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司法考试卷二刑法(防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练习试卷1
不定项选择题
1.妨害公务罪的行为包括:(A,B,C)
A. 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依法执行代表职务
B. 在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中,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
C. 故意阻碍国家安全机关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造成严重后果的
D. 明知他人有间谍犯罪行为,在国家安全机关向其调查有关情况、收集有关证据时,拒绝提供,情节严重的
解析:《刑法》第277条: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依法执行代表职务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在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中,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的,依照第1款的规定处罚。故意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第1款的规定处罚。
2.按照妨害公务罪定罪处罚的情形是:(D)
A. 在妨害公务中因使用暴力妨害公务致公务人员重伤、死亡的
B. 暴力抗拒税务征管活动的
C. 暴力抗拒司法警察强制执行判决裁定的
D. 参与聚众阻碍解救被收买儿童的犯罪活动,使用暴力的
解析:
3.甲驾驶乙丙二人窃得的一辆微型货车,途经某交通岗亭遇红灯停车时,换同乘在车上的丁驾驶,值勤交警戊见甲丁换位举动异常,即示意停车,甲唯恐盗窃汽车罪行暴露,对丁称“不能停”,乙也讲“冲过去”。丁遂加速行驶。戊见状抓住货车驾驶室的右车门,责令丁停车检查。丁为摆脱戊,扭动方向盘驾车曲线行驶,汽车高速行驶产生跳跃颠簸,致戊摔下汽车,身受重伤并严重残疾。甲乙丙丁构成何罪?(B)
A. 妨害公务罪
B. 故意伤害罪
C. 过失致人死亡罪
D. 故意杀人罪(未遂)
解析:
4.煽动群众暴力抗拒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行为构成:(D)
A. 妨害公务罪(教唆犯)
B. 不构成犯罪
C. 煽动颠覆政府罪
D. 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
解析:《刑法》第278条:煽动群众暴力抗拒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处……
5.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下列哪些物品可构成犯罪?(C,D)
A. 文书
B. 证件
C. 印章
D. 盖有伪造印章的证书
解析:《刑法》第280条: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的,处……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印章的,处……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的,处……
6.关于涉密犯罪下列哪些说法正确?(A,B,C)
A. 窃取国家秘密是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
B. 非法获取国家秘密后又泄露该国家秘密的,是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和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的牵连犯,择一重罪处罚
C. 为非法获取国家秘密而窃取国有档案的,属于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和窃取国有档案罪的想象竞合犯
D. 非法获取国家绝密、机密的文件、资料后又非法持有,拒不说明来源与用途,构成非法持有国家绝密、机密的文件、资料、物品罪的,数罪扦罚
解析:《刑法》第282条:以窃取、刺探、收买方法,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的,处……非法持有属于国家绝密、机密的文件、资料或者其他物品,拒不说明来源与用途的,处……
7.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对象限于下列何种计算机信息系统?(B,C,D)
A. 证券公司的
B. 国家事务的
C. 国防建设的
D. 尖端科学技术领域的
解析:《刑法》第285条:违反国家规定,侵入国家事务、国防建设、尖端科学技术领域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处……
8.关于计算机犯罪,下列哪些说法正确?(A,D)
A. 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不以造成严重后果为要件
B. 使用暴力方式直接毁损计算机硬件导致计算机信息系统破坏、造成严重后果的,构成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
C. 利用计算机实施窃取国家秘密犯罪的以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和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数罪并罚
D. 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以造成严重后果为要件
解析:关于AD参见《刑法》第285条、第286条。关于C参见《刑法》第287条:利用计算机实施金融诈骗、盗窃、贪污、挪用公款、窃取国家秘密或者其他犯罪的,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定罪处罚。注意,第 287条属于注意规定或提示性规定,不属于特别规定。非法侵入行为是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的手段行为,属牵连关系,不数罪并罚。B一般直接以故意毁坏财物罪处罚。
9.甲为某公司职工,已婚,到某婚姻介绍所以海南省人事劳动厅林锋的名义登记征婚。通过婚姻介绍所先后认识了被害人A、B、C、D、E、F等人。甲在与上述被害人交往过程中,均称自己叫林锋,系海南省人事劳动厅的干部,负责大学生的分配工作,未婚或已离婚,由此骗取被害人的信任,并借谈恋爱之名对被害人进行流氓戏弄。还以介绍工作为由骗取上述被害人各种财物价值5万余元。甲构成何罪?(B)
A. 诈骗罪
B. 招摇撞骗罪
C. 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罪
D. 流氓罪
解析:《刑法》第279条: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招摇撞骗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冒充人民警察招摇撞骗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10.下列哪些情形只追究首要分子的刑事责任?(A,C,D)
A. 聚众“打砸抢”,毁坏或者抢走公私财物的
B. 聚众冲击国家机关的
C. 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交通秩序的
D. 聚众斗殴的
解析:《刑法》第290条: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对首要分子,处3年以上 7年以下有期徒刑;对其他积极参加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聚众冲击国家机关,致使国家机关工作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对首要分子,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对其他积极参加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刑法》第291条规定:聚众扰乱车站、码头、民用航空站、商场、公园、影剧院、展览会、运动场或者其他公共场所秩序,聚众堵塞交通或者破坏交通秩序,抗拒、阻碍国家治安管理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情节严重的,对首要分子,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刑法》第289条规定:聚众“打砸抢”,致人伤残、死亡的,依照本法第134条(故意伤害罪)、第232条(故意杀人罪)的规定定罪处罚。毁坏或者抢走公私财物的,除判令退赔外,对首要分子,依照本法第 263条(抢劫罪)的规定定罪处罚。
《刑法》第309条规定:聚众哄闹、冲击法庭,或者殴打司法工作人员,严重扰乱法庭秩序的,处……
11.关于聚众斗殴罪,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A,B,D)
A. 甲邀约乙、丙、丁三人到戊家将其殴打成轻伤,构成聚众斗殴罪
B. 甲得知A、B、C、D四人在某饭店喝酒后,便邀约乙、丙、丁三人持械前往报复,将A、B、C、D四人打伤,构成聚众斗殴罪
C. 甲某与乙某发生争执,二人约定晚上带人在体育场决一胜负。当晚,甲某带来五人,乙某闻信后也不示弱,带来丙某一人助阵。双方大打出手,在打斗中丙某被甲某带来的丁某用刀扎中要害部位当场死亡。丁某构成故意杀人罪,其他人均构成聚众斗殴罪
本文档预览:3500字符,共15338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