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部 > 试卷一 > 国家司法考试卷二模拟试卷50

国家司法考试卷二模拟试卷50

本单篇文档共34713字,内容预览3500字,预览为有答案版,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空白卷版和有答案版,同时也有司法类法律职业资格整科真题模拟题,讲义课件,思维导图,易错高频题等下载。
试卷一 模拟试卷 3992人下载
价格: 1.00 原价:¥8.00
收藏

国家司法考试卷二模拟试卷50

单项选择题

1.张某利用经营个体旅店之机,以招收女服务员为名,先后以欺骗手段招揽7名女青年在其旅店内从事卖淫活动,并对其中3名拒不进行卖淫的女青年,实施强奸以迫使其卖淫。张某的行为构成:(4)

A. 强迫卖淫罪

B. 容留卖淫罪

C. 组织卖淫罪  

D. 介绍卖淫罪

解析:组织卖淫罪是指以招募、雇用、引诱、容留、强迫等手段控制多人卖淫的行为。组织卖淫罪的手段常常包括强迫行为,甚至包含了强奸行为,强奸行为只是作为组织卖淫罪的加重情节。参见《刑法》第358条乙“组织他人卖淫或者强迫他人卖淫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组织他人卖淫,情节严重的;

(二)强迫不满十四周岁的幼女卖淫的;

(三)强迫多人卖淫或者多次强迫他人卖淫的;

(四)强奸后迫使卖淫的。

2.某甲开着一辆偷来的汽油罐车向正在驶来的一列客车冲去,某乙正打猎归来,见状用猎枪将某甲击毙,油罐车翻下路边后爆炸烧毁。某乙的行为是:(1)

A. 正当防卫

B. 紧急避险

C. 防卫过当

D. 避险过当

解析:《刑法》第20条:“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3.耿某收购贩运假银元500枚,冒充真银元出售100枚,得到1000元。不久又生一计,将剩余的假银元伺机作文物偷运出国牟取暴利。耿某的行为构成:(4)

A. 非法经营罪

B. 非法向外国人出售珍贵文物罪

C. 诈骗罪

D. 出售假币罪

解析: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本案中贩运的货币是伪造的银元,不是伪造的现行流通货币,故不构成出售假币罪。而耿某的行为也很明显不属于非法经营罪,非法向外国人出售珍贵文物罪,故只有C为正确答案。

4.一日张三去找李四要债,李四不给,两人发生剧烈争吵,后来李四一怒之下将张三捅死,并将尸体肢解,用塑料编织袋打包。对运输司机王五说,这是从云南过来的毒品,要求其送到南京,并声称事成后必有重酬。王五按吩咐将该塑料编织袋送到南京,被警方抓获。对此:(4)

A. 李四构成故意杀人罪,王五构成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

B. 李四构成故意杀人罪,王五构成故意杀人罪(共犯)

C. 李四构成故意杀人罪,王五构成运输毒品罪(未遂)

D. 李四构成抢劫罪,王五构成包庇罪

解析:本题对于李四并无大问题,李四显然构成故意杀人罪。但王五呢?王五属于犯罪对象认识错误。首先,其不构成故意杀人罪共犯,因为其并没有与李四共谋杀害张三;其次,他不构成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因为其并不知道塑料编织袋里装的是尸体;再次,其也不构成包庇罪。王五认为其运输的是毒品,而进行运输,其行为已经构成运输毒品罪,但由于事实上并不是毒品,因此属于对象不能犯未遂。

5.张某系公安人员。一日,他便装巡逻乘坐公共汽车,车上遇劫匪。张某见劫匪有 5人,且均持有凶器,便担心自己的生命安全,所以未能站出来制止劫匪的行为,致使多名旅客伤亡且财物被劫。张某的行为属于:(8)

A. 正当防卫

B. 紧急避险

C. 不构成犯罪

D. 犯罪行为

解析:张某是公安人员,他正在执行公务,此时负有保卫治安的特殊法定职责,面对危险不挺身而出,是不履行法定义务的行为,属于不作为犯罪,而且公安人员不能以紧急避险推脱责任。参见《刑法》第21条:“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第1款中关于避免本人危险的规定,不适用于职务上、业务上负有特定责任的人。” 

6.甲某等6人是某国有港口集装箱堆场的临时工。某公司在调运50个空集装箱到堆场时,误调入了一个装有90台进口彩电的重箱。甲某等发现后,认为是混在空箱中的走私货,无人敢来认领,一致同意将其私分。甲某等人骗走门卫,将彩电运出堆场后私分。甲某等人的行为:(1)

A. 构成盗窃罪

B. 构成职务侵占罪

C. 构成侵占罪

D. 属于不当得利,不构成犯罪

解析:国有公司依法从事职务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国有资产的应当构成贪污罪,其他公司职员利用职务之便侵吞本公司的财物的应当认定是职务侵占罪,没有利用职务之便的构成盗窃罪,本案没有利用职务之便,属于劳务人员,利用工作上的方便,即劳务关系,故只构成盗窃。

7.下列情形中,构成挪用特定款物罪的是:(2)

A. 某村民委员会主任雷某将上级春节时慰问贫困地区的一台彩色电视机私自变卖,把所得款项用于归还村委员成员欠饭店的吃喝账

B. 某市民政局局长杜某将上级拨付的 500万元救济款挪用于建本单位高级办公楼,被境外媒体报道后,在国际上造成恶劣影响

C. 某省防汛办公室主任刘某将本单位储备的防汛物资变卖,把所得款项用于本单位投资期货交易,当年赢利后,又重新按原品种、数量购置防汛物资

D. 某县民政局干部齐某将上级拨付的5万元扶贫专用款挪用于本人购置新房,1年以后,齐某凑齐5万元归还

解析:《刑法》第273条:“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情节严重,致使国家和人民群众利益遭受重大损害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条界定了特定款物的外延。A项中的电视机系慰问品,不是特定款物;C项未使国家和人们利益遭受重大损失,不构成本罪;D项因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而构成挪用公款罪。依此,本题B项为正确答案。

8.张某,系一个间歇性精神病人,一日骑自行车看见小孩在路上,其不予避让,撞伤小孩,造成小孩重伤。经查明,张某当时处于精神正常状态,但进入刑事诉讼程序后,其精神又不正常了,对此如何追究刑事责任?(1)

A. 应当负完全刑事责任

B. 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C. 等待张某精神正常后再予以追诉

D. 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解析:《刑法》第18条:“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根据本条第2款,A项正确,而其他各项均无法律依据。

9.某甲因犯强奸罪被判有期徒刑10年,剥夺政治权利3年。有期徒刑从.1989年7月1日起执行,对甲实际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是:(8)

A. 1989年7月1日至1992年6月30日

B. 1999年7月1日至2002年6月30日

C. 1989年7月1日至1999年6月30日

D. 1989年7月1日至2002年6月30日

本文档预览:3500字符,共34713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

剩余未完,查看全文
收藏
国家司法考试卷二模拟试卷50

推荐资源

客服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热线

官方客服

如遇问题,请联系客服为您解决

电话客服:

客服微信:pujinet

工作时间: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公众号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