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法练习试卷1
单项选择题
1.刑事诉讼法学中的许多关于理论与实践的问题最终都可归结为诉讼公正与诉讼效率这两大问题,据此,关于刑事诉讼的价值目标,正确说法是:(B)
A. 公正与效率并重
B. 公正优先,兼顾效率
C. 效率优先,兼顾公正
D. 上述选项都不正确
解析:此题属于理论考查,公正与效率均是刑事诉讼的价值目标,但二者不能并重,公正在刑事诉讼价值中居于核心的地位。
2.关于刑事诉讼目的,学术界主要有以下哪些观点?(A,B,C)
A. 自由与安全论
B. 刑事诉讼目的层次论
C. 实体真实与法律程序统一论
D. 公正与效率论
解析:此题属于理论考查,公正与效率论是关于刑事诉讼价值的观点。
3.某大学教授在讲授刑事诉讼法课时,让学生回答如何理解“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原则,下列四个同学的回答中,正确的理解是:(C,D)
A. 甲同学认为是指法官个人独立审判案件,不受任何他人影响
B. 乙同学认为是指合议庭独立审判案件,不受任何组织或个人的影响
C. 丙同学认为是指法院独立审判案件,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D. 丁同学认为是指法院依法独立审判案件,上级法院不能对下级法院正在审理的具体案件如何处理发布指示或命令
解析:我国的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职权是法院整体的独立,不是法官或者审判组织的独立。
4.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 一自诉案件,甲市乙区一派出法庭判处被告人有期徒刑1年,被告人不服,应向甲市中级人民法:院上诉
B. 上级人民法院和下级人民法院是领导关系,下级人民法院应当执行上级人民法院的指示
C. 某商场丢失一块手表,认为顾客甲有重大嫌疑,商场保安可先行拘留甲,等待公安机关处理
D. 某刑事案件,公安机关经侦查认为属犯罪情节轻微的,可以作出撤销案件处理
解析:对B项,上级人民法院和下级人民法院之间是监督关系,而不是领导关系;对C项,商场保安不是侦查人员,无权采取强制措施;对D项,根据《公安机关规定》第168条规定,公安机关无权作出撤销案件的处理决定。
5.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个别地区遇到特大案件时,常常在侦查阶段即要求人民法院派员介入,名曰公检法三机关联合办案,这种做法从法律上看:(C)
A. 符合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进行刑事诉讼,应当互相配合的原则
B. 体现了我国的司法机关与西方国家司法机关本质上的不同
C. 违背了法律规定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进行刑事诉讼,应当分工负责的原则
D. 符合我国刑事诉讼惩罚犯罪、保护人民、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公众安全、维护社会主义社会秩序的目的
解析:公安司法机关的互相配合不能理解为“联合办案”、“提前介入”等,没有分工的互相配合是违反本原则的,是违法的。
6.某案,公诉人在开庭审理过程中发现人民法院审判案件的合议庭审判长是被告人的哥哥,但是他本人没有自行回避,当事人也没有申请回避,那么该公诉人应当如何处理?(B)
A. 他应当依法履行审判监督职责,当庭要求该审判长回避
B. 他应当建议休庭,然后向检察院汇报,由检察院向法院提出意见,要求更换审判长
C. 他应当继续参加审理,待第一审判决后,再以第一审判决严重违反诉讼程序为理由提出抗诉
D. 他应当直接向法院院长提出更换审判长的要求
解析:《刑事诉讼法》第169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发现人民法院审理案件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有权向人民法院提出纠正意见。该条体现了人民检察院的法律监督职能。
7.在我国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如果刑事诉讼的当事人中有汉族人,也有维吾尔族人,那么:(C)
A. 汉族当事人必须使用维吾尔族语进行诉讼
B. 维吾尔族当事人必须使用维吾尔族语进行诉讼
C. 每个当事人都可以选择使用汉语进行诉讼,也可以选择使用维吾尔族语进行诉讼
D. 在诉讼过程中,使用何种语言,应由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决定
解析: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是诉讼参与人的权利,不应由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决定,而且,是权利就可以放弃。
8.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基本原则,在少数民族聚居或者多民族杂居的地区,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A,C)
A. 应当用当地通用的语言进行审讯
B. 对于不通晓当地通用的语言文字的诉讼参与人,可以为他们翻译
C. 应当用当地通用的文字发布判决书、布告和其他文件
D. 应当用汉字发布判决书
解析:根据《刑事诉讼法》第9条的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在少数民族聚居或者多民族杂居的地区,应当用当地通用的语言进行审讯,用当地通用的文字发布判决书、布告和其他文件。B项错在对于不通晓当地通用的语言文字的诉讼参与人,是“应当”为他们翻译;而不是“可以”。
9.下列有关刑事诉讼参与人的诉讼权利,哪些说法是正确的?(B,C,D)
A. 对于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在讯问时,其法定代理人必须在场
B. 对于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在审判时,其法定代理人可以不在场
C. 诉讼参与人享有一定的诉讼权利,同时,公安司法机关也有权力要求诉讼参与人履行相应的义务
D. 对于侦查人员侵犯公民诉讼权利的行为,诉讼参与人有权提出控告
解析: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4条规定,对于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在讯问和审判时,可以通知其法定代理人到场,也即:其法定代理人不是必须在场。
10.北京市某区法院审理一起强奸案件。被告人张某,藏族,西藏人,在法庭审理前,他提出自己只会藏文,听不懂普通话,要求提供翻译。对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D)
A. 张某无权提出这一请求,因为普通话是国语,张某提出请求只是借口
B. 对张某的这一请求,法院不应当准许,因为不符合申请翻译的条件
C. 对张某的这一请求,法院应当准许,但应由张某承担翻译费用
D. 对张某的这一请求,法院应当准许,并且无须张某承担翻译费用
解析:根据《刑事诉讼法》第9条规定,司法机关有为诉讼参与人翻译的法定义务,因此翻译的费用由国家支付,而不由诉讼参与人承担。
11.D县人民检察院在侦查该县环保局负责人某甲环境监管失职案中发现某甲的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对此应当作出何种处理?(A)
A. 撤销案件
B. 不起诉
C. 终止审理
D. 宣告无罪
解析: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5条的规定,此题属于第(2)项的规定,即“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当此情形出现在侦查阶段,公安机关或人民检察院应当撤销案件,所以A项正确;对于B项,应当是上述情形出现于审查起诉阶段,人民检察院应采取的处理方法;对于C项,应当是上述情出现于审判阶段,人民法院应当采取的处理方法。
12.犯罪嫌疑人甲于1994年因琐事将邻居捅成轻伤后逃跑,2000年春节他以为没事,回家过年,被害人发现后到当地公安机关报案,要求追究其刑事责任,公安机关决定立案侦查,并将其拘留,报请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那么,对此案应当如何处理?(A,C,D)
A. 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不批准逮捕的决定、
B. 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退回补充侦查的决定
C. 公安机关应当作出撤销案件的决定
D.
本文档预览:3500字符,共9761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