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司法考试(卷一)模拟试卷52
单项选择题
1.把法律规范分为授权性、命令性和禁止性规范的根据是( )。(1)
A. 行为模式的不同
B. 保护的权益的不同
C. 法律效力的大小不同
D. 法律规则的内容是否确定
解析:本题涉及法律规范的分类。授权性规则是指示人们可以作出或要求别人作出一定行为的规则,命令性规则是规定人们必须作出某种行为的规则,禁止性规则是禁止或严禁作出某种行为的规则。这些规定是根据人们应当如何行为作出的分类。故答案为A。
2.某法学教授著书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进行讲解、释义,这一解释属于( )。(4)
A. 立法解释
B. 司法解释
C. 非正式解释
D. 正式解释
解析:本题涉及法律解释的分类。立法解释和司法解释都属.于正式解释,正式解释是有法律效力的法律解释。
3.我国首次公布成文法是春秋时期郑国的( )。(2)
A. 商鞅
B. 子产
C. 邓析
D. 李悝
解析:郑国的子产著刑书于鼎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公布的成文法。
4.汉代的买卖契约叫( )。(2)
A. 质剂
B. 券书
C. 文券
D. 散估
解析:本题涉及汉代的法律制度。汉代的买卖契约叫券书,西周的买卖契约叫质剂。
5.旧中国起草的颁布的第一部刑法典是( )。(4)
A. 《大明律》
B. 《大清律例》
C. 《大清新刑律》
D. 《大清现行刑律》
解析:本题涉及晚清法律改革。《大清新刑律》在沈家本的主持下制定,采用了资产阶级的刑法体例和原则,是旧中国起草的第一部刑法典。
6.我国选举法规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名额,根据各行政区域的人口总数来确定。假设某镇人口为15万人,那么该镇人民代表的总名额最多是多少?( )(4)
A. 150人
B. 135人
C. 130人
D. 140人
解析:参见《选举法》第9条第(四)项: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名额,按照下列规定确定:乡、民族乡、镇的代表名额基数为40名,每1500人可以增加1名代表;人口超过9万的乡、民族乡的代表总名额不得超过100名;人口超过13万的镇的代表总名额不得超过130名;人口不足2000的乡、民族乡、镇的代表总名额可以少于40名。
7.《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施行的时间是( )。(4)
A. 2000年3月15日
B. 2000年6月1日
C. 2000年7月1日
D. 2000年10月1日
解析: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94条:本法自2000年7月1日起施行。
8.对坚持立法的民主原则的理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2)
A. 建立科学的立法权限划分体制
B. 实现立法主体的广泛性
C. 注意民主与集中相结合
D. 根据国情,在观念和制度上结合
解析:本题涉及立法原则。B项中,立法主体具有特定性而不是广泛性。
9.根据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观点,下列表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2)
A. 法在本质上是社会成员公共意志的体现
B. 法既具有阶级性,又具有社会性
C. 法最终决定于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国家结构、国际环境等条件
D. 法不受客观规律的影响
解析:
10.“不能以一个从前提到结论的单一锁链的思维过程和证明模式得出结论”是用来描述哪种推理的?( )(4)
A. 演绎推理
B. 归纳推理
C. 辩证推
D. 逻辑推理
解析:本题涉及法律推理。
11.每年霜降后10日进行的对刑部判决的案件或京师附近的斩监侯、绞监侯重审的程序称为( )(2)
A. 秋审
B. 朝审
C. 热审
D. 冬审
解析:参见教材112页。
12.下面哪种观点反映了西周时期统治者的基本政治观和基本治国方针?( )(2)
A. 德主刑辅、礼刑并用
B. 以德配天、明德慎罚
C. 敬天、敬祖、保民
D. 出礼入刑、尊尊亲亲
解析:参见教材91页。
13.以下哪一项不属于2004年宪法修正案的内容?( )(4)
A. 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B. 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D. 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
解析:ABD均为2004年宪法修正案的内容,而C项是1999年宪法修正案中的内容。
14.根据我国宪法规定,有权决定全国总动员或局部动员的问题的机关是( )(2)
A. 国家主席
B.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 国防部
D. 中央军事委员会
解析:参见《宪法》第67条。
15.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权利不受侵犯,如果要逮捕的话必须经过一定的程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2)
A. 经人民检察院批准
B. 经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决定
C. 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人民法院决定
D. 由公安机关执行
解析:本题涉及公民权利。参见《宪法》第37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
16.某商厦开展有奖销售活动,其公告中称:本次活动分两次抽奖,第一次一等奖三名,奖21英寸彩电和VCD各一台(价值4500元),第二次一等奖二名,奖21英寸彩电(价值2800元)。凡第一次获奖的人(包括一、二、三等奖)均可参加第三次抽奖。对此事的判断中,下列各项,何者正确?( )(4)
A. 开奖不允许分两次进行,该商厦的行为构成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
B. 可以分两次开奖,但最高奖的总值不得超过5000元,该商厦的行为不构成不正当的有奖销售行为
C. 可以两次开奖,但因为每次的最高奖的奖励额都没有超过5000元,因而,该商厦的行为属于正当的有奖销售行为
D. 是不是正当的有奖销售行为,应取决于最后抽奖后抽奖结果是否出现一个人连续两次中奖,且总奖金额超过5000元
解析:本题涉及不正当竞争行为。参见《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3条:经营者不得从事下列有奖销售:(一)采用谎称有奖或者故意让内定人员中奖的欺骗方式进行有奖销售;(二)利用有奖销售的手段推销质次价高的商品;(三)抽奖式的有奖销售,最高奖的金额超过5000元。
17.下列有关环境质量标准的说法哪一个是不正确的?( )(1)
A. 环境质量标准包括国家环境标准和各级地方政府制定的地方环境标准
B. 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已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严于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C. 凡是向已有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区域排污的,应当执行该地方标准
D. 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必须
本文档预览:3500字符,共25429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