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部 > 试卷一 >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练习试卷3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练习试卷3

本单篇文档共12277字,内容预览3500字,预览为有答案版,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空白卷版和有答案版,同时也有司法类法律职业资格整科真题模拟题,讲义课件,思维导图,易错高频题等下载。
试卷一 章节练习 5457人下载
价格: 1.00 原价:¥8.80
收藏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练习试卷3

单项选择题

1.下列哪些罪名之间存在竞合关系?(C,D)

A. 集资诈骗罪、贷款诈骗罪、保险诈骗罪、信用证诈骗罪之间

B. 票据诈骗罪、金融凭证诈骗罪、信用卡诈骗罪、有价证券诈骗罪之间

C. 票据诈骗罪与贷款诈骗罪、合同诈骗罪之间

D. 诈骗罪与合同诈骗罪、信用卡诈骗罪之间

解析:A类属于因诈骗对象特定而区分(集资诈骗对象是公众资金;贷款诈骗是金融机构资金;保险诈骗是保险公司理赔款),不拘手段,相互之间不生竞合。B类属于因诈骗手段、方法而分,(使用假的、废的、空的、冒用他人的“票据、凭证、信用卡、信用证、有价证券”),不拘对象,之间不生竞合。C类,使用B类特定犯罪手段犯A的对象,则生竞合,属于“交叉”竞合。也可认为是想象竞合。D类,诈骗包容各种方式、各种对象的诈骗,属于“包容”竞合,一般认为是法条竟合。包容竞合中“一般与特殊”的分辨:若删除其一,也不会缩小处罚范围,该被删除的是特殊

2.甲从乙处借6万元从李四处购买了面值为50万元的假币。甲因为假币没有卖出无法归还乙的欠款。乙提出甲用假币50万元偿还6万元债务。甲同意,给乙假币50万元抵债。之后某国家机关会计丙挪用公款8万元从乙手中购买40万元假币。丙用假币购买毒品贩卖获利28万元。丙安排好友丁从贩毒分子张三手中取回贩卖毒品获利的28万元存入丁工作的储蓄所。(A,B,D)

A. 甲、乙均成立购买、出售假币罪

B. 丙构成挪用公款罪、购买假币罪、贩卖毒品罪,数罪并罚

C. 丙构成挪用公款罪、购买假币罪、贩卖毒品罪、使用假币罪,数罪并罚

D. 丁构成转移毒赃罪和洗钱罪,择一重罪处罚

解析:

3.纳税人有下列哪些情形之一,且偷税数额占应纳税额的10%以上且偷税数额在1万元以上的,以偷税罪论处?(A,B,C,D)

A. 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

B. 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

C. 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纳税

D. 进行虚假纳税申报

解析:参见《刑法》第201条。同时参见《关于偷税抗税案件的解释》第1、2、4条。注意:

(1)无照经营的,不免除其纳税义务,故不妨碍追究其偷税罪的刑事责任。

(2)使用伪造、变造、盗窃的武装部队车辆号牌,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的车辆购置税、车辆使用税等税款,偷税数额占应纳税额的10%以上,且偷税数额在1万元以上的,以偷税罪定罪处罚。参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生产、买卖武装部队车辆号牌等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2年4月)。

(3)共犯问题:税务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纳税人(自然人、法人)财物

4.甲在抗税时使用暴力致税务征管人员受轻伤,则甲:(D)

A. 构成故意伤害罪和抗税罪,数罪并罚

B. 构成故意伤害罪、妨害公务罪和抗税罪,数罪并罚

C. 构成抗税罪,属于情节严重,以抗税罪一罪定罪处罚,该情节严重属于抗税罪的基本构成要件

D. 构成抗税罪,属于情节严重,以抗税罪一罪定罪处罚,该情节严重属于抗税罪的加重情节

解析:《刑法》第202条规定,以暴力、威胁方法拒不缴纳税款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拒缴税款1倍以上5倍以下罚金;情节严重的,处……参见《关于偷税抗税案件的解释》第5条。

5.下列哪些情形是逃避迫缴欠税罪的要件?(A,B,C)

