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司法考试卷二模拟试卷28
单项选择题
1.马某担任市轻工局局长期间,先后接受赵某、钱某等8人请求,通过老业务关系帮其购买汽车 10辆。此8人认为,不能让马某白费力气,并有所表示。马某共收受8人所送钱物达5千余元。马某为他人购买汽车,从中收取好处费的行为应认定为________。(4)
A. 一般违法行为
B. 合法行为
C. 受贿罪
D. 贪污罪
解析:见《刑法》第388条。
2.甲给乙人民币5 000元,让乙在3天时间内将自己的仇人丙杀死。乙受命后于次日夜潜入丙家中,但适逢丙外出,乙见其家中无人,遂翻箱倒柜盗走丙家金银首饰,价值人民币2000元。在此案中,甲的杀人行为________。(4)
A. 不构成犯罪
B. 应从重处罚
C. 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D. 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解析:见《刑法》第29条。
3.某甲盗窃准备安装的电缆线,数额较大,构成盗窃罪;某乙盗窃正在使用中的电缆线,数额不大,构成破坏通讯设备罪。两人行为侵害的对象相同,但罪名却不同,原因是________。(8)
A. 犯罪对象本身的性质不同
B. 犯罪对象可能造成的危害不同
C. 犯罪对象数额大小不同
D. 犯罪对象所体现的社会关系的性质不同
解析:犯罪客体,即我国刑法所保护的,为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是犯罪分类的理论标准。
4.一天,孙伟看见两名青年在调戏一妇女,即上前指责,遭一青年殴打而被迫还手自卫。在对打过程中,身着便装的民警康兵路过,见状抓住孙伟的肩膀以制止斗殴。孙伟误以为是对方同伙前来帮凶,便拔出随身携带的水果刀刺向康兵,结果致康兵轻伤。在刑法理论上,孙伟的行为属于________。(4)
A. 互相斗殴
B. 防卫过当
C. 假想防卫
D. 事后防卫
解析:所谓假想防卫,是指行为人由于主观认识上的错误,实际上并不存在不法侵害,却误认为存在,因而对臆想中的不法侵害实行了所谓防卫行为,造成他人无辜损害。假想防卫中不存在不法侵害,故不属于排除犯罪性行为。
5.某甲系A市三中学生,15岁,一日因故与其母发生争吵,遂心生恶念,持刀杀其母。其母受伤尚未死亡,某甲急忙送其母到医院抢救,但抢救无效死亡。某甲的行为属于________。(4)
A. 意外事件
B. 故意杀人未遂
C. 故意杀人既遂
D. 犯罪中止
解析: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4条,犯罪中止必须是自动放弃犯罪或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
6.小王与小李不认真操作机器,使机器受到损坏,构成了重大责任事故罪。小王与小李的行为 属于________。(2)
A. 共同犯罪
B. 非共同犯罪
C. 如果都是过于自信的过失造成,则是共同犯罪
D. 如果都是疏忽大意的过失造成,则是共同犯罪
解析:见《刑法》第25条第2款。
7.下列行为,是连续犯的是( )。(8)
A. 沈某为毒死杨某,将慢性毒药在一个月内分5次放入杨的食物中,导致杨死亡
B. 丁某于2000年实施了一次盗窃,窃物价值2 000元,2002年又实施了一次盗窃,物品价值 3 000元
C. 高某一个月内连续盗窃两次,每次盗得物价值都不过100元
D. 冯某为了筹集结婚费用,2个月内抢劫3次
解析:连续犯应连续数次实施犯罪行为;A为徐行犯, B不连续,C每次行为都不构成犯罪。
8.李某在抢劫时造成被害人重伤,法院以抢劫罪判处李某有期徒刑15年,并处罚金5万元,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5万元。经查,李某个人财产只有8万元,对本判决的财产部分应当如何执行?(4)
A. 罚金和赔偿经济损失以李某个人财产按同等比例同时执行
B. 先执行罚金5万元,剩余的3万元赔偿给被害人
C. 先执行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5万元,剩余的3万元执行罚金
D. 先执行罚金5万元,经济赔偿不足部分,待李某刑满后继续履行赔偿义务
解析:见《刑法》第36条第2款。
9.被告人王某于2000年7月10日因抢劫罪被判有期徒刑4年,送往某劳改农场改造。2001年 12月10日因小事与犯人张某发生口角,并用刀将张某刺成重伤。2002年2月10日以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按数罪并罚的原则,对被告人的量刑幅度应在________。(2)
A. 4年以上7年以下
B. 3年以上5年零5个月以下
C. 3年以上5年零7个月以上
D. 3年以上7年以下
解析:见《刑法》第69条、70条、71条。
10.黄某因强奸罪被判处无期徒刑,1999年开始执行,2002年减为15年有期徒刑,有期徒刑的刑期应如何计算?(1)
A. 从2002年还应执行15年
B. 从2002年还应执行12年
C. 如果被多次减刑,黄某可能于2008年出狱
D. 黄某不应被减刑,因为他犯的是强奸罪
解析: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的刑期,从裁定减刑之日起计算。
11.吴某犯了情节严重的招摇撞骗罪,应被处7年有期徒刑,则对吴某行为的刑事追诉期限应当是________。(2)
A. 5年
B. 10年
C. 15年
D. 20年
解析:见《刑法》第87条第(2)项。
12.张某因恋爱受挫而产生变态心理,先后用改锥、钢针等物,从背后猛刺行走、骑车女性的臀部,造成4人重伤。张某的行为构成________。(2)
A. 以持械刺人的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B. 故意伤害罪
C. 猥亵妇女罪
D. 侮辱妇女罪
解析:见《刑法》第234条。
13.在某集体企业工作的乙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以“劳务费”为名的回扣费2万元,归个人所有,构成________。(8)
A. 受贿罪
B. 贪污罪
C. 职务侵占罪
D. 企业人员受贿罪
解析:见《刑法》第163条。
14.甲女对乙男提出中断恋爱关系,乙男对甲女不满,欲将甲女杀死。一日,乙男将甲女约至河边僻静处,将装有爆炸装置的木盒交给甲女,谎称盒内装有甲女给自己的信件等物,并让甲女在其离开后再打开观看。甲女打开木拿时,爆炸物爆炸,甲女双手被炸掉,身体多处受伤。乙男的行为应认定为________。(4)
A. 爆炸罪
B. 故意伤害罪
C. 故意杀人罪(未遂)
D. 过失致死罪
解析:见《刑法》第232条。
15.甲欲杀妻另娶,某日在其妻子乙饭碗里投放毒药,他知道通常乙会喂3岁的女儿食物,但由于杀妻心切不顾孩子的死活,则甲对其女儿死亡的心理态度是________。(2)
A. 直接故意
B. 间接故意
C. 疏忽大意的过失
D. 过于自信的过失
解析:犯罪的间接故意是指虽不追求危害结果的发生,但对危害结果的发生采取放任的态度。故选 B。
16.对从犯的处罚,下列陈述中正确的是________。(8)
A. 应比照主犯从轻处罚
B. 可以比照主犯减轻处罚
C. 应比照主犯免除处罚
D. 应从轻、减轻处
本文档预览:3500字符,共21079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