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部 > 试卷一 > 国家司法考试(卷一)模拟试卷53

国家司法考试(卷一)模拟试卷53

本单篇文档共26726字,内容预览3500字,预览为有答案版,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空白卷版和有答案版,同时也有司法类法律职业资格整科真题模拟题,讲义课件,思维导图,易错高频题等下载。
试卷一 模拟试卷 7260人下载
价格: 1.10 原价:¥9.00
收藏

国家司法考试(卷一)模拟试卷53

单项选择题

1.根据法的创制和表达形式不同,法可以分为( )。(2)

A. 根本法和普通法

B. 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C. 国内法和国际法

D. 一般法和特别法

解析:本题涉及法的分类。根本法和普通法是根据法律效力和制定程序的不同做出的分类,国内法和国际法是根据法律适用主体的不同作出的分类,一般法和特别法则是根据法律适用范围的不同作出的分类。

2.对法律汇编与法典编纂之间区别的理解,可以有多种角度。下列哪一表述准确地揭示了二者之间的区别?( )(8)

A. 法律汇编既可以由个人进行,也可以由社会团体乃至国家机关进行;法典编纂只能由国家立法、执法和司法机关进行

B. 法律汇编是为了形成新的统一的规范性法律文件;法典编纂是将不同时代的法典汇编成册

C. 法律汇编可以按年代、发布机关及涉及社会关系内容的不同,适当地对汇编的法律进行改变;法典编纂不能改变原来法律规范的内容

D. 法律汇编不属于国家机关的立法活动;法典编纂是一种在清理已有立法文件基础上的立法活动

解析:本题涉及法律汇编和法典编纂。法律汇编和法典编纂是规范性法律文件系统化的两种基本方法,二者在目的、机构、性质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区别。本题A选项前半句正确,后半句错误,法典编纂只能由国家立法机关进行,执法和司法机关均无权进行。B选项正好颠倒了二者的目的。C选项也正好相反,法律汇编可以按年代、发布机关及涉及社会关系的内容进行系统排列,但不能改变汇编的法律规范的内容;法典编纂则可以对原有法律规范的内容做适当改变。故本题D选项正确。

3.夏朝中央监狱的名称是( )。(2)

A. 圜土

B. 夏台

C. 畿内

D. 社

解析:本题涉及夏朝的法律制度。夏、商、周的监狱通称“圜土”,但是夏朝有自己独有的监狱和中央监狱,称为“夏台”。

4.将传统的篇目首次改为名例、吏、户、礼、兵、刑、工各律的是( )。(8)

A. 《唐律疏议》

B. 《宋刑统》

C. 《元典章》

D. 《大明律》

解析:本题涉及明朝的法律制度。朱元璋下令主持修订《大明律》,将唐律的篇目改变,改变了沿用已久的封建篇目。

5.清代创立的比充军更重的发充边疆地区为驻防官兵充当奴隶的刑罚是( )。(4)

A. 迁徙

B. 充军

C. 发遣

D. 戮尸

解析:本题涉及清朝法律制度。清律在沿袭封建五刑的基础上,增加了很多新的刑罚,发遣是其中一种比充军更重的刑罚,一经发遣,非有皇帝的命令,终身不得开脱。

6.某县为壮族自治县,依照《宪法》该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或副主任人选应当符合下列哪一规定?( )(8)

A. 由壮族的公民担任主任

B. 由壮族的公民担任副主任

C. 主任必须由壮族的公民担任,其他民族的公民可担任副主任

D. 主任或副主任中有壮族公民即可

解析:本题涉及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代表制度。参见《宪法》第113条第2款,注意是“担任主任或者副主任”。

7.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定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审议的法律案,应当在会议举行的( )前将法律草案发给代表。(4)

A. 7日

B. 15日

C. 1个月

D. 2个月

解析:本题涉及立法程序。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15条:常务委员会决定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审议的法律案,应当在会议举行的1个月前将法律草案发给代表。

8.下列关于法与道德的表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8)

