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统计从业资格(统计法基础知识)真题试卷
单选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是关于统计活动的行为规范,它的制定者是( )。(B)
A. 中共中央办公厅
B. 全国人大常委会
C. 国务院
D. 国家统计局
解析:统计法律,指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关于统计活动的行为规范。目前我国惟一的一部统计法律是1983年12月8日由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的《统计法》。该法1996年5月15日经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第十九次会议修正,2009年6月27日再次经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第九次会议修订。
2.下列统计调查中,属于自愿性调查的是( )。(D)
A. 国家统计调查
B. 部门统计调查
C. 地方统计调查
D. 民间统计调查
解析:各种民间统计调查,均属于自愿性统计调查的范畴,统计调查对象可依自己的意愿决定是否填报。ABC三项属于政府统计调查项目,具有强制性的特征,是统计调查对象的法定义务。
3.统计法律规范内容的专业性是指统计法律制度中包含( )。(A)
A. 大量关于统计工作的技术性规范
B. 政府统计调查活动的组织实施方式
C. 政府统计管理体制
D. 政府统计监督检查
解析:统计法律规范内容的专业性是指统计法律制度中包含着大量关于统计工作的技术性规范,如统计调查制度、统计标准等。这些规范由有关机关以办法、规定等形式发布实施,是统计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4.下列关于统计执法的说法,错误的是( )。(C)
A. 统计执法规范化是指统计执法活动各环节都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开展
B. 统计执法制度化是指通过建章立制对具体执法活动进行约束
C. 统计执法制度化就是检查形式的制度化
D. 《统计执法检查规定》是统计执法规范化的重要基础
解析:统计执法制度化是指通过建章立制对具体的执法活动进行约束,保障依法执法,包括检查形式的制度化和案件查处工作的制度化。
5.重大的国家统计调查项目的审批机关是( )。(A)
A. 国务院
B.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C. 国家统计局
D. 全国人大常委会
解析:《统计法》第十二条第一款规定,国家统计调查项目由国家统计局制定,或者由国家统计局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共同制定,报国务院备案;重大的国家统计调查项目报国务院审批。
6.制定统计调查项目,应当遵循的原则不包括( )。(D)
A. 国家统计调查、部门统计调查、地方统计调查应明确分工,互相衔接,不得重复
B. 抽样调查可以满足需要的,不得制发全面统计调查表
C. 编制新的调查方案,必须事先试点或者征求意见,进行可行性论证
D. 为确保数据质量,应当尽量提高调查频次
解析:抽样调查、重点调查或者行政记录可以满足需要的,不得制发全面统计调查表;一次性统计调查可以满足需要的,不得进行经常性统计调查;按年统计调查可以满足需要的,不得按季统计调查;按季统计调查可以满足需要的,不得按月统计调查;月以下的进度统计调查必须从严控制。制定统计调查项目时,以在满足调查目的的基础上,尽量降低调查对象任务量为出发点。所以,统计调查的频次不是越高越好。相反,对于调查频率较高的项目应该从严控制。
7.统计调查表的一般格式中,右上角为其法定标志,列出的内容不包括( )。(B)
A. 表号
B. 报告期别
C. 制定机关
D. 有效期限
解析:统计调查表的一般格式是:左上角为填报单位的标记,中间是表格和报告期别,右上角为统计调查表法定标志。其中,应依次列出表号、制定机关、批准或者备案文号、有效期限等标志。
8.搜集、整理统计资料的统计调查方法应当以( )。(B)
A. 周期性普查为主体
B. 经常性抽样调查为主体
C. 重点调查为主体
D. 行政记录为主体
解析:《统计法》第十六条第一款对我国实行的主要统计调查方法作出了具体规定:“搜集、整理统计资料,应当以周期性普查为基础,以经常性抽样调查为主体,综合运用全面调查、重点调查等方法,并充分利用行政记录等资料”。
9.按照有关行政法规的规定,我国2013年应开展的普查项目是( )。(C)
A. 全国人口普查
B. 全国农业普查
C. 全国经济普查
D. 全国劳动力普查
解析:根据《全国经济普查条例》的规定,经济普查每5年开展一次。2003年我国开展了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因此,尾数逢3和8的年份,应当开展全国经济普查。
10.《统计法》所称统计资料的管理,其管理的对象不包括( )。(D)
A. 企业留存的统计报表
B. 企业按规定建立的统计台账
C. 某市统计局撰写的统计分析
D. 某教师撰写的统计科研论文
解析:统计资料的管理,是指对统计资料进行存储、登记、审核、调整、归档、发布等工作的总称。这里的统计资料,既包括调查对象依照统计法提供的统计资料,也包括调查对象按照国家规定设置的原始记录和统计台账,既包括对加工整理后的汇总统计资料的管理,也包括对原始调查资料的管理,而且对整理加工过程中的统计数据和统计分析资料也需要进行管理。管理统计资料是统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11.根据《统计法》的规定,企业在上报统计报表前必须经过的程序是( )。(C)
A. 报当地统计机构初审同意
B. 报主管部门审核同意
C. 经企业负责人或企业统计负责人的审核并签署
D. 经与统计台账核对无误
解析:根据统计报表上报制度第六条:统计报表汇总后必须经单位主管领导审核盖章,统计人员审核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后上报。
12.以下关于公布统计资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B)
A. 公布统计资料,应当同时公布相应的调查对象的原始数据
B. 国家统计数据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为准
C. 国务院有关部门取得的所有统计数据,要与国家统计局协商一致后才能公布
D.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统计调查取得的统计资料,都由本部门自行公布
解析:《统计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定期公布统计资料。国家统计数据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为准。
13.统计资料的审核、签署人员应当负责其审核、签署的统计资料的( )。(A)
A. 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B. 真实性、准确性和有效性
C. 真实性、有效性和合法性
D. 真实性、准确性和及时性
解析:《统计法》第二十一条第二款规定,统计资料的审核、签署人员应当对其审核、签署的统计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负责。
14.统计调查中获得的能够识别或推断单个统计调查对象身份的资料不得用于( )。(B)
A. 汇总统计资料
B. 统计以外的目的
C. 审核统计资料
D. 检查统计资料
解析:《统计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统计调查中获得的能够识别或者推断单个统计调查身份的资料,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对外提供、泄露,不得用于统计以外的目的。这条规定对于保障统计调查对象的商业秘密、个人
本文档预览:3500字符,共18112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