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部 > 试卷一 > 国家司法考试卷二模拟试卷61

国家司法考试卷二模拟试卷61

本单篇文档共42670字,内容预览3500字,预览为有答案版,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空白卷版和有答案版,同时也有司法类法律职业资格整科真题模拟题,讲义课件,思维导图,易错高频题等下载。
试卷一 模拟试卷 6489人下载
价格: 1.00 原价:¥8.00
收藏

国家司法考试卷二模拟试卷61

单项选择题

1.某国人汉德斯拉夫2001年来到中国新疆,秘密建立非法组织,筹划对于中俄相邻边境的T国发动恐怖袭击。对此说法正确的是( )(1)

A. 我国可按照属地原则予以管辖

B. 我国可按照普遍管辖原则予以管辖

C. 我国应当将汉德斯拉夫引渡给T国

D. 没有侵犯我国利益,无权予以管辖

解析:恐怖组织犯罪属于国际犯罪,也属可以适用普遍管辖的犯罪。但是,在中国境内建立恐怖组织,触犯了中国的法律,构成中国刑法典规定组织、领导恐怖组织罪,按照属地管辖原则中国有权予以管辖。既然是属地管辖,我国没有必要将其引渡给别的国家。

2.2001年7月4日,陈某在路旁休息时看见东西两边各有快速汽车开来。而小孩还在路中间埋头玩耍。两辆车马上就要相接,陈某疾步奔到小孩跟前,一左一右把两男孩都推进路边的小水沟里,吉普车也在此刻被黄河牌汽车撞翻。一个男孩被推倒时,头碰到了水沟里的一块石头上。经诊断,该男孩得了严重的脑震荡,住院治疗后,仍留下后遗症。对于陈某的行为,说法正确的是( )(4)

A. 陈某的行为成立紧急避险

B. 陈某的行为属于避险过当

C. 陈某的行为成立推定的被害人承诺

D. 陈某的行为属于偶然避险

解析:陈某的行为是损害被害人的一部分利益,保护其另一部利益,而且,被保护的利益大于所损害的利益,因此,这种情况属于推定的被害人承诺,而不是紧急避险,因为没有针对第三方的利益实施损害行为。

3.关于被害人的承诺,说法正确的是( )(8)

A. 只要有犯罪被害人的承诺,行为就不成立犯罪

B. 被害人承诺属于犯罪成立的消极性构成要素,大多是不成文的构成要素

C. 行为人和被害人都明确知道被害人承诺的存在,因此,被害人承诺能够阻却主观意志的犯罪评价

D. 被害人承诺能否阻却犯罪成立要取决于刑法典的明文规定

解析:嫖宿幼女罪中幼女的承诺决定了该犯罪的成立,没有该承诺则成立其他犯罪;奸淫幼女犯罪中即便有被害人的承诺,也不影响犯罪的成立。因此,AB是错误的。C比较含糊,实际上即便被害人承诺明确存在,行为双方都有认识,但还需要承诺的合法性问题;所以,双方有所认识不足以阻却犯罪,也不足以阻却罪过的评价。

4.关于刑法上的认识错误和犯罪停止形态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1)

A. 甲意图杀死张某,当其得知张某当晚在单位值班室值班时,即放火致使值班室烧毁,其结果却是将顶替张某值班的李某烧死,甲成立故意杀人罪的既遂

B. 乙本想盗窃财物,但实际上偷了一把枪,盗窃后回家路上不慎丢失,乙成立盗窃罪的未遂

C. 丙报复李某,在黑暗中朝李某开了一枪,未击中,在可以继续射击情况考虑到同学关系而停止,其实只是李某的衣服在墙上挂,丙射击的是李某的衣服,丙某成立犯罪未遂

D. 丁打算射杀远方的贾某,但是因枪法不准,击中贾某旁的贾妻,致其死亡。对贾某,丁某成立故意杀人罪的犯罪未遂;对贾妻,丁某成立故意杀人罪既遂;属于想象竞合犯

解析:A属于犯罪对象的认识错误,但犯罪对象体现了相同的社会关系和法益;B在主客观的范围内,枪支也具有财产价值,可以认定为盗窃罪的既遂;C这种情况应该根据行为人的主观认识来认定,即在可以重复侵害的情况下主动放弃犯罪,应该成立犯罪中止;D这种情况属于同一犯罪构成要件内的打击错误,认定为故意杀人罪的既遂。

5.关于共同犯罪,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2)