A. 自然法学派认为,恶法非法

B. 分析实证主义法学派认为,法与道德在本质上没有必然的联系

C. 中国古代的儒家认为,治理国家主要应靠道德,即“德主刑辅”

D. 近现代的法学家大多倾向于否定“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的说法

解析:本题涉及法与道德的关系。关于法与道德在本质上的联系,西方法学界存在两种观点:一是肯定说,以自然法学派为代表,认为实在法只有在符合自然法、具有道德上的善的时候,才具有法的本质而成为法,否则就不是法,即恶法非法,故A选项正确。二是否定说,以分析实证主义法学派为代表,否认法与道德存在本质上必然联系,认为法与道德是两个必须分离的问题。故B选项正确。在我国古代,儒家多主张治理国家要“德主刑辅”,认为道德在社会调控中居于首要或主要地位,法律的作用只在于其惩治功能,故C选项表述正确。近现代法学家大多倾向于只将最低限度的

9.衡平法是判例法的一种形式。下列有关衡平法的表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1)

A. 衡平法是通过大法官法院的审判活动,以法官的“良心”和“正义”为基础发展起来的

B. 衡平法为成文法,与普通法为判例法相区别

C. 衡平法程序简便、灵活,但法官判案的自由裁量权却比较小

D. 衡平法对普通法来说是一种“补偿性”的制度,所以当二者的规则发生冲突时,普通法优先

解析:本题涉及衡平法的特点、衡平法与普通法的关系。由于普通法自身的缺陷,为了适应经济高速发展的需要,在普通法之外,就产生了衡平法。衡平法因人而异,它是根据大法官的审判实践发展起来的一套法律规范,号称以“公平”、“正义”为基础,故而命名为衡平法。衡平法也是一种不成文的判例法,与普通法一样采取遵循先例主义原则,成为英国特有的一种法律形式。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衡平法的诉讼程序比较简单、灵活,不设陪审团,一般采用书面形式审理,法官在判案时有很大的自由裁量权,因此,衡平法被称为“大法官的脚”,可大可小,具有很大

10.关于法与道德的关系存在两种对立的观点,即自然法学和实证主义法学。下列不属于自然法学的观点的是哪个?( )(2)

A. 德国纳粹统治时期的反人道的法律,根本不能称之为法

B. 实然的法与应然的法之间没有任何必然的联系

C. 人们对“恶法”有温和抵抗的权利

D. 法的合目的性应优于法的安定性

解析:本题涉及法律与道德的关系。自然法学认为,恶法非法,人们对于恶法有抵抗的权利,法律应当符合善良和公正的目的,否则,人们有权废除它。

11.罗马法作为大陆法系的渊源,对近代、现代民法制度的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下面关于罗马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8)

A. 诸法合体、私法为主

B. 程序法优于实体法

C. 《十二表法》是罗马法的主要渊源

D. 罗马法基本分类是普通法和衡平法

解析:本题涉及罗马法的相关知识。ABC选项均表述正确。

12.“法律政令者,吏民规矩绳墨也”这句话反映了法的哪种作用( )(2)

A. 社会作用

B. 规范作用

C. 政治作用

D. 经济作用

解析:本题涉及法的适用。

13.作为最高理性的自然法来源于上帝的一贯意志,人定法是自然法在世俗社会中的体现,法律是从自然中产生的,自然来自神的理性,人定法源于自然法,这句话反映了法的哪种起源观( )(1)

A. 神创论

B. 精神发展说

C. 社会契约说

D. 自然社会说

解析:本题涉及法的起源。

14.下列机关或人员中,无权向全国人大提出议案的是( )。(1)

A. 全国人大主席团

B. 全国人大代表

C.

本文档预览:3500字符,共26726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

剩余未完,查看全文
收藏
国家司法考试(卷一)模拟试卷53

推荐资源

客服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热线

官方客服

如遇问题,请联系客服为您解决

电话客服:

客服微信:pujinet

工作时间: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公众号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