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自考(合同法)模拟试卷27
单项选择题
1.合同的本质特征是( )(A)
A. 合同主体地位的平等
B. 合同追求一定的效果
C. 合同主体形成了合意
D. 合同具有法律拘束力
解析:合同的特征之一是合同是平等主体间所实施的法律行为。合同主体地位的平等是合同的本质特征。
2.下列合同中既可为有偿合同,又可为无偿合同的是( )(A)
A. 保管合同
B. 保险合同
C. 买卖合同
D. 互易合同
解析:保管合同既可为有偿合同,又可为无偿合同。
3.我国形式意义上的合同法是指( )(A)
A. 《合同法》
B. 《保险法》中关于保险合同的规定
C. 《物权法》中关于抵押、抵押合同的规定
D. 《合同法》以及其他法律文件中关于合同的法律规定
解析:形式意义上的合同法,即合同法典,如我国《合同法》。
4.合同成立的时间为( )(B)
A. 承诺发出时
B. 承诺到达要约人时
C. 要约到达受要约人时
D. 承诺发出后经过合理的期限
解析:合同因合意而成立,合意以承诺为标志,承诺因到达而生效。因此,合同法学理论认为,承诺到达的时间即为合同成立的时间。
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合同绝对必要条款的是( )(D)
A. 标的
B. 当事人
C. 数量
D. 违约责任
解析:绝对必要条款是指合同必须具备的,如果不具备则合同不能成立的条款。根据《合同法》第12条、第61条、第62条的规定,当事人、标的、数量是合同绝对必要条款。
6.当事人对合同条款的理解有争议的,应当按照合同所使用的词句、合同的有关条款、合同的目的、交易习惯以及________原则,确定该条款的真实意思( )(D)
A. 公平
B. 平等
C. 鼓励交易
D. 诚实信用
解析:《合同法》第125条规定:“当事人对合同条款的理解有争议的,应当按照合同所使用的词句、合同的有关条款、合同的目的、交易习惯以及诚实信用原则,确定该条款的真实意思。”
7.以对话方式发出的要约,要约自时生效( )(A)
A. 发出
B. 受要约人接受
C. 达成合意
D. 合同成立
解析:要约中未确定生效时间的,应以受要约人能够知晓要约内容时为生效时间。以对话方式发出的要约,自要约发出时生效。
8.合同能否成立取决于( )(D)
A. 合同当事人是否适格
B. 合同的形式是否符合法律规定
C. 合同的内容是否符合法律规定
D. 合同当事入是否达成协议
解析:合同能否成立取决于当事人是否达成协议,属于合同当事人自身能够决定的事实状态。
9.在租赁合同中,关于租赁物的约定不明,依据合同条款又无法确定的,该合同( )(D)
A. 有效
B. 效力待定
C. 可撤销
D. 不能发生效力
解析:合同绝对必要条款约定不明的,将使合同不能执行,直接影响合同的效力。
10.先合同义务为缔约中的义务,不履行缔约中的义务而造成他人损失的,加害人有过错的,应当( )(D)
A. 不承担责任
B. 承担违约责任
C. 承担侵权责任
D. 承担缔约过失责任
解析:先合同义务为缔约中的义务,不履行缔约中的义务而造成他人损失的,加害人有过错的,应当承担缔约过失责任。
11.乙对甲负有到期债务尚未履行,同时又将其财产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出卖给丙,如果乙和丙之间的买卖行为致使乙的责任财产减少到足以危害甲的债权实现的程度,则甲可以行使( )(A)
A. 债权人撤销权
B. 债权人代位权
C. 先履行抗辩权
D. 同时履行抗辩权
解析:债权人的撤销权是指债权人对于债务人所为的有害债权的行为,可请求法院予以撤销的权利。
12.债权人撤销权中所包含的形成权效力,直接表现在( )(A)
A. 对于债务人的效力上
B. 对于转得人的效力上
C. 对于受益人的效力上
D. 以上均不正确
解析:债权人撤销权中所包含的形成权效力,直接表现在对债务人的效力上。
13.第三人与债务人订立的债务承担合同( )(C)
A. 可直接约束债权人
B. 经通知债权人后生效
C. 经债权人同意后生效
D. 债权人不表示反对即生效
解析:《合同法》第84条规定,债务人将合同的义务全部或者部分转移给第三人的,应当经债权人同意。
14.在并存的债务承担中,乙是甲的债务人,丙、丁加入对甲的债务成为第三人。下列表述最准确的是( )(D)
A. 丙为债务人
B. 丁为债务人
C. 丙、丁为连带债务人
D. 乙、丙、丁为连带债务人
解析:并存的债务承担不发生债务人变更的后果。在不免除原债务人债务的情况下,承担人自愿介入债务关系,与原债务人一起对原债务承担连带义务。
15.下列清偿种类归纳不正确的一组是( )(D)
A. 单纯清偿、附保留清偿
B. 债务人清偿、第三人清偿
C. 普通清偿、代物清偿、新债清偿
D. 代物清偿、第三人清偿、清偿抵充
解析:ABC三项为清偿根据不同划分标准的分类,D选项错误。
16.在我国,损害的类型不包括( )(D)
A. 财产损害和非财产损害
B. 所受损害与所失利益
C. 积极利益和消极利益
D. 物质损害和精神损害
解析:ABC三项均为损害的类型,D项不是。
17.损害赔偿请求权人因同一赔偿原因事实,在受到损害的同时又获得利益的,应将所受利益由受损害中扣除,以确定赔偿范围的制度,称为( )(A)
A. 损益相抵
B. 损害赔偿
C. 减损规则
D. 价格制裁
解析:损益相抵,又称损益同销,是指损害赔偿请求权人因同一赔偿原因事实,在受到损害的同时又获得利益的,应将所受利益由所受损害中扣除,以确定赔偿范围的制度。
18.在附负担的赠与中,享受负担利益的人不可以是( )(A)
A. 受赠人
B. 特定的第三人
C. 不特定的多数人
D. 赠与人本人
解析:根据《合同法》第190条的规定,BCD三项均为享受负担利益的人。答案为A。
19.赠与的拒绝履行性质上是一种( )(C)
A. 形成权
B. 请求权
C. 抗辩权
D. 撤销权
解析:赠与的拒绝履行性质上是一种抗辩权。
20.租赁物在租赁期间发生所有权变动的( )(A)
A. 不影响租赁合同的效力
B. 原租赁合同效力如何由房屋所有权人决定
C. 原租赁合同无效
本文档预览:3500字符,共7570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