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部 > 劳动法 > 全国自考法学类(劳动法)模拟试卷14

全国自考法学类(劳动法)模拟试卷14

本单篇文档共10318字,内容预览3500字,预览为有答案版,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空白卷版和有答案版,同时也有自考类法学类整科真题模拟题,讲义课件,思维导图,易错高频题等打包下载。
劳动法 模拟试卷 2716人下载
价格: 0.60 原价:¥7.00
收藏

全国自考法学类(劳动法)模拟试卷14

单项选择题

1.国际劳动法协会成立于 ( )(D)

A. 1922年

B. 1919年

C. 1906年

D. 1900年

解析:1900年国际劳动法协会在巴黎正式成立。

2.劳动法律关系的变更是指 ( )(A)

A. 原来确定的权利和义务内容的变更

B. 用人单位一方的改变

C. 劳动者一方的改变

D. 劳动法律关系主体中任何一方的改变

解析:劳动法律关系的变更是指劳动立体问已形成的劳动法律关系,由于一定的客观情况的出现而引起法律关系中某些要素的变化。

3.下列关于劳动者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的表述,错误的是 ( )(A)

A. 劳动者的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是可以分割的,如退休人员

B. 根据劳动法的规定,未成年人和妇女的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受到一定的限制

C. 劳动者的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只能由劳动者本人亲自实现

D. 我国劳动法规定,劳动者的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开始于16周岁

解析:从劳动者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的特点看,劳动者的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是统一的,即劳动者达到16周岁并具有劳动能力,就同时享有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劳动者的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具有不可分割性,即劳动者的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只能由劳动者本人亲自实现。劳动者的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的运用要受到劳动能力所表现出来的各种因素差别的限制。

4.根据有关规定,企业缴纳养老保险费的比例,一般不得超过企业工资总额的 ( )(B)

A. 25%

B. 20%

C. 10%

D. 8%

解析:根据有关规定,企业缴纳养老保险费的比例,一般不得超过企业工资总额的20%,这是企业缴纳养老保险费的最高标准。职工缴纳养老保险费的比例最高不得超过职工个人缴费工资的8%。

5.就业促进的最主要的义务主体是 ( )(A)

A. 政府

B. 职业教育和培训机构

C. 人力资源市场中介机构

D. 用人单位

解析:就业促进是政府的基本职责,政府是就业的最主要的义务主体。

6.下列不属于劳动合同必备条款的是 ( )(C)

A. 用人单位的名称

B. 劳动合同的期限

C. 试用期条款

D. 劳动报酬条款

解析:我国《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必备条款: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而试用期条款属于可备条款。

7.以下关于我国工会法律地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B)

A. 工会独立自主开展活动

B. 所有工会组织都具有法人资格

C. 工会具有独立性

D. 工会具有唯一性

解析:我国工会的法律地位表现在三个方面:(1)工会的唯一性和独立性。(2)工会大都具有法律人格。(3)工会的永续性。

8.我国最早的劳动立法是北洋政府1923年公布的 ( )(C)

A. 《劳动法典》

B. 《劳动法案大纲》

C. 《暂行工厂规则》

D. 《劳动立法》

解析:1923年北洋政府颁布了《暂行工厂规则》,它是我国第一个劳动立法,标志着中国劳动法的产生。

9.用人单位必须书面记录支付劳动者工资的数额、时间、领取者的姓名及签字,并保存一定期限以备查阅,该期限为 ( )(B)

A. 5年

B. 2年

C. 3年

D. 1年

解析:用人单位必须书面记录支付劳动者工资的数额、时间、领取者的姓名以及签字,并保存2年以上备查。

10.关于非全日制用工的说法,下列哪一选项不符合《劳动法》的规定? ( )(B)

A. 非全日制用工劳动报酬结算支付周期最长不得超过15日

B. 非全日制用工终止时,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C. 非全日制用工合同不得约定试用期

D. 从事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者与多个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的,后订立的合同不得影响先订立合同的履行

解析:《劳动合同法》第7l条规定,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任何一方都可以随时通知对方终止用工。终止用工,用人单位不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劳动合同法》第72条第2款.非全日制用工劳动报酬结算支付周期最长不得超过15日。A正确。《劳动合同法》第70条规定,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不得约定试用期。C正确。《劳动合同法》第69条第2款规定,从事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者可以与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但是,后订立的劳动合同不得影响先订立的劳动合同的履行。D正确。

11.《劳动法》规定,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一定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这一期限是 ( )(D)

A. 90日

B. 60日

C. 30日

D. 15日

解析:《劳动法》第83条规定,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12.劳动者的工资,无论是双方协商工资或国家规定的最低工资,都包含着对劳动者家庭成员基本生活费用的要求。这体现了劳动合同的 ( )(C)

A. 主体地位上的从属性

B. 劳动合同的目的在于劳动过程的实现而不单纯是劳动成果的给付

C. 劳动合同往往涉及第三人的物质利益

D. 劳动权利义务条款具有较强的法定性

解析:劳动者的配偶、父母及子女均不是合同当事人,但劳动合同的某些条款或履行结果都与他们发生着紧密联系。这就是劳动合同所具有的往往涉及第三人的物质利益的特征。

13.我国《劳动法》适用于一定范围的劳动者,以下适用于《劳动法》的是 ( )(C)

A. 医院院长

B. 现役军人

C. 宾馆大堂经理

D. 国家机关公务员

解析:劳动法以劳动关系为主要调整对象。A项医院院长属于国家工作人员适用相关法规;B项现役军人适用军事法规;C项宾馆大堂经理与雇主宾馆所有者之间属于劳动法调整对象;D项国家机关公务员适用公务员法。

14.本行政区域内的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的审查机关是 ( )(B)

A. 省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

B. 县级以上劳动保障行政部门

C. 全国总工会

D.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解析:县级以上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审查本行政区域内的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审查实行属地管辖,具体管辖范围由省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规定。中央管辖的企业以及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用人单位的集体合同应当报送劳动保障部或劳动保障部指定的省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

15.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后,未按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劳动行政部门可责令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赔偿金的数额为 ( )(

本文档预览:3500字符,共10318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

剩余未完,查看全文
收藏
全国自考法学类(劳动法)模拟试卷14

推荐资源

客服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热线

官方客服

如遇问题,请联系客服为您解决

电话客服:

客服微信:pujinet

工作时间: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公众号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