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自考教育类(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模拟试卷5
单项选择题
1.在中小学心理辅导课程的教学方法中,脑力激荡法属于 ( )(B)
A. 角色扮演法
B. 价值观辨析法
C. 行为强化法
D. 榜样引导法
解析:价值观辨析法有小组讨论法、两难问题法和脑力激荡法。
2.保持心理卫生的原则包括自我意识良好、社会功能良好、人际关系良好和 ( )(A)
A. 积极劳动实践
B. 学习成绩良好
C. 人格特征良好
D. 积极态度和性格
解析:保持心理卫生的原则:
(1)自我意识良好,核心是自知和自爱;
(2)社会功能良好;
(3)良好的人际关系;
(4)积极劳动实践。
3.心理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意识、注意等属于 ( )(A)
A. 心理状态
B. 心理过程
C. 个性心理
D. 社会性
解析:心理,可人为地分成心理状态、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三大部分。心理状态是对某一时刻个体全部心理活动综合水平的描述,反映了心理的时间性、方向性和能动性,包括生理唤醒、意识、潜意识、定势、注意等心理现象。
4.某些特殊人格常常成为某些神经症的发病基础。具有“富有暗示性,情绪多变,容易激动,自我中心”等人格特征的人容易得 ( )(D)
A. 强迫症
B. 精神分裂症
C. 躁狂抑郁症
D. 癔病
解析:具有富有暗示性,情绪多变,容易激动,自我中心等人格特征的人易得癔症。具有谨小慎微、求完善、拘谨呆板、敏感多疑、责任心过重或苛求自己等人格特征的人易患强迫性神经症。
5.心理健康身心发展正常的学生也可以进行心理辅导,这些学生适用的心理辅导是( )(C)
A. 适应性辅导
B. 教育性辅导
C. 发展性辅导
D. 学习性辅导
解析:发展性辅导的特点为:
(1)辅导的对象是心理健康身心发展正常的学生,但在发展方面仍有潜力可挖,心理素质尚待完善;
(2)辅导所着重解决的问题,是引导学生在一个更新的层面上认识自我,开发自我潜能;
(3)强调发展的原则,即促进心理素质的发展;
(4)发展性辅导是现代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将纳入学校教育的总体目标和实施过程中,为学生的充分发展和成才提供有力的保证。
6.心理辅导的核心问题是 ( )(A)
A. 成长问题
B. 人生观问题
C. 价值观问题
D. 态度问题
解析:学校心理辅导与思想政治教育二者,从内容上看,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问题是人生观问题;而心理辅导的核心问题是成长问题。
7.开始阶段是心理辅导的第一步。这一阶段需要完成的任务中不包括 ( )(D)
A. 建立辅导关系
B. 掌握学生的材料
C. 进行分析诊断
D. 制定辅导目标
解析:开始阶段需要完成的任务有三项:
(1)建立辅导关系。辅导人员与来访者必须建立起信任、真诚、接纳的辅导关系,这是心理辅导的起始点和基础。(2)掌握来访者的资料。主要是收集与来访者有关的各种资料,通过会谈、观察、倾听、心理测验等方式,了解对方的基本情况及存在的心理问题。
(3)进行分析、鉴别与诊断。
8.在对一个早恋的同学做辅导时,辅导人员谈到了自己在上中学时的类似经历,这种做法属于 ( )(C)
A. 影响性摘要
B. 解释
C. 自我开放
D. 指导
解析:自我开放又称自我暴露或自我解释,是指辅导人说出自己的情感、思想、经验及生活等与来访者共同分担或分享。
9.调查方法中最亲切、最深入的方式,适合于收集与人有关的态度、意见、观点、事实等方面资料的方法是 ( )(B)
A. 观察法
B. 谈话法
C. 问卷法
D. 测验法
解析:谈话法的优点:
(1)灵活性大;
(2)回答率高;
(3)能有效地控制调查环境;
(4)有利于深入探讨问题;
(5)所得资料真实;
(6)可解除来访者的顾虑;
(7)不受来访者的局面文字能力限制,适合于广泛的对象,包括低年龄儿童和没有文化的人;
(8)调查方法中最亲切、最深入的方式。
10.学绩测验属于 ( )(C)
A. 能力测验
B. 人格测验
C. 教育测验
D. 职业测验
解析:教育测验是在学校中为了教育与教学的需要而实施的测验。教育测验范围较广,但用得最多的是学绩测验。
11.世界上第一个智力测验是 ( )(C)
A. 威氏儿童智力量表
B. 瑞文标准推理测验
C. 比纳智力测验
D. 威氏成人智力量表
解析:中国比纳智力测验源于法国的心理学家比纳与其助手西蒙为鉴定弱智儿童的需要,编制的世界上第一个智力测验。
12.早期行为主义者认为存在于人的行为学习中唯一的决定因素是 ( )(D)
A. 欲望驱力作用
B. 动机作用
C. 情感作用
D. 强化作用
解析:早期行为主义者认为存在于人的行为学习中的“强化作用”是唯一的决定因素,而否认人的欲望驱力、动机、情感和其他内在心理因素对人的行为影响。
13.个人中心法认为 ( )(A)
A. 辅导关系胜于辅导技巧
B. 辅导技巧胜于辅导关系
C. 二者同等重要
D. 二者均不重要
解析:个人中心法非常重视辅导关系,认为辅导员自身的特质决定了辅导的关系,应使来访者能把他们在辅导过程中学到的东西转换应用到辅导之外的人际关系上。个人中心法认为辅导关系胜于辅导技巧。
14.就小学生自我发展而言,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一个上升时期是 ( )(A)
A. 小学一年级到三年级
B. 小学二年级到四年级
C. 小学三年级到五年级
D. 小学五年级到六年级
解析:自我意识发展的一般趋势是:
第一,小学一年级到三年级,自我意识发展处于上升时期,一年级到二年级的上升幅度最大,是上升期中的主要发展时期;
第二,小学三年级到五年级之间,自我意识发展呈平衡阶段,延续间无显著差异;
第三,小学五年级至六年级间,自我意识处于第二个上升期,随着儿童抽象思维的不断发展,自我意识更加深刻。
15.下列不良个性卫生问题中可以用敌意矫正训练法的是 ( )(B)
A. 自卑
B. 偏执
C. 自负
D. 压抑
解析:偏执的辅导要点:
(1)认知提高法;
(2)交友训练法;
(3)消除不良认知;
(4)敌意纠正训练法。
16.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过的知识如果不加以复习就会忘记。经过两天会忘记 ( )(D)
A. 1/4左
本文档预览:3500字符,共9037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