A. 采取转移财产的手段

B. 采取隐匿财产的手段

C. 致使税务机关无法追缴欠缴的税款数额在1万元以上

D. 使用暴力、威胁方法

解析:《刑法》第203条:纳税人欠缴应纳税款,采取转移或者隐匿财产的手段,致使税务机关无法追缴欠缴的税款,数额在1万元以上不满10万元的,处……

6.关于危害税收征管的犯罪,下列哪些说法正确?(A,B,D)

A. 纳税人缴纳税款后,以假报出口的欺骗方法,骗取所缴纳的税款的是偷税罪

B. 虚构纳税的事实并且假报出口,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达到5万元以上的,足骗取出口退税罪

C. 为骗取出口退税而虚构纳税事实,又构成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的,与骗取出口退税罪数罪并罚

D. 纳税人缴纳税款后,以假报出口的欺骗方法骗取税款超过所缴纳的税款的,以偷税罪和骗取出口退税罪数罪并罚

解析:《刑法》第204条:以假报出口或者其他欺骗手段,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数额较大的,处……纳税人缴纳税款后,采取前款规定的欺骗方法,骗取所缴纳的税款的,依照本法第201条的规定定罪处罚,骗取税款超过所缴纳的税款部分,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7.下列哪些情形属于骗取出口退税罪的“假报出口”行为?(A,B,C,D)

A. 伪造或者签订虚假的买卖合同

B. 以伪造、变造或者其他非法手段取得出口货物报关单、出口收汇核销单、出口货物专用缴款书等有关出口退税单据、凭证

C. 虚开、伪造、非法购买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其他可以用于出口退税的发票

D. 其他虚构已税货物出口事实的行为

解析:参见《关于骗取出口退税案件的解释》第1条。

8.下列哪些情形属于骗取出口退税罪的“其他欺骗手段”?(A,B,C,D)

A. 骗取出口货物退税资格的

B. 将未纳税或者免税货物作为已税货物出门的

C. 虽有货物出门,但虚构该出口货物的品名、数量、单价等要素,骗取未实际纳税部分出口退税款的

D. 以其他手段骗取出口退税款的

解析:参见《关于骗取出口退税案件的解释》第2条。

9.关于骗取出口退税罪下列哪些说法正确?(A,B,C,D)

A. 有进出口经营权的公司、企业,明知他人意欲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仍违反国家有关进出口经营的规定,允许他人自带客户、自带货源、自带汇票并自行报关,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的,以骗取出口退税罪论处

B. 实施骗取国家出口退税行为,没有实际取得出口退税款的,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C. 国家工作人员参与实施骗取出口退税犯罪活动的,依照《刑法》第201条第1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D. 实施骗取出口退税犯罪,同时构成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等其他犯罪的,依照刑法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解析:《关于骗取出口退税案件的解释》第6条规定,有进出口经营权的公司、企业,明知他人意欲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仍违反国家有关进出口经营的规定,允许他人自带客户、自带货源、自带汇票并自行报关,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的,依照《刑法》第204条第1款、第211条的规定定罪处罚。第7条规定,实施骗取国家出口退税行为,没有实际取得出口退税款的,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第8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参与实施骗取出口退税犯罪活动的,依照《刑法》第201条第1款的规定从重处罚。第9条规定,实施骗取出口退税犯罪,同时构成虚开增值税专

10.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虚开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指有下列哪些行为之一?(A,B,C,D)

A. 为他人虚开

B. 为自己虚开

C. 让他人为自己虚开

D. 介绍他人虚开

解析:《刑法》第205条规定,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虚开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的,处……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虚开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是指有为他人虚开、为自己虚开、让他人为自己虚开、介绍他人虚开行为之一的。

11.关于增值税发票的犯罪,下列哪些说法正确?(A,B,C,D)

A. 非法购买增值税专

本文档预览:3500字符,共12277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

剩余未完,查看全文
收藏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练习试卷3

推荐资源

客服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热线

官方客服

如遇问题,请联系客服为您解决

电话客服:

客服微信:pujinet

工作时间: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公众号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