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部 > 试卷一 > 国家司法考试(卷一)模拟试卷45

国家司法考试(卷一)模拟试卷45

本单篇文档共25530字,内容预览3500字,预览为有答案版,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空白卷版和有答案版,同时也有司法类法律职业资格整科真题模拟题,讲义课件,思维导图,易错高频题等下载。
试卷一 模拟试卷 4761人下载
价格: 1.20 原价:¥8.80
收藏

国家司法考试(卷一)模拟试卷45

单项选择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规定:“申请专利应当向专利局提交申请文件一式两份。”该规范性质如何?( )(4)

A. 委任性规范

B. 准用性规则

C. 确定性规范

D. 授权性规范

解析:

2.法的历史类型的划分标准是:( )(2)

A. 历史传统、源流关系及其特点

B. 阶级本质和经济基础

C. 法的效力渊源

D. 法所存在的历史时期

解析:法的历史类型是按照法律制度赖以产生的生产关系的类型和反映的阶级意志的不同而对历史和现实的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制度进行的分类。历史上存在过的法律制度包括四种历史类型,即奴隶制法、封建制法、资本主义法和社会主义法。可见B项为正确选项。法系的划分主要在于历史传统,这主要包括法的渊源、法的结构、诉讼程序、法的概念等。可见AC项都是关于法系划分的标准。至于选项D,在同一历史时期,可能存在奴隶制法、资本主义法和社会主义法等不同历史类型的法,也可能在不同的国家中有归属于不同法系,如现在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并存的情况。

3.下列有关法的特征的理解哪一项是错误的?( )(2)

A. 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社会规范,其认可包括明示和默示两种方式

B. 法的实施,并不需要依靠社会舆论、道德观念和法制观念等手段来保证

C. 法通常在国家权力管辖范围内普遍有效

D. 法的特点在于它所调整的是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或交互行为

解析:法的特征包括: (1)法是调整人们的行为或社会关系的规范,具有规范性; (2)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体现了国家对人们行为的评价,具有国家意志性; (3)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为最后保证手段的规范体系,具有国家强制性; (4)法在国家权力管辖范围内普遍有效,因而具有普遍性; (5)法是有严格的程序规定的规范,具有程序性。可见,选项ACD都符合法的特征的表达。而就B项而言国家强制力也不是保证法的实施的惟一力量。法的实施,也还要依靠社会舆论、道德观念和法制观念、思想教育等多种手段来保证。

4.下列有关公民权利能力的表述,有哪一项是错误的?( )(2)

A. 权利能力是公民构成法律关系主体的一种资格

B. 所有公民的权利能力都是相同的

C. 公民具有权利能力,并不必然具有行为能力

D. 权利能力也包括公民承担义务的能力或资格

解析:

5.黄某是甲县人事局的干部,他向县检察院举报了县人事局领导叶某在干部调配中收受钱物的行为。两个月后未见动静,黄某几经努力才弄清是检察院的章某把举报信私下扣住并给了叶某。黄某于是又向县人大、市检察院举报章某的行为。黄某的这一行为属于下列哪一种?( )(2)

A. 法的适用

B. 法的遵守

C. 法的执行

D. 法的解释

解析:(1)法的实施,根据是否需有权机关的干预分为法的适用与法的遵守。法的适用是有权机关的行为。 (2)法的遵守是指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全体公民都必须守法,严格依法办事。从内容上看,法的遵守包括行使法的权利和履行法的义务两个方面。 (3)行使方法的权利是指人们通过一定的行为,或者是要求他人实施或者抑制一定的行为来保证自己合法权利得以实现。本题中黄某的行为即是行使《宪法》第41条赋予公民的举报权的行为。故选项B正确。

6.下列关于法的价值的说法错误的有:( )(1)

A. 法的价值具有预见性

B. 法的价值具有应有性

C. 法的价值主体具有普遍性

D. 法的价值载体具有特定性

解析:法的价值是指全体社会成员根据自己的需要而认为,希望法所应具有的最基本的性状和属性。BCD项均为法的价值的特点,而A项则是错误的。故只有A项为正确答案。

7.“重罪十条”首次规定于:( )(8)

A. 《晋律》

B. 《魏律》

C. 《唐律》

D. 《北齐律》

解析:所谓“重罪十条”是指危害当时统治阶级利益的最严重的十种重大犯罪的总称,把它作为严厉的打击对象,包括反逆、大逆、叛、降、恶逆、不道、不敬、不孝、不义和内乱。“重罪十条”首次确定于南北朝时期的《北齐律》,随后在隋唐之后的各代都得到了具体的应用。故本题答案为D。

8.廷杖制度设立于:( )(8)

A. 隋朝

B. 唐朝

C. 元朝

D. 明朝

解析:廷杖是指依照皇帝旨意,对犯颜直谏或抗旨犯过的官员杖责于殿阶之下。由宦官监刑,锦衣卫刑杖,隋唐已有,但仅是偶一用之。至明朝则成常刑,尤其是明太祖经常当殿杖责大臣。所以就廷杖制度的设置,应当还是选明朝。

9.( )是罗马法“复兴”的策源地和中心。(2)

A. 法国

B. 意大利

C. 英国

D. 美国

解析:罗马法是指罗马奴隶制国家的全部法律,它既包括自公元前8世纪罗马国家产生至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这段时期的法律,也包括查士丁尼时期东罗马帝国的法律。意大利是中世纪欧洲商业开始恢复和发展的地方,又是罗马法的故乡,罗马法的“复兴”首先是从意大利开始的。

10.以下各选项中不属于清朝编撰的会典有:( )(8)

A. 《康熙会典》

B. 《雍正会典》

C. 《乾隆会典》

D. 《道光会典》

解析:在《唐六典》之后,明、清都颁布了会典,清朝的会典有五部:《康熙会典》、《雍正会典》、《乾隆会典》、《嘉庆会典》和《光绪会典》,统称为大清会典。故只有D项中的《道光会典》不属于清朝编撰的会典;

11.下列选项中,属于英美法系的特点有:( )(1)

A. 以判例法为主要法律渊源

B. 以演绎为主要推理方法

C. 严格区分公法和私法

D. 以罗马法为主要历史渊源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英美法系的特点,即以判例法为主要法律渊源;以日耳曼法为主要历史渊源;法官对法律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严格区分公法和私法;以归纳为主要推理方法。故只有A项属于英美法系的特点,而BCD项都属于大陆法系的特点。

12.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 )(1)

A.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B.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

C. 国民经济中的有益补充

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补充

解析:《宪法修正案》第16条规定:“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此,本题正确答案为A。本题是对《宪法修正案》的考查,考生对《宪法》及《宪法修正案》的相关法条应该相当熟悉。

13.下列无权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是:( )(2)

A.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B. 地级市的人民代表大会

C. 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

D. 较大的市的人大常委会

解析:依《立法法》第63条规定,有权制定地方性法规的主体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及其常委会、较大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

14.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任期届满几个月以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必须完成全国人大代表的选举?( )(1)

A. 2个月

B. 3个月

C. 30日

D. 6个月

本文档预览:3500字符,共25530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

剩余未完,查看全文
收藏
国家司法考试(卷一)模拟试卷45

推荐资源

客服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热线

官方客服

如遇问题,请联系客服为您解决

电话客服:

客服微信:pujinet

工作时间: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公众号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