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部 > 试卷一 > 国家司法考试卷二模拟试卷36

国家司法考试卷二模拟试卷36

本单篇文档共36855字,内容预览3500字,预览为有答案版,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空白卷版和有答案版,同时也有司法类法律职业资格整科真题模拟题,讲义课件,思维导图,易错高频题等下载。
试卷一 模拟试卷 4010人下载
价格: 1.00 原价:¥9.60
收藏

国家司法考试卷二模拟试卷36

单项选择题

1.某甲与某乙有私仇。为了报复乙,在乙停放在小区停车场内的汽车上装上炸药和雷管,结果引爆后着火,烧毁相邻两辆汽车,并将路过的某乙炸成重伤。某甲的行为构成(   )。(8)

A. 过失杀人罪

B. 故意毁坏财物罪

C.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D. 爆炸罪

解析:根据《刑法》第115条规定,应以爆炸罪论处;A项是爆炸罪的加重情节,B项的犯罪构成与甲行为不符;C项是指以《(刑法)修正案(三)》所列出的几种危险行为之外的其他危险行为犯罪,而爆炸行为属于被列出的危险行为。

2.某甲因私仇蓄意杀害某乙。一天,某甲在某乙回家途中向其开枪射击,但未击中。这时,某甲尚有子弹3颗,却怕罪行败露,遂停止开枪射击。某甲的行为是(   )。(2)

A. 犯罪未遂

B. 犯罪中止

C. 犯罪预备

D. 意外事件

解析:对于这种在犯罪实行过程中自动、有效地放弃重复侵害的行为,应当认为是犯罪中止。

3.甲某于2003年多次盗窃在使用中的铁路专用电话线,致使数辆列车延误,造成严重后果,甲的行为构成(   )。(1)

A. 破坏交通设备罪

B. 破坏通讯设备罪

C. 盗窃罪

D.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解析:铁路专用电话线如果涉及交通运输安全的,认为属于交通设施的一部分,不是公用通信设施。甲的行为属于想象竞合,即一个行为触犯了数个内容上没有重合关系的罪名。

4.甲某晚蒙面持刀抢劫某妇女的钱包,过了几日,发现被害人是自己朋友的妻子,遂将钱包归还被害人,并声称自己是开玩笑。甲的行为是(   )。(4)

A. 犯罪未遂

B. 犯罪中止

C. 犯罪既遂

D. 可以不认为是犯罪

解析:(1)根据《刑法》第263条规定:抢劫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强制方法,当场强行劫取公私财物的行为。(2)区分抢劫罪既遂与未遂,应当以抢劫罪的犯罪构成要件是否具备,即法定的犯罪结果是否已经造成为标准。依照《刑法》第263条的规定,抢劫罪的犯罪构成有基本的和加重的两种形态。①当犯罪事实属于基本的犯罪构成时,以行为人实施行为是否抢到财物为既遂的标准;②当行为人的行为属于条文所规定的8个加重情节之一时,无论行为人是否抢到财物,均为犯罪既遂。

5.王某意欲盗窃某部队弹药库的枪支,事先准备了万能钥匙等作案工具,并多次前往观察地形了解警卫人员换班时间。某晚,王某携带作案工具前往作案,到了弹药库不远外,王某发现,因新到一批枪支,部队正组织战士连夜搬运,整个库区灯火通明,人来人往,戒备森严。王某见无法下手遂返回。王某的行为属于(   )。(1)

A. 犯罪预备

B. 犯罪中止

C. 犯罪未遂

D. 犯罪既遂

解析:《刑法》第22条:“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第23条:“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6.甲为制造毒品,私自种植罂粟1000多株,后以此为原料制造毒品1000克,对甲应如何处罚?(   )(8)

A. 以制造毒品罪加重处罚

B. 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罪

C. 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罪和制造毒品罪两罪并罚

D. 以制造毒品罪从重处罚

解析:由于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数量较大,又利用自己种植的原植物制造毒品的,属于吸收犯,按重行为吸收轻行为的原则,应以制造毒品罪从重处罚,不再定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罪,不实行并罚。故对本题中的甲应以制造毒品罪从重处罚。如果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又利用其他毒品原植物制造毒品的,则应分别定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罪和制造毒品罪,实行数罪并罚。

