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自考教育类(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模拟试卷8
单项选择题
1.心理过程可概括为认知活动、情绪情感活动和 ( )(C)
A. 定势
B. 心理活动
C. 意志行为活动
D. 心理动态
解析:心理过程是对认知活动、情绪情感活动和意志行为活动的概括,反映了个体心理的历程性和动力性。
2.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其反映个人在一定的环境与教育条件下所形成的某些独特的个性心理特征具有 ( )(B)
A. 同一性
B. 稳定性
C. 整统性
D. 方向性
解析: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其反映个人在一定的环境与教育条件下所形成的某些独特的个性心理特征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并在个体行为中稳定地表现出来。
3.影响心理健康的生物学因素中,较为明显地表现在女性上的是 ( )(D)
A. 遗传因素
B. 器质性因素
C. 体质因素
D. 性别因素
解析:影响心理健康的生物学因素中,性别对于人的精神状态的影响较为明显地表现在女性上。
4.下列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的是 ( )(D)
A. 会谈
B. 技巧训练
C. 角色扮演
D. 提供榜样
解析:从工作方法上看,思想政治教育一般采用报告、课堂讲授、个别谈话、批评表扬、提供榜样、树立典型等方法。学校心理辅导一般采用的方法有:心理健康教育课、会谈、心理测量、技巧训练、角色扮演、沟通分析、行为矫正等。
5.心理辅导指导与帮助阶段的任务有 ( )(B)
A. 进行分析诊断
B. 选择辅导方案
C. 掌握学生的资料
D. 巩固效果
解析:心理辅导的开始阶段的任务是建立辅导关系、掌握来访者的资料、进行分析鉴别与诊断;指导与帮助阶段的任务是:制定辅导目标、确定辅导方案、实施指导与帮助;巩固与结束阶段:巩固效果和追踪调查。
6.心理辅导过程的基本环节是 ( )(B)
A. 影响
B. 倾听
C. 观察
D. 访问
解析:倾听是心理辅导过程的基本环节。它能使辅导人员了解来访者的情况,发现来访者的心理问题。
7.心理评估中最基本的原则是 ( )(A)
A. 客观性原则
B. 保密性原则
C. 整体性原则
D. 综合性原则
解析:客观性原则直接关系到收集的资料是否真实、观测的数据是否可靠、评估的是否科学、辅导效果是否有效等,因此客观性是心理评估的最基本原则。
8.奉行“现实原则”的是 ( )(C)
A. 本我
B. 超我
C. 自我
D. 意识
解析:人格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本我是人格的基本结构,遵循的是“快乐原则”;自我奉行的是“现实原则”;超我奉行的是“理想原则”。
9.认知重建法的主要代表人物没有 ( )(A)
A. 巴甫洛夫
B. 贝克
C. 艾里斯
D. 麦肯鲍姆
解析:认知重建法的主要代表人物有艾里斯、贝克和麦肯鲍姆等人。20世纪50年代中期,艾里斯创造了理性情绪法。70年代以后,由于贝克等对抑郁症的认知歪曲和认知辅导的研究与麦生堡创造了自我指导训练法,认知重建法取得了迅速发展。
10.价值观辨析法的代表人物没有 ( )(A)
A. 斯金纳
B. 拉斯
C. 哈明
D. 西蒙
解析:价值观辨析法学派的代表人物是纽约大学的拉斯和他的两名学生西蒙与哈明。1966年出版的《价值与教学》一书系统地阐述了价值辨析基本原理。
11.表现出“人应该得到自己生活中每一位对自己重要的人的喜爱和赞许”的症状的是 ( )(B)
A. 追求完美
B. 过分概括
C. 走极端
D. 虚拟陈述
解析:过分概括的症状表现为认为:“人应该得到自己生活中每一位对自己重要的人的喜爱和赞许。”
12.下列不属于初中生情绪变化的两极性的是 ( )(B)
A. 微妙的隐蔽性
B. 情绪的短暂与延续并存
C. 强与弱共存
D. 复杂和简单共存
解析:初中生情绪变化的两极性:
第一,复杂和简单共存;
第二,强与弱共存;
第三,波动和稳定共存;
第四,微妙的隐蔽性。
13.自我意识的心理成分包括 ( )(D)
A. 自我认知
B. 自我调控
C. 自我感觉
D. 自我体验
解析:自我意识的心理成分包括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等。在自我认知中,自我评价具有核心意义,它是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标志。自我评价能力是在分析和评论自己的行为和活动基础上形成的。
14.复习的任务,不包括 ( )(D)
A. 查缺漏
B. 浓缩记忆
C. 巩固吸收
D. 更好地做课堂笔记
解析:复习的任务,包括查缺漏、巩固吸收、系统归纳和浓缩记忆。复习是对已学过知识的温习、巩固、系统和延伸。
15.对男孩子来说,性器官成熟的标志是 ( )(C)
A. 声音变粗
B. 喉结增大
C. 首次遗精
D. 雄激素的分泌
解析:性器官成熟的标志是女孩子的月经初潮、男孩子首次遗精。青春期的身体发育特点,归纳起来主要表现为身体外形的改变、内脏机能的健全和性生理发育的成熟。
16.强迫症不包括 ( )(B)
A. 强迫情绪
B. 强迫言语
C. 强迫意向
D. 强迫动作
解析:强迫症包括强迫观念、强迫情绪、强迫意向、强迫动作几类。
17.惊恐症又称 ( )(C)
A. 恐惧症
B. 疑病症
C. 急性焦虑发作
D. 广泛性焦虑症
解析:焦虑症在临床上可分为急性焦虑发作和广泛性焦虑症两种类型。急性焦虑发作又称惊恐症,广泛性焦虑症为精神性焦虑。
18.了解来访者的基本情况,分析其心理问题的程度,完成这些任务的阶段是 ( )(B)
A. 解决问题阶段
B. 开始阶段
C. 指导阶段
D. 结束阶段
解析:心理辅导的开始阶段需要完成的任务有三项,即建立辅导关系,掌握来访者的资料,进行分析、鉴别与诊断。
19.小学生在观察事物时,主要以感性经验为主,缺乏思维活动的参与,只看到事物表面现象和表面特征,难以抓到事物的本质,这种表现是 ( )(C)
A. 观察缺乏目的性
B. 观察缺乏精确性
C. 观察缺乏深刻性
D. 观察缺乏顺序性
解析:在观察事物时,小学生主要以感性经验为主,缺乏思维活动的参与,只看到事物表面现象和表面特征,难以抓到事物的本质。这是观察缺乏深刻性。
20.下列关于多动症的观点中正确的是
本文档预览:3500字符,共8370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