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自考(外国法制史)模拟试卷15
单项选择题
1.古代印度的土地所有制形式以国有制或王有制为基础,国王被誉为( )(A)
A. 大地的主人
B. 万物之主
C. 最高统帅
D. 国家的主人
解析:古印度的土地所有制形式以国王制或王有制为基础,国王原则上是全国土地的最高所有者,被誉为“大地的主人”。
2.在“蛮族法典”中,是5至9世纪“蛮族法典”的典型代表,并且是法兰克王国的一部在当时具有很大权威性的法典的是( )(A)
A. 《撒利克法典》
B. 《十二表法》
C. 《大宝法典》
D. 《武家法典》
解析:在“蛮族法典”中,法兰克王国的《撒利克法典》不仅在当时具有很大的权威性,而且有着广泛的影响,是5世纪至9世纪“蛮族法典”的典型代表。
3.楔形文字法各法典大多是( )(C)
A. 条文和案例的汇编
B. 法律解释的汇编
C. 司法判例的汇编
D. 具体条文的汇编
解析:楔形文字法各法典大多是司法判例的汇编,并没有规定一般的抽象概念和立法原则。法律条文均是针对某种违法事例或纠纷所确定的处理和解决的具体办法,缺乏深入的分析、综合与概括。
4.世界上的任何东西全都是婆罗门的财产,它被认为是( )(B)
A. 万物之长
B. 万物之主
C. 人类主宰
D. 世间主宰
解析:在古印度法律中规定,国王和婆罗门享有最高财产所有权,《摩奴法典》宣称婆罗门是“一切存在物的主人”,即万物之主。
5.古希腊雅典债法比较发达,债产生的来源有两类,一类因契约而产生,另一类因_______而产生。( )(B)
A. 所有权
B. 损害赔偿
C. 合同
D. 法律规定
解析:古希腊雅典的工商业活动相当活跃,因此债法相对发达。债的产生来源有两类,一类是因契约而产生的债,另一类是因损害赔偿而产生的债。
6.总结了前一阶段的习惯法,并为以后罗马法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的第一部罗马国家成文法是( )(B)
A. 《撒利克法典》
B. 《十二表法》
C. 《摩奴法典》
D. 《汉穆拉比法典》
解析:罗马共和国时期,由于适用习惯法,司法权操纵于贵族手中,由其任意解释,引起了平民的不满。在平民的斗争下,最终罗马法律全部以成文法形式固定下来,并在罗马广场公布了“十二表法”中的前十表,次年又补充了其余两表。它是罗马国家第一部成文法,并为罗马法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7.根据《汉穆拉比法典》的规定,租借的奴隶如果出逃,租借人需要承担的责任是( )(A)
A. 物质赔偿
B. 偿还相同数量的奴隶
C. 追捕出逃奴隶
D. 赔礼道歉
解析:《汉穆拉比法典》有一系列关于买卖、租赁和盗窃奴隶的规定,如租借的奴隶逃跑,租借者须承担物质上的责任。
8.导致古印度法律结构体系异常复杂的主要原因是( )(B)
A. 希伯来法的影响
B. 宗教众多
C. 种姓制度盛行
D. 伊斯兰法的影响
解析:古印度法的基本特点之一是与宗教密不可分。法律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宗教的附属物,宗教的任何变化均会引起法律渊源及其内容的变化。
9.在日耳曼各王国,自由人不能参加审判的法院是( )(D)
A. 百户法院
B. 郡法院
C. 普通地方法院
D. 王室法院
解析:王室法院由国王、宫相或国王委任的其他官员主持,不允许自由人参加。
10.古希腊早期保存最完整的法律文献是( )(C)
A. 《阿提卡法典》
B. 《德拉古立法》
C. 《哥尔琴法典》
D. 《克里斯提尼立法》
解析:19世纪发现于克里特岛的《哥尔琴法典》,颁布于公元前5世纪,是保存最完整的希腊早期的法律文献。
11.罗马法复兴与文艺复兴相汇合的标志是( )(B)
A. 评论法学派的产生
B. 人文主义法学派的产生
C. 分析法学派的产生
D. 注释法学派的产生
解析:15世纪,人文主义者开始在人文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对罗马法进行研究,从而形成人文主义法学派。它的诞生标志着罗马法复兴已经与人文复兴相汇合。
12.迄今已知的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一部成文法典是( )(D)
A. 《尼尼微法律教本》
B. 《汉穆拉比法典》
C. 《苏美尔法典》
D. 《乌尔纳姆法典》
解析:公元前2113年至公元前2096年,乌尔第三王朝的国王乌尔纳姆为巩固统治,缓和社会内部矛盾,创制了《乌尔纳姆法典》,这是迄今所知人类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典。
13.下列选项不属于罗马法的分类的是( )(B)
A. 市民法与长官法
B. 实体法与程序法
C. 公法与私法
D. 成文法与不成文法
解析:根据法律所调整的不同对象划分,罗马法分为公法和私法;根据法律表现形式划分,罗马法分为成文法和不成文法;根据适用范围划分,罗马法分为自然法、市民法和万民法;根据立法方式不同划分,罗马法分为市民法和长官法;根据权利主体、客体和私权保护内容划分,罗马法分为人法、物法和诉讼法。
14.使雅典民主政治制度得以最终确立的是( )(A)
A. 克里斯提尼立法
B. 提秀斯立法
C. 梭伦改革
D. 德拉古立法
解析:克里斯提尼的立法改革,取消了原有的四个氏族部落,以地域划分公民和选区取代血缘关系,彻底摧毁了氏族制度的残余,瓦解了贵族势力的基础。从而使雅典民主政治制度最终得以确立。
15.塔西陀时代的日耳曼人社会处于( )(C)
A. 封建制度巩固与发展时期
B. 封建制度形成时期
C. 氏族制度日趋解体时期
D. 氏族公社时期
解析:恺撒时代的日耳曼人处于氏族社会,塔西陀时代的日耳曼人氏族制度已经趋于解体。
16.根据古巴比伦法,享有完全权利的自由人是( )(C)
A. 刹帝利
B. 穆什凯努
C. 阿维鲁
D. 吠舍
解析:在古巴比伦,自由民按其社会法律地位的不同,分为享有充分权利的自由民与不享有充分权利的自由民。前者称为阿维鲁,后者称为穆什凯努。
17.被雅利安人视为“圣书”的是( )(A)
A. 吠陀
B. 三藏
C. 《摩奴法典》
D. 《乔达摩法经》
解析:吠陀是印度最古老而神圣的法律渊源。
18.古希腊雅典,为民主制“宪法”的产生和民主政治形成奠定基础的改革是( )(A)
A. 梭伦改革
B. 土利乌斯改革
C. 克里斯提尼改革
D. 伯里克利改革
解析:梭伦改革剥夺了氏族贵族所享有的种种世袭特权,使富有的工商业奴隶主开始掌握城邦大权,在雅典法制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为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开辟了道路。
19.按罗马物权法的分类,属于自
本文档预览:3500字符,共9020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