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自考(护理学研究)模拟试卷6
单项选择题
1.文献的基本要素不包括( )(D)
A. 知识
B. 文字
C. 载体
D. 理论
解析:文献是记录知识和信息的一切载体。载体(媒介)、知识(信息)、文字(包括图像、符号等)是文献的三个基本要素。
2.下列不属于文献的外表特征的是( )(A)
A. 学科分类
B. 著者姓名
C. 特种书刊名
D. 文字种类
解析:文献特征主要有两种:
(1)外表特征,包括著者姓名、题名、刊名、会议名和特种书刊名及文字种类等。
(2)内容特征,包括各种学科分类和文献主题等。
3.整个文献检索的核心步骤是( )(D)
A. 分析检索课题
B. 确定检索方法
C. 确定检索标识
D. 查找文献线索
解析:查找文献线索是文献检索的核心步骤,其他步骤是进入这一步的准备工作,根据由之前各步所确定的检索标识,在索引中查到该标识词,然后根据索引中提供的页码或文献号,即可在主题部分查询到所需的文献线索。
4.目前,我国查找国外医学文献唯一的中文题录式检索工具是( )(C)
A. 中文科技资料目录
B. 中国医学文摘
C. 国外科技资料目录
D. 国外医学
解析:《国外科技资料目录》为我国出版的查找国外科技资料的大型检索刊物,其中的医学卫生分册是我国目前查找国外医学文献唯一的中文题录式检索工具。
5.医学文献和专题报告的阅读适合采用哪种方法( )(C)
A. 三步阅读法
B. 四步阅读法
C. 五步阅读法
D. 快速阅读法
解析:五步阅读法适合医学文献和专题报告的阅读。因为这些文献篇幅相对较长,信息量大,重点内容多,问题阐述较分散,给理解、记忆掌握文献内容带来不便。所以,采用五步阅读法可以收到较好的阅读效果。
6.量性研究和质性研究的本质区别是( )(A)
A. 建立在不同的哲学观和认识事物的方法上
B. 建立在不同的抽样方法上
C. 建立在不同的干预措施上
D. 建立在不同的统计学方法上
解析:量性研究和质性研究的本质区别在于其各自建立在不同的哲学观和认识事物的方法上。量性研究建立在实证主义的哲学观基础上,遵循客观的原则去认识事物和验证事物。而质性研究则建立在诠释主义或批判主义的哲学观基础上,认为理解一个事物或过程的最佳途径就是去经历和体验这一事物或过程。
7.“观察正常老年人的认知功能随年龄的增长而变化的情况”属于哪一类研究( )(B)
A. 回顾性研究
B. 前瞻性研究
C. 实验性研究
D. 类实验性研究
解析:前瞻性研究是从研究对象的现存状况开始,随着时间的推移,追踪研究对象的某种状况的变化情况或者某些因素随着时间的推移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效果,如观察正常老年人的认知功能随年龄的增长而变化的情况。
8.若研究者想深入了解晚期癌症患者照顾者的照顾经历和内心感受,可以选择哪种类型的研究设计( )(B)
A. 量性研究
B. 质性研究
C. 回顾性研究
D. 前瞻性研究
解析:研究者可以根据研究的问题和研究目的,确定其将要进行的研究项目为量性研究还是质性研究。若研究者想深入了解晚期癌症患者照顾者的照顾经历和内心感受,则可以选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进行调查。
9.对照组和实验组的数据来自同一组样本,叫做( )(C)
A. 组间对照
B. 配对对照
C. 自身对照
D. 空白对照
解析:对照组和实验组的数据均来自于同一组样本,即将研究对象自身在干预前后的情况进行比较,称为自身对照。
10.实验性研究中最常用的设计类型为( )(A)
A. 实验前后对照设计
B. 实验后对照设计
C. 索罗门四组设计
D. 正交试验设计
解析:实验性研究设计包括了实验前后对照设计、单纯实验后对照设计、索罗门四组设计等多种设计方法。其中,实验前后对照设计是最为常用的一种。
11.不对等对照组设计与实验性研究设计唯一的不同之处是( )(A)
A. 无随机分组
B. 无对照组
C. 无干预
D. 无干扰变量
解析:不对等对照组设计是类实验性研究设计的一种类型,它与实验性研究的唯一不同之处就是没有随机分组。
1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A. 质性研究的设计可在资料收集的过程中随时进行调整
B. 质性研究可以根据研究人员对研究对象的特征的判断有目的地选取研究对象
C. 质性研究的研究场所是固定不变的
D. 质性研究的资料收集与资料分析是同步进行的
解析:质性研究在自然场景中进行,可随研究进展而改变研究场所。如研究结肠造口患者术后逐渐适应造口的经历和体验,该研究可首先在医院对即将出院的术后造口患者进行访谈,随后研究者随患者回到家庭和社区中,继续对他们的经历和体验进行研究。
13.欲研究北京市2006年10岁健康儿童的身高情况,研究者随机抽取了北京市2006年1000名10岁健康儿童的身高值。在该研究中,样本指( )(D)
A. 北京市所有10岁健康儿童
B. 北京市2006年所有10岁健康儿童的身高值
C. 北京市1000名10岁健康儿童
D. 北京市2006年1000名10岁健康儿童的身高值
解析:样本就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部分观察单位,是实际测量值的集合。
14.质性研究中在收集资料和分析资料的反复、同时的进行过程中,研究者会发现即使再增加样本量,也没有新的信息或者内容呈现出来,此时的这种状态称为( )(B)
A. 数据误差
B. 数据饱和
C. 系统误差
D. 抽样误差
解析:在收集资料和分析资料的反复、同时的进行过程中,研究者会发现即使再增加样本量,也没有新的信息或者内容呈现出来,此时的这种状态就称为数据饱和。
15.用于根基理论的独特的抽样方法是( )(C)
A. 系统抽样
B. 分层抽样
C. 理论抽样
D. 整群抽样
解析:理论抽样是用于根基理论研究中的独特的抽样方法。它发生在资料收集和分析的连续过程中,是研究者为了进一步形成和完善研究所发现的相应的理论内容及框架,而做出的下一步收集何种样本的决定。
16.在随机抽样方法中,抽样误差由小到大的抽样方法依次为( )(A)
A. 分层抽样系统抽样单纯随机抽样整群抽样
B. 系统抽样整群抽样单纯随机抽样分层抽样
C. 分层抽样系统抽样整群抽样单纯随机抽样
D. 系统抽样单纯随机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
解析:在随机抽样方法中,抽样误差由小到大的抽样方法依次为:分层抽样、系统抽样、单纯随机抽样、整群抽样。因此,在随机抽样中可以采取适当的措施减少随机误差,如尽量采取分层抽样或系统抽样以减少随机误差。
17.常发生于研究实施阶段,指研究中
本文档预览:3500字符,共8093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