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负责
D. 真实性、准确性和及时性负责
解析:《统计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等统计调查对象,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原始记录、统计台账,建立健全统计资料的审核、签署、交接、归档等管理制度。”“统计资料的审核、签署人员应当对其审核、签署的统计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负责”。第二十九条第二款规定:“统计人员应当坚持实事求是,恪守职业道德,对其负责搜集、审核、录入的统计资料与统计调查对象报送的统计资料的一致性负责。”
<本文档预览:3500字符,共20998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