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部 > 中级经济师 > 中级经济师商业经济专业知识与实务多项选择题专项强化真题试卷10

中级经济师商业经济专业知识与实务多项选择题专项强化真题试卷10

本单篇文档共6278字,内容预览3500字,预览为有答案版,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空白卷版和有答案版,同时也有财经类中级经济师整科真题模拟题,讲义课件,思维导图,易错高频题等下载。
中级经济师 真题试卷 6888人下载
价格: 1.00 原价:¥9.00
收藏

中级经济师商业经济专业知识与实务多项选择题专项强化真题试卷10

多项选择题

1.商品流通企业经营决策过程中,采用数学分析法选择比较满意的备选方案时,常用方法有( )。(A,D,E)

A. 期望值法

B. 淘汰法

C. 排队法

D. 概率法

E. 量本利分析法

解析:决策方案的数学分析法,即通过建立决策问题的数学模型,进行定量计算,分析评价备选方案的优劣,进行选择的一类方法。常用的有概率法、效用法、期望值法、决策树法、量本利分析法和年平均投资利润率法等。

2.商业信用是指商品购销活动中所发生的信用形式。利用商业信用筹资的主要形式有( )。(C,D,E)

A. 银行借款

B. 发行债券

C. 应付账款

D. 应付票据

E. 预收货款

解析:利用商业信用筹资,主要形式有应付账款、应付票据和预收贷款等。

3.库存的弊端之一表现为掩盖了企业管理中存在的众多问题,如( )。(A,B,C,E)

A. 生产不均衡

B. 计划不周

C. 质量不稳定

D. 金融危机

E. 工人操作不熟练

解析:商品流通企业库存的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占用企业大量资金,通常情况下,库存占企业总资产的比重为20%~40%,库存管理不当会形成大量资金的沉淀。

(2)增加了企业的商品成本与管理成本,库存材料的成本增加直接增加了商品成本,而相关库存设备、管理人员的增加也加大了企业的管理成本。

(3)掩盖了企业中众多的管理问题,如计划不周、采购不力、生产不均衡、商品质量不稳定及市场销售不力、员工技术不熟练等情况。

4.商品流通企业加强信息管理的目的有( )。(A,C,E)

A. 加强企业内部的日常管理

B. 提高消费者的购买能力

C. 加速企业的资金周转

D. 提高供货商的供货效率

E. 支持企业的正确决策

解析:商品流通企业信息管理是对大量繁杂的商业信息合理有效地进行管理,使之成为提高企业效益、促进经济发展的有力工具,具体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加强日常管理,使日常经营活动规范有序;②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③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协作关系;④加速资金周转,减少库存,提高效益;⑤提高人员素质;⑥支持正确决策。

5.按参与竞争的不同市场主体划分,竞争可以分为( )。(C,D,E)

A. 行业内竞争

B. 行业间竞争

C. 供给者之间的竞争

D. 需求者之间的竞争

E. 供求之间的竞争

解析:按参与竞争的不同市场主体划分,竞争可分为供给者之间的竞争、需求者之间的竞争和供求之间的竞争。

6.制定绿色营销计划时需要考虑的外在因素有( )。(A,B,C,D)

A. 消费者

B. 战略伙伴

C. 竞争者

D. 政府官员

E. 产品

解析:外在绿色营销因素指企业外部有关群体和组织的影响,具体包括以下方面;消费者、供应商、竞争者、商业伙伴、政府官员。

7.商品流通企业在评审供应商对本企业的支持、配合与服务时,使用的指标有( )。(CDE)

A. 价格水平

B. 分享成果

C. 合作态度

D. 售后服务

E. 反应表现

解析:本题考核商品流通企业评审供应商绩效的指标。商品流通企业在评审供应商对本企业的支持、配合与服务时,使用的指标有反应表现、沟通手段、合作态度、共同改进、售后服务、参与开发和其他支持。

8.下列市场预测法中,属于定量预测法的有( )。(C,D)

A. 德尔菲法

B. 类推法

C. 时间序列分析法

D. 回归分析法

E. 专家会议法

解析:本题考查定量预测法。定量预测法有时间序列分析法和回归分析法,专家会议法、德尔菲法和类推法属于定性预测法。

9.商品流通企业战略目标包括市场目标、创新目标、盈利目标和社会目标。其中的市场目标包括( )。(C,D,E)

A. 资本资源目标

B. 社会责任目标

C. 渠道目标

D. 沟通目标

E. 产品目标

解析:本题考查商品流通企业战略中的市场目标。市场目标包括:(1)产品目标;(2)渠道目标;(3)沟通目标。

10.供应商考评体系中的供应指标包括( )等指标。(B,C,E)

A. 供应商供货免检率

B. 准时交货率

C. 订单变化接受率

D. 价格水平

E. 交货周期

解析:供应指标又称企业指标,是同供应商的交货表现以及供应商企划管理水平相关的考核因素,其中最主要的是准时交货率、交货周期、订单变化接受率等。A项属于质量指标;D项属于经济指标。

11.在商品流通企业内,管理层产生的信息有两种流向,一种是进入下一个信息处理环节,成为决策信息处理的依据;另一种是( )。(B,C)

A. 反馈给消费者,希望继续得到消费者的支持

B. 反馈到柜台班组,指导制定新的销售策略

C. 反馈到采购部门,便于制定新的采购计划

D. 反馈给社会,希望扩大社会影响

E. 反馈给供应商,希望其调整产品结构

解析:管理层信息产生的信息主要有两种流向,一种是反馈于受控体,即作业层和管理层自身,但反馈到作业层的信息,其作用要比操作层自身的反馈信息作用大;另一种是进入下一个信息处理环节,即决策层,成为决策层信息处理的依据。

12.商品流通企业的战略分析包括外部宏观环境分析,行业竞争环境分析和内部环境分析。其中,外部宏观环境分析的内容包括( )。(A,B,C,E)

A. 企业所在国家或地区的产业政策

B. 企业所在国家或地区的国民收入及其变化情况

C. 企业所在国家或地区的税收政策

D. 企业竞争对手的战略

E. 企业所在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年龄构成及性别比例

解析:本题考查商品流通企业宏观环境分析的相关内容。商品流通企业宏观环境分析包括政局的稳定状况、执政党推行的基本政策(包括产业政策、税收政策、补贴政策)、国民收入、企业所在地区消费者的收入及储蓄状况、技术发展水平、社会文化、人口规模等。

13.库存记录的精确度直接影响库存需求识别的正确性,保证获得精确库存记录的前提条件包括( )。(B,C,D,E)

A. 有供应商管理库存系统

B. 有专业化的统计分工

C. 有一个良好的记录系统

D. 有“零缺陷”的管理目标

E. 有一套有效的内部审核制度

解析:本题考查库存精度。库存精度也称存货精度,指商品库存记录与商品实际库存的吻合程度。保证获得精确库存记录的前提条件是:要有一个良好的记录系统,有一套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制度,有不间断的监测反馈工作流程,有“零缺陷”的管理目标,有专业化的统计分工等。

14.商品市场需求的形态可分为稳定形态、趋势形态、季节性形态、随机形态等。下列商品中,其需求处于季节性形态的有( )。(A,B,C,D)

A. 空调

B. 食盐

本文档预览:3500字符,共6278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

剩余未完,查看全文
收藏
中级经济师商业经济专业知识与实务多项选择题专项强化真题试卷10

推荐资源

客服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热线

官方客服

如遇问题,请联系客服为您解决

电话客服:

客服微信:pujinet

工作时间: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公众号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