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自考(儿科护理学二)模拟试卷7
单项选择题
1.个体的第一个生长高峰是在 ( )(B)
A. 生后1月
B. 生后3月
C. 生后6月
D. 青春期
解析:正常足月新生儿生后3个月时的体重约为出生时体重的2倍,11个月时达到出生体重的3倍,是第一个生长高峰。
2.下列关于小儿体格生长的测量方法,叙述错误的是 ( )(A)
A. 测上、下部量时,用软尺测自耻骨联合下缘至足底的直线距离为下部量
B. 测头围时,将软尺0点固定于头部一侧眉弓上缘绕枕骨结节最高点及另一侧眉弓上缘回至0点
C. 测胸围时,将软尺0点固定于一侧乳头下缘,经两侧肩胛骨下缘回至0点,读值精确到0.1 cm
D. 测小婴儿腹围时,将软尺0点固定于剑突与脐连线中点,经同一水平绕腹一周,回到0点
解析:临床上需要测量上部量(从头顶至耻骨联合上缘)和下部量(从耻骨联合上缘至足底),以检查其比例关系。
3.小儿会走,会说2~3个字构成的句子,并能完成简单的动作,该小儿的年龄是 ( )(C)
A. 12个月
B. 15个月
C. 2岁
D. 3岁
解析:小儿会走,会说2~3个字构成的句子证明小儿已进入语言发展的第三个阶段,即表达语言阶段(1岁半~3岁)。
4.婴儿期开始添加辅食的时间是出生后 ( )(B)
A. 3个月
B. 4个月
C. 5个月
D. 6个月
解析:4~6个月以内鼓励纯母乳喂养,4个月以后开始合理添加辅助食品。
5.幼儿住院时主要压力来源是 ( )(A)
A. 与父母分离
B. 环境陌生
C. 躯体形象改变
D. 丧失独立能力
解析:幼儿对母亲的依恋之情很深,他们对住院诊治疾病误认为是惩罚,怕被父母抛弃。
6.早产儿添加铁剂应在生后 ( )(B)
A. 2周
B. 4周
C. 8周
D. 12周
解析:早产儿生后第2周开始可给维生素c和维生素D,4~6周后添加铁剂。
7.核黄疸的早期症状不包括 ( )(A)
A. 角弓反张
B. 嗜睡
C. 吸吮无力
D. 肌张力减弱
解析:核黄疸临床表现为反应差或嗜睡、据乳,以后可出现尖叫、凝视、角弓反张甚至抽搐,并可发生呼吸衰竭、肺出血。
8.新生儿败血症产后感染的主要途径是 ( )(C)
A. 皮肤
B. 黏膜
C. 脐部
D. 呼吸道
解析:感染途径:有宫内感染、产时感染和产后感染。其中以产后感染最常见,脐部是细菌最易入侵的门户。
9.下列不是病理性黄疸特点的是 ( )(A)
A. 足月新生儿于14d消退
B. 黄疸于24h内出现
C. 血清胆红素>205μmol/L
D. 黄疸退而复现
解析:临床特点表现为:①黄疸出现早(生后24h内);②发展过快;③程度过重(血清总胆红素>205μmol/L;⑧消退过晚或退而复现;⑤结合胆红素>26μmol/L。
10.新生儿硬肿症肛温小于30℃,腋-肛温差为负值的重症患儿,复温时间为 ( )(C)
A. 6~12h
B. 8~14h
C. 12~24h
D. 24~48h
解析:肛温低于30℃,肛腋温差为负值,说明无产热能力,应使患儿在12~24h内体温恢复正常。
11.营养不良患儿皮下脂肪最后消耗的部位是 ( )(C)
A. 腹部
B. 臀部
C. 面颊
D. 胸部
解析:营养不良最初表现为体重不增,随后下降。皮下脂肪逐渐减少以致消失,首先累及腹部,其后为躯干、臀部、四肢,最后为面颊。
12.肥胖症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的小儿,但最常见的年龄阶段为 ( )(A)
A. 1岁以下,5~6岁及青春期
B. 1岁以上,4~5岁及学龄期
C. 1岁以下,5~6岁及幼儿期
D. 1岁以上,6~7岁及青春期
解析:肥胖症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的小儿,但1岁以下婴幼儿、5~6岁及青春期最为常见。
13.急性感染性喉炎的咳嗽特点是 ( )(B)
A. 刺激性咳嗽
B. 犬吠样咳嗽
C. 哮吼样咳嗽
D. 咳嗽,痰中带血
解析:不同程度的发热,以犬吠样咳嗽、声嘶、喉鸣、吸气性呼吸困难为临床症状。
14.婴儿胃容量出生时约为 ( )(B)
A. 10~30ml
B. 30~60ml
C. 40~70ml
D. 50~90ml
解析:新生儿胃容量约为30~60ml。
15.秋冬季小儿腹泻最常见的病原体是 ( )(B)
A. 腺病毒
B. 轮状病毒
C. 柯萨奇病毒
D. 埃可病毒
解析:轮状病毒引起的秋冬腹泻最常见。
16.法洛四联症主要的临床表现为 ( )(B)
A. 心悸
B. 发绀
C. 气促
D. 易疲劳
解析:法洛四联症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与肺动脉狭窄成正比,主要表现为发绀。
17.血友病A、B、C实验室检查的共同点不包括 ( )(D)
A. 凝血时间延长(轻型正常)
B. 凝血酶消耗不良
C. 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
D. 出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解析:血友病的诊断检查:凝血时间延长(轻型者正常);凝血酶原消耗不良;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凝血活酶生成试验异常;出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和血小板正常。
18.小儿泌尿道感染的常见致病菌为 ( )(A)
A. 大肠杆菌
B. 克雷伯杆菌
C. 肠杆菌
D. 变形杆菌
解析:小儿泌尿道感染的常见致病菌:至少80%的泌尿道感染为大肠杆菌所致,其他致病菌还有变形杆菌、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19.急性肾小球肾炎最早出现的症状是 ( )(D)
A. 高血压
B. 血尿
C. 少尿
D. 水肿
解析:水肿、少尿、血尿、高血压是其一般病例的临床表现,其中水肿、少尿是最早出现的症状。
20.来自母体的IgG于小儿出生后因代谢分解而逐渐下降,全部消失是在生后 ( )(D)
A. 3个月
B. 4个月
C. 5个月
D. 6个月
解析:来自母体的IgG于小儿出生后代谢分解而逐渐下降,半岁时已全部消失。
21.新生儿缺碘可引起 ( )(B)
A. 先天畸形
B. 甲状腺功能低下
C. 地方性甲状腺肿
D. 单纯聋哑
本文档预览:3500字符,共8399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