7.甲和乙是恋人。一日,甲抢劫了一行人的财物。数日后,公安人员将甲作为犯罪嫌疑人进行审查时,乙主动帮助甲从别人那里找来两张电影票,甲据此声称案发时自己始终陪乙在看电影。乙的行为已构成(   )。(4)

A. 包庇罪

B. 伪证罪

C. 帮助伪造证据罪

D. 窝藏罪

解析:帮助当事人毁灭罪证、消灭罪迹或伪造证据的行为,应属于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的行为之一,对这种行为应以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的行为之一,对这种行为应以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论处,不再以包庇罪论处。

8.乙某,男,35岁,某日傍晚,将骑车回家的女中学生小兰截住,先将小兰推倒在地,然后疯狂地用一把钢锯伤害小兰的下体。乙某被捕获后,经司法精神病鉴定为性变态患者,则对于乙某(   )。(4)

A. 乙某为精神病患者,不负刑事责任

B. 乙某为精神病患者,应当减轻处罚

C. 乙某为非精神病性精神障碍人,应负完全刑事责任

D. 乙某为精神病患者,可以从轻处罚

解析:性变态者不属于精神病人。

9.甲,1982年11月出生,无业。1998年12月甲欠下大笔赌债,为偿还赌债将一富家的孩子乙绑架,并向乙的父亲勒索人民币50万元,因发觉乙的父亲报警,勒索未成,气急之下,将乙杀死。中级法院于 1999年12月公开审理了此案。根据刑法有关规定,对甲应(   )。(8)

A. 判处死刑

B. 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

C. 判处死刑,暂不执行,待1年以后执行

D. 不能判处死刑,可判处无期徒刑

解析:犯罪时不满18周岁不得适用死刑,包括死刑缓期两年执行。甲在1998年案发时,刚满16岁,所以不能适用死刑。

10.乙伪造假身份证,并持伪造的身份证在中国银行某分行骗办信用卡,持该信用卡在各地分行透支取款多次,骗得现金6万元。应如何认识乙的行为?(   )(2)

A. 伪造假身份证罪

B. 信用卡诈骗罪

C. 伪造居民身份证罪与信用卡诈骗罪数罪并罚

D. 诈骗罪

解析:乙构成伪造居民身份证罪和信用卡诈骗罪,按牵连犯的原则,从一重罪即以信用卡诈骗罪论处。原因在于:乙伪造身份证的行为,根据《刑法》第280条的规定,构成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罪。伪造身份证与信用卡诈骗之间具有手段与目的的关系,属于牵连犯,而信用卡诈骗罪的法定刑高于伪造身份证罪。故对乙应以信用卡诈骗罪论处。

11.甲某夜入民宅行窃,正在行窃之时,被主人发现,便用木棍将主人打昏,携带赃物逃出。随后又唯恐主人将自己认出,又返回将主人杀死。甲某构成(   )。(8)

A. 抢劫罪

B. 故意杀人罪吸收了抢劫罪,从而只构成故意杀人罪

C. 抢劫罪、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

D. 抢劫罪和故意杀人罪,应当数罪并罚

解析:抢劫后为灭口而杀人的,不属于“抢劫致人死亡”,而单独构成故意杀人罪。

12.2004年10月9日,叶某、沈某相约到餐馆白吃一顿,再骗点钱。席间,沈某将准备好的苍蝇放到饭中,叶某张嘴大叫(系伪装),店主见苍蝇连声致歉,沈某遂要求对方付钱赔偿精神损害,二人共得 500元。后查二人以同样手法共获取财物8000余元。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4)

A. 二人构成寻衅滋事罪

B. 二人构成抢劫罪

C. 二人构成诈骗罪

D. 二人构成敲诈勒索罪

解析:《刑法》第263条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

本文档预览:3500字符,共36855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

剩余未完,查看全文
收藏
国家司法考试卷二模拟试卷36

推荐资源

客服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热线

官方客服

如遇问题,请联系客服为您解决

电话客服:

客服微信:pujinet

工作时间: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公众号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