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部 > 试卷一 > 国家司法考试(卷一)模拟试卷47

国家司法考试(卷一)模拟试卷47

本单篇文档共27997字,内容预览3500字,预览为有答案版,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空白卷版和有答案版,同时也有司法类法律职业资格整科真题模拟题,讲义课件,思维导图,易错高频题等下载。
试卷一 模拟试卷 2306人下载
价格: 2.00 原价:¥9.60
收藏

国家司法考试(卷一)模拟试卷47

单项选择题

1.下列哪个行为表现了规范性法律文件的规范化?(1)

A. 为了规范立法活动,健全国家立法制度,建立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全国人大制定《立法法》,要求立法机关应当遵循

B. 人民法院出版社出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库》,将建国以来所有的法律法规汇编在内

C. 1997年,全国人大制定《刑法典》

D.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定期编辑《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汇编》

解析:

2.我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第56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承担违约责任。”这一规定不属于:(4)

A. 命令性规则

B. 强行性规则

C. 确定性规则

D. 义务性规则

解析:

3.由于人的出生便产生了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抚养、监护关系,而人的死亡却又是导致扶养、夫妻、赡养关系的消灭和继承关系的产生。这在法律上称为什么?(1)

A. 法律事件

B. 法律行为

C. 法律权利

D. 法律义务

解析:此题考查法律关系中的基本概念。法律事实是法所规定的、能够引起法的后果即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现象。它又可分为行为和事件。事件是法律规范所规定的不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引起法律关系形成、变更或消灭的客观事实。而行为则是法律规范所规定的,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形成、变更或消灭的客观事实,包括合法行为和非法行为。本题中人的出生、死亡对于这些人身法律关系的影响均是属于法律事件,因为其在这些法律关系中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4.下列有关法的特征的理解哪一项是错误的?(2)

A. 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社会规范,其认可包括明示和默示两种方式

B. 法的实施,并不需要依靠社会舆论、道德观念和法制观念等手段来保证

C. 法通常在国家权力管辖范围内普遍有效

D. 法所调整的是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或交互行为

解析:

5.法是具有普遍性的社会规范,下列对此认识错误的是:(4)

A. 法的效力对象具有广泛性

B. 在国家权力所及范围之内,法具有普遍的效力

C. 生效的法律可能规范人们的一切行为

D. 法的普遍性要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解析:法的普遍性并不表明法是绝对的和无限的,法是一种社会规范,他只能规范人的行为中的一部分。而其他几个选项均是对于法的普遍性的正确表述。

6.下列有关公民权利能力的表述,有哪一项是错误的?(2)

A. 权利能力是公民构成法律关系主体的资格

B. 所有公民的权利能力都是相同的

C. 公民具有权利能力,并不必然具有行为能力

D. 权利能力也包括公民承担义务的能力或资格

解析:权利能力,是指能够参与一定的法律关系,依法享有一定权利和承担一定义务的法律资格,故选项D不符合要求。公民要成为法律关系的主体必然要具有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即公民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是构成法律关系的主体的资格。选项A不符合要求。行为能力是指法律关系主体能够通过自己的行为实际取得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能力。具有行为能力必须首先具有权利能力,而具有权利能力不必然具有行为能力,所以选项C不符合要求。公民权利能力分为一般权利能力(如民事权利能力)和特殊权利能力(如政治权利能力)。一般权利能力不能被剥夺,是人人都具有且人人

7.清末司法体制改革将大理寺改为:(1)

A. 大理院

B. 刑部

C. 法部

D. 最高法院

解析:清末司法机关的改革主要是将刑部改为法部、大理寺改为大理院、实行审检合署。

8.汉律中关于亲属间有罪相互隐匿,无条件作免罪处罚的情况不包括有:(8)

A. 子匿父母

B. 孙匿祖父母

C. 妻匿夫

D. 祖父母匿孙

解析:亲亲首匿是汉朝的一项重要的制度,在汉宣帝时确立,是封建伦理道德统治的典型表现。其内容是:亲属间的卑幼首匿尊长的犯罪行为,不追究刑事责任;对亲属中的尊长首匿卑幼的犯罪,一般犯罪不负刑事责任,死刑案件则上请廷尉,是有条件地不负刑事责任。而在封建社会中,由于三纲五常的存在,故认为男尊女卑,故C项的情形也正确。而D项则属于尊长首匿卑幼,则是一般犯罪不负刑事责任,死刑案件则上请廷尉,是有条件地不负刑事责任。本题正确答案为D。

9.抽象的精神原则是中国古代的礼的含义之一,可归纳为“亲亲”和“尊尊”,以下对此说法正确的是:(4)

A. “亲亲”,即要求在家族范围内,按自己身份行事,不能以上凌下,以亲压疏

B. “亲亲长为首”

C. “尊尊”,即要在社会范围内,尊敬一切应该尊敬的人,君臣、上下、贵贱都应恪守名分

D. “尊尊上为首”

解析:中国古代的礼在抽象的精神原则层面上可归纳为“亲亲”和“尊尊”。“亲亲”,即要求在家族范围内,按自己身份行事,不能以下凌上,以疏压亲。而且“亲亲父为首”,全体亲族成员都应以父家长为中心;“尊尊”,即要在社会范围内,尊敬一切应该尊敬的人,君臣、上下、贵贱都应恪守名分。而且“尊尊君为首”,一切臣民都有应以君主为中心。

10.( )是罗马法“复兴”的策源地和中心。(2)

A. 法国

B. 意大利

C. 英国

D. 美国

解析:罗马法是指罗马奴隶制国家的全部法律,它既包括自公元前8世纪罗马国家产生至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这段时期的法律,也包括查士丁尼时期东罗马帝国的法律。意大利是中世纪欧洲商业开始恢复和发展的地方,又是罗马法的故乡,罗马法的“复兴”首先是从意大利开始的。

11.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组成人员可以担任:(8)

A. 国家行政机关的职务

B. 审判机关的职务

C. 检察机关的职务

D. 社会团体的领导职务

解析:《宪法》第65条第4款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不得担任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的职务。”依法无明文禁止则为许可的法理推断,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可担任社会团体的领导职务。

12.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对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实行:(2)

A. 鼓励、指导和帮助

B. 引导、监督和管理

C. 指导、监督和管理

D. 鼓励、监督和帮助

解析:2004年《宪法修正案》第21条规定:“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权益。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对非公有制经济的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

13.根据我国现行宪法的规定,我国现行的行政区域说法正确的是:(1)

A. 一般行政区,即省(直辖市)、县、市和乡、镇三级

B. 民族自治地方,即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自治乡四级

C. 自治州分为县、自治县、自治市

D. 经济特区,即深圳、珠海、厦门等经济特区

解析:《宪法》第30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行政区域划分如下:(一)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 (二)省、自治区分为自治州、县、自治县、市; (三)县、自治县分为乡、民族乡、镇。直辖市和较大的市分为区、县。自治州分为县、自治县、市。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都是民族自治地方。”由此,无所谓的“自治乡”;经济特区是实行特殊经济政策的地区,不属我国行政区域划分的范畴。

本文档预览:3500字符,共27997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

剩余未完,查看全文
收藏
国家司法考试(卷一)模拟试卷47

推荐资源

客服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热线

官方客服

如遇问题,请联系客服为您解决

电话客服:

客服微信:pujinet

工作时间: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公众号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