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司法考试(卷一)模拟试卷38
单项选择题
1.魏明与桂敏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登记结婚,婚姻登记机关依法予以登记并发给结婚证书。产生魏明与桂敏法律上的婚姻关系的事实在法学上被称作什么?( )(4)
A. 事实关系
B. 事实行为
C. 法律事实
D. 法律事件
解析:本题考法律事实。引起本题中婚姻法律关系产生的是双方当事人的法律行为,但选择项中无“法律行为”一项,因此取某上位概念“法律事实”,作为本题答案。
2.( )是我国制定社会主义法律的根本原则。(1)
A. 四项基本原则
B. 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
C. 领导与群众路线相结合的原则
D. 实事求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的原则
解析:本题考我国制定社会主义法律的根本原则。本题四选项中,B、D为立法的基本原则,C为法律适用的基本原则,只有A才是立法的根本原则。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法理学中所称的“法”的是( )。(1)
A. 党规国法
B. 凉山彝族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自治条例
C. 美国最高法院所作出的判决
D. 中世纪的基督教教规
解析:本题考“法”的含义。法理学中所称的法指国法(国家的法律),而不包括党规。
4.依据法律解释的方法不同,法律解释可分为( )(4)
A. 有权解释、无权解释
B. 立法解释、司法解释、行政解释
C. 语法解释、逻辑解释、历史解释、系统解释
D. 字面解释、扩充解释、限制解释
解析:本题考法律解释的分类。
5.外国人在中国领域内对中国公民犯罪,可能受到中国刑法的制裁,这是法律对人的效力中哪一原则的体现?( )(1)
A. 属地主义原则
B. 属人主义原则
C. 保护主义原则
D. 以属地主义为主,与属人主义、保护主义相结合原则
解析:外国人在中国领域内对中国公民犯罪,可能受到中国刑法的制裁,这是属地原则的体现。属地主义原则为一国的法律对其主权管辖范围内的一切人均有效,包括本国人、外国人和无国籍人。
6.下列哪一选项的表述没有正确地说明“法律关系是根据法律规范建立的一种合法的社会关系”?( )(4)
A. 没有法律规范就没有法律关系
B. 法律关系是法律规范的实现形态
C. 法律关系是法律规范调整的社会关系本身
D. 法律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合法关系
解析:本题考法律关系概念的真正理解。法律关系已经不是法律规范调整的社会关系本身了,它是一般社会关系的法律化形态。
7.王小三是某县大话乡人民代表大会人大代表,由于其触犯刑律,原选区选民50人依照法定程序要求罢免王小三的代表资格。依照有关规定,罢免王小三的乡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身份,须经原选区( )的选民通过。(1)
A. 过半数
B. 2/3以上多数
C. 全体
D. 1/3以上多数
解析:
8.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4)
A. 1949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 1931年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C. 1954年宪法
D. 1908年《钦定宪法大纲》
解析:1954年宪法是我国的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1949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是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文件,不是第一部正式宪法。1931年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是第一部由人民代表机关制定的宪法性文件。
9.下列关于我国现行宪法的结构体系的表述中哪一项是正确的?( )(4)
A. 序言,总纲,国家机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旗、国徽和首都
B. 序言,总纲,国家机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象征
C. 序言,总纲,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国旗、国歌、国徽、首都
D. 总纲,国家机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旗、国歌、国徽、首都
解析:我国宪法的结构包括序言和正文两大部分。其中正文包括四章,即第一章《总纲》、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三章《国家机构》、第四章《国旗、国歌、国徽、首都》,其中国歌部分是2004年宪法修改时新增加的。
10.下列哪个选项属于省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人事权?( )(1)
A. 选举上一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B. 罢免本级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无须报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C. 选举本级人民法院院长,并须报经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
D. 选举本级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全角与半角的切损但须报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批准
解析:本题考省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人事权,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第8条、第10条。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的哪项规定充分表明了我国的国家性质?( )(1)
A.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B.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
D.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解析:本题考我国的国家性质。
12.依据我国《宪法》和《选举法》的有关规定,省、直辖市、设区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受( )的监督。(4)
A. 选民
B. 选民和原选举单位
C. 原选举单位
D. 上级人大常委会
解析:本题考对人大代表的监督。
13.“凡权利无保障和分权未确立的社会,就没有宪法”是对宪法内涵的准确表达。这一论述出自于下列哪一宪法或文件?( )(8)
A. 1791年法国宪法
B. 1776年北美《独立宣言》
C. 1689年英国的《权利法案》
D. 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
解析: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后,制宪会议制定了著名的《人权和公民权利宣言》(简称《人权宣言》)。在这一文件中,提出了上述著名论断。1791年法国宪法虽以《人权宣言》为序言,但这一论断最早并非出自于该宪法。B项的《独立宣言》提出了“人人生而平等”的著名论断。
14.下列选项中关于美国宪法修改的论述正确的是哪一项?( )(1)
A. 国会两院各以其议员2/3多数认为必要时,得提出宪法的修正案
B. 国会提出的宪法修正案必须经过3/4州议会的批准
C. 美国宪法修正案被称为“权利法案”
D. 美国宪法修正案由总统颁布
解析:美国宪法规定,宪法修正案须由国会两院各以其议员的2/3多数或应2/3的州议会提出,并由3/4的州议会或州制宪会议批准,方可通过。所以A项正确,B项不准确。美国宪法修正案由国务卿公布,所以D项不正确。迄今为止,美国宪法共通过了27条修正案,但只有前10条才被称为“权利法案。”
15.郑国子产公布刑书时,遭到晋国以( )为代表的旧贵族的反对。(2)
A. 邓析
B. 叔向
C. 孔子
D. 范宣子
解析:本题考郑国子产最早公布刑书时遭到反对方面的问题。
16.清末变法修律过程中,颁布的一部过渡性的刑法是( )。(4)
A. 《大清律例》
B. 《大清新刑
本文档预览:3500字符,共24389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