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司法考试(卷一)模拟试卷49
单项选择题
1.张三和李四因为用水发生纠纷,张三一把将李四推倒在地。李四通过学习法律知道自己可以向张三要求给予金钱上的损害赔偿。这表现了法律具有什么作用?(1)
A. 指引作用
B. 评价作用
C. 强制作用
D. 经济作用
解析:法的规范作用可以分为指引、评价、教育、预测和强制作用。指引作用在于法对本人的行为具有引导作用。本题正是法律通过宣告权利给人们一定的选择范围。评价作用是指法律作为一种行为标准具有判断、衡量他人行为合法与否的评判作用,本题的核心不在评价张三的行为,而是可以要求其给予赔偿;预测作用是指凭借法律的存在,可以预先估计到人们相互直接的行为;强制作用是指法可以通过制裁违法犯罪行为来强制人们遵守法律,这些本题都没有表现出来。而经济作用属于社会作用,与本题没有直接关系。
2.下列情形中,属于法律制裁的一项是:(2)
A. 某私企职员王某因侵占单位资金,被单位开除
B. 林某因骑车不慎,撞伤他人,被法庭判决赔偿300元
C. 常某因违约被仲裁机构裁定赔偿对方当事人损失10万元
D. 钟某因生活作风问题严重被开除党籍
解析:法律制裁是指由特定国家机关对违法者依其法律责任而实施的强制性惩罚措施。可见,法律制裁的实施主体是国家机关。AD项并不是依照法律规定作出的,因而都不是法律责任,更谈不上法律制裁。C项属于法律责任,但并不是法律制裁。本题中只有B项符合这一要求。
3.下列对于义务的认识错误的是:(8)
A. 义务所指出的是人们的应然的行为或未来行为,而不是人们事实上已经履行的行为
B. 义务具有强制履行的性质,不可随意转让
C. 从概念上讲,义务是指人们实施某种行为的必要性
D. 由于现代社会更强调权利,权利是第一性的,因此从数量上看,义务和权利总量是并不是相等的
解析:对于A项,人们事实上已经履行的义务是义务的实现,而不是义务本身。B、C项是义务的当然性质和概念。虽然现代社会权利是第一性的,但这并不表明义务在总量上与权利不相等。因此D项错误。
4.下列情形中,在我国法律实施的监督体系中,属于国家专门法律监督机关的监督是:(1)
A. 人民检察院对某局局长的挪用公款行为向法院起诉
B. 纪检、监察部门对某检察官的违纪行为进行审查
C. 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对法院、检察院的工作进行监督
D. 人民法院对某法官的受贿行为进行审判
解析:法律监督体系包括国家法律监督体系和社会法律监督体系。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国家机关的法律监督体系,包括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的监督。《宪法》第129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换言之,检察机关的监督,是国家专门法律监督机关的监督,只有检察机关的监督属于专门监督。
5.下列各项中哪项不是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渊源的组成部分?(4)
A. 《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B. 国家政策
C. 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司法解释
D. 我国参加的国际条约
解析:这里的法的渊源是指形式意义上的法的渊源,是指一定的国家机关依据法定职权和程序制定或认可的具有不同法的效力和地位的法的不同表现形式。当代中国法的渊源主要是以宪法为核心的各种制定法。A、D项均属于法的正式渊源,B项属于法的非正式渊源,如《民法通则》第6条规定,民事活动必须遵守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应当遵守国家政策。而题中只有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司法解释不是我国的法律渊源,因为这些机关并无立法权限,这些文件也不具有立法性质。依此,本题正确答案为C。
6.以下对于法与道德的区别不正确的说法有:(8)
A. 法是经过国家机关依照特定程序制定或认可的,而道德是自发形成的
B. 法在特定的国家基本是一元的;而道德则是多元的多层次的
C. 法关注外在行为,一般不问动机;道德关注人的内心
D. 法律具有强制力,而道德不具有强制力,除非它已经上升为法律
解析:
7.唐律中已经有了化外人犯罪的如何适用法律的规定,以下对于化外人原则的适用正确的是:(4)
A. 不同国籍的外国人在中国犯罪,由双方协商选择中国或外国的法律处理
B. 同一国籍的外国人在中国犯罪,可以按照中国的法律处理
C. 同一国籍的外国人在中国犯罪,按照当事人国家的法律处理
D. 不同国籍的外国人在中国犯罪,由唐朝选择任一当事人所属国的法律处理
解析:《唐律.名例律》规定:诸化外人,同类自相犯者,各依本俗法;异类相犯者,以法律论。即同国籍外国侨民在中国犯罪的,由唐王朝按其所属本国法律处理,实行属人主义原则,不同国籍侨民在中国犯罪者,按唐律处罚,实行属地主义原则。由此,只有C项的表述符合。该项制度在当时不仅维护了国家主权,同时也比较妥善地解决了因大量外国侨民前来所引起的各种法律纠纷问题。
8.下列对于秦朝的刑罚适用原则说法错误的是:(8)
A. 凡属未成年人犯罪,不负刑事责任或减轻处罚
B. 重视区分故意与过失犯罪
C. 共犯罪与集团犯罪加重处罚
D. 区分公罪与私罪
解析:D项为唐律中的刑罚原则,其他各项均为秦朝的刑罚适用原则。
9.以下对于《法国民法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8)
A. 《法国民法典》,习惯上也称为《拿破仑法典》
B. 它是一部典型的资产阶级早期的民法典
C. 确立过失责任原则,即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以过失为基础
D. 法典在所有权制度中开始强调了所有权受到一定限制的特点
解析:
10.欧洲大陆第一部成文宪法是:(4)
A. 1789年法国的《人权宣言》
B. 1689年英国的《权利法案》
C. 1791年的法国宪法
D. 1919年的法国《魏玛宪法》
解析:本题无甚法理可言,纯属记忆型试题。
11.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有关个人和组织有向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提出法律议案的提案权,但以下不符合可以向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提出法律议案的要求的主体是:(8)
A. 全国人大代表30人以上或一个代表团
B. 全国人大主席团、全国人大常委会
C. 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
D. 省级人民政府
解析:
12.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如有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实际情况的,自治机关可以采取下列何种措施?(2)
A. 自行不予执行
B. 报经该上级国家机关批准,停止执行
C. 自行变通执行
D. 报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后变通执行
解析:《民族区域自治法》第20条规定: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如有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实际情况的,自治机关可以报经该上级国家机关批准,变通执行或者停止执行。据此,本题应选B项。
13.专门委员会之间对于法律草案的重要问题意见不一致时,应当:(2)
A. 向委员长报告
B. 向委员长会议报告
C. 提交委员长会议表决
D. 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表决
解析:《立法法》第33条:专门委员会之间对法律草案的重要问题意见不一致时,应当向委员长会议报告。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14.宪法规定,有关职务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但下列不受此限的是:(4)
本文档预览:3500字符,共29086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