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法练习试卷6
单项选择题
1.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公诉案件,在法庭调查中要涉及质证的问题,对此,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C)
A. 电法院向当事人出示物证
B. 由审判人员向被告人出示物证
C. 由公诉人、辩护人向法庭出示物证
D. 由公诉人、辩护人向当事人出示物证
解析: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57条的规定,公诉人、辩护人应当向法庭出示物证,让当事人辨认。
2.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61条的规定,在法庭审判过程中,如果诉讼参与人或者旁听人员违反法庭秩序,审判长应当警告制止。对不听制止的,可以强行带出法庭;情节严重的,处以1000元以下的罚款或者15日以下的拘留。试分析此处的“拘留”与刑事强制措施中的“拘留”有何异同,以下表述正确的是:(B)
A. 这两个“拘留”没有区别,都是为保证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对有关人员采取的强制措施,只不过适用于刑事诉讼的不同阶段
B. 这两个“拘留”不同。刑事强制措施中的“拘留”是临时性的羁押措施,目的是控制犯罪嫌疑人的人身;本条规定的“拘留”是对违反法庭秩序的人实施的惩罚措施,是对其违法责任的追究,其性质更接近于行政处罚中的拘留
C. 这两个“拘留”相同,都是为追究违法行为人的刑事责任而采用的,本条规定的拘留适用于行为人严重违反法庭秩序的情形,此时行为人应当被迫究妨害公务罪的刑事责任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解析:考生应当注意把握这两种性质不同的“拘留”。刑事强制措施中的“拘留”不带有惩罚目的,只是为了控制犯罪嫌疑人以便侦查活动顺利进行,是临时性措施;对严重违反法庭秩序的人适用的“拘留”,是对违法行为人的一种终局性惩罚措施。因此B项正确,A项错误。本条规定的“拘留”并不是为了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严重违反法庭秩序的行为也不一定构成妨害公务罪(构成该罪一般要求行为人对司法工作人员实施暴力),因此C项错误。
3.在某案的法庭审判过程中,被告人的母亲张某对公诉人不满,冲进审判区,出言辱骂,并将一茶杯向公诉人掷去,严重扰乱了法庭秩序。对张某这一行为的下列处理办法中正确的是:(B,D)
A. 合议庭当庭以藐视法庭罪判处其有期徒刑1年
B. 审判长决定将其强行带出法庭
C. 审判长决定处1000元以下罚款
D. 经院长批准,处15日以下拘留
解析:罚款、拘留应当经过院长批准,审判长无权作出处理。
4.在一次人民法院的法庭审判过程中,被告人的家属在旁听席上哄闹法庭,甚至要殴打审判人员,对此,该人民法院对冲击法庭的该旁听人员采取什么措施?(A,B,C,D)
A. 可以对其警告制止
B. 可以强行带出法庭
C. 可以对其罚款
D. 可以对其拘留
解析:根据《刑诉解释》第184条的规定,在法庭审判过程中,如果诉讼参与人或者旁听人员违反法庭秩序,合议庭应当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1)对于违反法庭秩序情节较轻的,应当当庭警告制止并进行训诫;(2)对于不听警告制止的,可以指令法警强行带出法庭;(3)对于违反法庭秩序情节严重的,经报请院长批准后,对行为人处1000元以下的罚款或者15日以下的拘留;(4)对于严重扰乱法庭秩序,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5.P县人民法院对赵某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案进行法庭审理后,合议庭评议认为,根据已经查明的事实和认定的证据材料,能够确认赵某不构成犯罪,但在作出判决前,赵某因突发心脏病死亡。P县人民法院应如何处理?(B)
A. 裁定终止审理
B. 判决宣告赵某无罪
C. 退回人民检察院处理
D. 裁定案件撤销
解析:根据《刑诉解释》第176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对被告人死亡的,根据已查明的案件事实和认定的证据材料,能够确认被告人无罪的,应当判决宣告被告人无罪。
6.某县人民法院在审判徐某强奸案过程中,县人民检察院以徐某的行为不构成强奸罪为理由,向人民法院提出撤回起诉的要求,人民法院接到该撤诉要求时,合议庭已经对本案进行了评议并作出了判决,但尚未宣告判决。人民法院对该撤诉要求应按下列哪种方式处理?(D)
A. 人民法院应当作出准予撤诉的裁定
B. 人民法院应当作出不准撤诉的裁定
C. 可以先审查撤诉理由,再作出是否准予撤诉的裁定
D. 应当先审查撤诉理由,再作出是否准予撤诉的裁定
解析:根据《刑诉解释》第177条的规定,在宣告判决前,人民检察院要求撤回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审查人民检察院撤回起诉的理由,并作出是否准许的裁定。
7.刑事决定也是人民法院解决案件问题的一种方式,从理论上说,刑事决定具有以下特点:(A,B,C,D)
A. 人民法院适用决定只能解决诉讼程序上的问题
B. 决定可以是书面的,也可以是口头上的
C. 决定一经作出即不准上诉
D. 决定一经作出不准抗诉
解析:此题考查决定的特点。
8.下列事项中,应适用裁定的是什么?(D)
A. 宣告被告人无罪
B. 对审判人员的回避申请
C. 对违反人民法院秩序人员实施罚款、拘留
D. 二审人民法院撤销一审人民法院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判决
解析:A项用判决,B,C项用决定。
9.某人民法院依法审理一起张某涉嫌故意杀人案件,经过开庭审理,合议庭认为检察机关提出的指控张某故意杀人的证据不足,根据现有的证据不能认定被告人张某犯有故意杀人罪,在这种情况下,合议庭组成人员的意见不统一,其中正确的意见是:(B)
A. 审判员甲认为,人民法院在审理中发现检察机关提供的证据不足的,应当建议检察机关补充侦查或者变更起诉
B. 审判员乙认为,本案中证明张某故意杀人的证据不足,应当坚持“疑罪从无”,对本案作出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无罪判决
C. 审判长丙认为,虽然本案的证据不足,但是现有证据表明张某很可能是杀人凶手,鉴于本案的特殊情况,应当作出有罪判决,但是不必判处死刑,判处较轻的有期徒刑,
D. 审判员丁和戊均认为,审判长丙的意见是正确的
解析: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62条第3项的规定,“证据不足,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无罪判决”。这是“疑罪从无”原则在刑事诉讼法中最重要的体现。“疑罪从无”是指作出无罪判决,即彻底否定检察机关的指控,并不是部分否定其指控,因此定罪并判处轻刑的做法是错误的。
10.在开庭审理过程中,被告人趁上厕所之机逃跑,较长时间一直未被抓获,应当作出何种处理?(D)
A. 延期审理的决定
B. 延期审理的裁定
C. 中止审理的决定
D. 中止审理的裁定
解析:根据《刑诉解释》第181条的规定,在审判过程中,自诉人或者被告人患精神病或者其他严重疾病,以及案件起诉到人民法院后被告人脱逃,致使案件在较长时间内无法继续审理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中止审理。
11.在公诉案件的审理过程中,下列的哪些选项是合议庭应当决定延期审理的情形?(A,B,C)
A. 辩护人申请通知新的证人到庭,审判人员认为可能影响案件事实认定的
B. 公诉机关要求进行补充侦查
C. 被告人当庭拒绝辩护人为其辩护,依法要求另行委托辩护人的
D. 被告入患严重疾病,致使案件在较长时间内无法继续审理的
解析: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65条的规定。对D项应该适用中止审理的裁定。
12.我国刑事诉讼法中规定了延期审理这种制度,在下述这四个选项中,对延期审理的理解正确的是
本文档预览:3500字符,共27443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