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司法考试(卷一)模拟试卷56
单项选择题
1.认为“法律是民族精神、民族特征和民族共同意识的体现”的法学家是下列哪位?(4)
A. 德国的康德
B. 德国的耶林
C. 德国的萨维尼
D. 德国的黑格尔
解析:“法是民族精神、民族特征和民族共同意识的体现”是历史法学派的观点,而萨维尼是历史法学派的开创者及重要代表。德国的康德、黑格尔是哲理法学派的代表人物,耶林是利益法学的代表人物,故本题应选C。
2.现代社会中,不仅需要有法律这种社会规范,而且还需要有道德、习俗、纪律等其他社会规范。这说明了什么?(2)
A. 法律是可有可无的
B. 法律的作用范围是有限的
C. 法律是非常重要的
D. 法律与道德、习俗、纪律等其他社会规范完全相同
解析:现代社会中,不仅需要有法律这种社会规范,而且还需要有道德、习俗、纪律等其他社会规范,这表明法律的作用是有限的,法律不是万能的。故本题应选B项。
3.黄某是甲县人事局的干部,他向县检察院举报了县人事局领导叶某在干部调配中收受钱物的行为。两个月后未见动静,黄某几经努力才弄清是检察院的章某把举报信私下扣住并给了叶某。黄某于是又向县人大、市检察院举报章某的行为。黄某的这一行为属于下列哪一种?(2)
A. 法的适用
B. 法的遵守
C. 法的执行
D. 法的解释
解析:法的实施是指法在社会生活中被人们实际施行,以实施法律的主体和法的内容为标准,法的实施方式分三种:法的遵守、法的执行、法的适用。法的遵守是指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全体公民都必须守法,严格依法办事。从内容上看,法的遵守包括行使法的权利和履行法的义务两个方面。行使法的权利是指人们通过一定的行为,或者通过要求他人实施或者不实施一定的行为来保证自己合法权利得以实现。本题中黄某的行为即是行使《宪法》第41条赋予公民的举报权的行为。故选项B正确。
4.我国《继承法》第16条规定:“公民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的一人或数人继承。”从法的规范作用看,该项规定属于下列哪些情况?(4)
A. 个别指引
B. 确定指引
C. 有选择指引
D. 非规范性指引
解析:从法的规范作用来看,这个题干中的法条属有选择的指引,它一方面有明确的规定,同时又留有一定的余地供主体选择。而确定的指引则不留余地。与有选择的指引相对的是确定指引。确定的指引指通过设置法律义务,要求人们必须作出或不得作出某种行为,题中法条给行为人留有选择余地,所以不是确定指引。依此,本题正确答案为C,而对于法的规范作用考生要结合实际生活准确理解。
5.下列关于法与道德的表述哪一项是正确的?(2)
A. 自然法学派认为,实在法不是法律
B. 分析实证主义法学派认为,法与道德在本质上没有必然的联系
C. 中国古代的儒家认为,治理国家只能靠道德,不能用法律
D. 近现代的法学家大多倾向于否定“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的说法
解析:
6.下列有关法的特征的表述哪项是错误的?(2)
A. 法是以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规范
B. 就性质而言,法律和道德等其他社会规范的性质是完全相同的
C. 法是具有普遍性的社会规范
D. 法是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保证实现的社会规范
解析:法的特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法是调整人的行为的社会规范。但作为调整行为的社会规范,法律又不同于其他社会规范。法律是一种以公共权力为后盾的、具有特殊强制性的社会规范。而道德、宗教等社会规范则建立在人们的信仰或确信的基础上,通过人们的内心起作用。(2)法是由公共权力机构制定或认可的具有特定形式的社会规范。(3)法是具有普遍性的社会规范。(4)法是以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规范。(5)法律是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通过法律程序保证实现的社会规范。依上可知,A、C、D项中的说法都是正确的,B的说法是错误的。
7.下列哪项权利属于公民的基本权利中的政治权利和自由?(1)
A. 言论自由
B. 宗教信仰自由
C. 批评建议权
D. 平等权
解析:《宪法》第34条规定的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第35条规定的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都属于公民的政治权利。另外,《刑法》第54条规定:“剥夺政治权利是剥夺下列权利:(一)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二)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三)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四)担任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领导职务的权利。”由此,本题的正确选项为A项。
8.以下对于法律案的提出的说法错误的是:(2)
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可以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法律案,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审议
B. 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各专门委员会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法律案,由人大常委会决定是否列入会议议程
C. 一个代表团或者三十名以上的代表联名,可以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法律案,由主席团决定是否列入会议议程,或者先交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审议、提出是否列入会议议程的意见,再决定是否列入会议议程
D. 常务委员会决定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审议的法律案,应当在会议举行的一个月前将法律草案发给代表
解析:
9.《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解释权属于下列哪一机构?(2)
A. 香港特别行政区法院
B.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 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158条规定:本法的解释权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依此,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解释权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须选B。
10.下列选项中哪个有权决定乡、民族乡、镇的建置和区域划分?(2)
A. 国务院
B. 省、直辖市的人民政府
C. 自治州、设立的市的人民政府
D. 县级人民政府
解析:《宪法》第107条第3款规定:“省、直辖市的人民政府决定乡、民族乡、镇的建置和区域划分。”可见,有权决定乡、民族乡、镇的建置和区域划分的:主体是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政府。B项为应选项。关于A项,据《宪法》第89条第15项,国务院对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区域划分行使批准权。
11.根据我国现行宪法和立法法的规定,下列选项中哪一行为与宪法或法律不相一致?(4)
A. 全国人大撤销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法律
B. 某自治县的单行条例对全国人大制定的法律作出变通规定
C.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授权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规定犯罪与刑罚
D. 国务院改变某省政府制定的地方规章
解析:
12.我国《宪法》规定县级以上的各级地方人民政府设立审计机关,地方各级审计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对下列哪些机关负责?(8)
A. 国务院审计署和本级人民政府
B. 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和上一级审计机关
C. 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和本级政府
D. 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审计机关
解析:《宪法》第109条规定: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设立审计机关。地方各级审计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对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审计机关负责。依此,只有D项是正确答案。
本文档预览:3500字符,共29296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