A. 甲值班时轻信安全情况,离开岗位去打牌,廖某偷偷进入院内,盗走单位财物,二人不成立共同犯罪

B. 乙以为小王已满16周岁,教唆不满15周岁的小王盗窃王家财物5000多元,二人成立共同犯罪

C. 丙约好李某共同报复卫某,将卫某打成重伤,但无法查清是谁的行为造成重伤,二人仍然成立共同犯罪

D. 丁命令李某引诱姜某抢劫他人财物,丁某和姜某也是共犯关系

解析:A犯罪故意不同,不成立共同犯罪;B教唆不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犯罪,成立间接正犯;C这属于共同实行犯;D间接教唆也成立犯罪。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4)

A. 甲犯间谍罪,被判处3年有期徒刑;执行完毕后5年内抢劫他人,被判处6年有期徒刑,服刑期间表现良好,可以适用假释

B. 乙因盗窃罪被判2年有期徒刑,缓期2年执行,考验期满后2年内诈骗他人,被判处5年有期徒刑,对该诈骗罪应从重处罚

C. 丙交通肇事,被判处3年有期徒刑,执行完毕后第4年因饥饿盗窃800元,被判处1年有期徒刑,可以适用缓刑

D. 丁与他人偷窃汽车上的刹车零件,但拒不交待共犯,可以就其交待的罪行成立自首

解析:A成立一般累犯,不适用假释;B缓刑犯不成立累犯,对后面犯罪不从重处罚; C过失犯罪不成立累犯,可以适用缓刑;D共同犯罪人应该交待同案犯,才能成立其共同犯罪的自首。

7.关于假释说法正确的是( )(8)

A. 对刑讯逼供致人死亡的犯罪可以适用假释

B. 对既成立累犯,也成立再犯的犯罪人,适用再犯规定,可以假释

C. 对被假释的罪犯,不能再减刑

D. 假释期间犯新罪,即便假释期已经经过,也要撤销假释,数罪并罚

解析:A刑讯逼供致人死亡的,按照故意杀人罪处理,应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 B再犯与累犯竞合时,应认定为累犯;C假释犯一般不减刑,特殊情况下可以减刑,但要经过最高人民法院核准;D这种说法是正确,但是,假释期满后发现假释前未判决的犯罪的,则单独处理即可。

8.阿蛮1995年6月7日犯抢劫罪,应被判处5年有期徒刑;2000年3月2日故意伤害他人,应被判处3年有期徒刑。2005年6月3日因扰乱社会治安被劳教,其交待了上述犯罪事实,对此,说法错误的有( )(4)

A. 对抢劫罪进行追诉

B. 对抢劫罪可以从轻处罚

C. 对抢劫罪和故意伤害罪数罪并罚

D. 仅对故意伤害罪追诉

解析:抢劫罪自2000年3月2日犯新罪时出现时效中断,重新计算,因此,抢劫罪的追诉时效是2000年3月2日至2010年3月1日。而故意伤害罪的时效是5年,即2000年3月2日至2005年3月1日,所以,故意伤害罪的追诉时效已经经过,不能追诉。其在劳教过程中交待过去的犯罪,也成立自首,所以,可以对抢劫罪从轻处罚。

9.下列犯罪中存在法条竞合关系的是( )(1)

A. 破坏军婚罪与重婚罪

B. 洗钱罪与包庇罪

C. 强迫吸毒罪与故意伤害罪

D. 医疗事故罪与重大责任事故罪

解析:与已婚军人的配偶结婚的,既触犯了破坏军婚罪,也触犯了重婚罪。所以,这两个犯罪在犯罪对象上有竞合关系。

10.2001年6月13日凌晨2时许,张某因犯罪被公安机关监控,感到罪行即将暴露,便将此情告诉了王某(系张书海之妻)。随后,王某将藏于家中的作案工具五连发猎枪1支及张某存放家中的五六式步枪子弹258发、赃款1万元等装入自己要出差用的行李箱里。凌晨5时许,王某带着两个大行李箱潜逃时,途中被公安人员在火车上抓获。王某的行为应该认定为( )(2)

A. 窝藏转移赃物罪

B. 非法持有枪支、弹药罪

C. 非法携带枪支、弹药危及公共安全罪

D. 数罪并罚

解析:王某的目的是转移家里所藏的枪支、弹药,因此,其不可能不持有,持有行为是转移赃物行为的必然内容,所以,对王某不能数罪并罚。同时,其非法携带枪支弹药到公共场所,也危及公共场所的安全。因此,王某的行为属于非法持有枪支、弹药罪、窝藏转移赃物罪、非法携带枪支、弹药危及公共安全罪三个犯罪的想象

本文档预览:3500字符,共42670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

剩余未完,查看全文
收藏
国家司法考试卷二模拟试卷61

推荐资源

客服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热线

官方客服

如遇问题,请联系客服为您解决

电话客服:

客服微信:pujinet

工作时间: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公众号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