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司法考试卷二模拟试卷59
单项选择题
1.根据我国刑法有关规定,下列单位犯罪中,不应该实行单罚制的是( )。(2)
A. 某工程监理单位违反国家规定,降低工程质量标准,造成重大安全事故
B. 某公司欲作为发起人投资设立新公司,但其违反公司法的规定,未交付货币、实物,虚假出资,数额巨大、后果严重
C. 某用人单位违反劳动管理法规,以限制人身自由方法强迫职工劳动,情节严重
D. 某事业单位违反国家规定,以单位名义将国有资产集体私分给个人,数额较大
解析:对于单位犯罪,一般采取双罚制,即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刑法分则和其他法律另有规定的,实行单罚制,即只对单位判处罚金,或者只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
根据《刑法》第137条的规定,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违反国家规定,降低工程质量标准,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5年以上l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因此,A选项属于单罚制。
根据《刑法》第159条的规定,公司发起人、股东违反公司法的规定未交付货币、实物或者未转移财产权,虚假出资,或者在公司成立后又抽逃其出资,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虚假出资金额或者抽逃出资金额2%以上10%以下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因此,B选项属于双罚制。
根据《刑法》第244条的规定,用人单位违反劳动管理法规,以限制人身自由方法强迫职工劳动,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四)》对《刑法》第244条增加的规定,违反劳动管理法规,雇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从事超强度体力劳动的,或者从事高空、井下作业的,或者在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等危险环境下从事劳动,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前款行为,造成事故,又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因此,C选项属于单罚制。
根据《刑法》第396条的规定,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违反国家规定,以单位名义将国有资产集体私分给个人,数额较大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 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司法机关、行政执法机关违反国家规定,将应当上缴国家的罚没财物,以单位名义集体私分给个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因此,D选项属于单罚制。
综上所述,正确选项是B。
2.下列关于刑期计算说法错误的是哪一个?( )(4)
A. 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刑期,都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
B. 死刑缓期执行的两年考验期限与缓刑的考验期限,都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
C. 死缓减为有期徒刑的,有期徒刑的刑期,从裁定减刑之日起计算
D. 前罪被假释,假释考验期满后,再故意犯罪而构成累犯的时间,自前罪假释期满之日起计算
解析:《刑法》第4l条规定,管制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 1日折抵刑期2日。第44条规定,拘役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 1日折抵刑期1日,第47条规定,有期徒刑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1日折抵刑期1日。因此,选项A正确。
根据《刑法》第51条的规定,死刑缓期执行的期间,从判决确定之口起计算。《刑法》第73条规定,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1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2个月。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5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1年。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因此,选项B正确。
根据《刑法》第51条的规定,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有期徒刑的刑期,从死刑缓期执行期满之日起计算。因此,选项C错误。
根据《刑法》第85条的规定,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由公安机关予以监督,如果没有《刑法》第86条规定的情形,假释考验期满,就认为原判刑罚已经执行完毕,并公开予以宣告。而前罪执行完毕,构成累犯的时间,应是自前罪假释期满之日起计算。因此,选项D正确。
3.下列关于缓刑、假释的说法,哪项是正确的?( )(2)
A. 甲对单位领导乙怀恨在心,伺机报复。一日,趁乙出差,闯入乙家中,将乙的家人杀害,后甲因杀人罪被判处无期徒刑,但甲在服刑期间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如假释也不致危害社会,则对甲可以适用假释
B. 甲因盗窃财物被判处缓刑1年,在缓刑考验期间,甲又强奸多名妇女,后甲被公安机关抓获,则对甲不应根据先减后加的原则适用数罪并罚
C. 甲因抢劫被判处有期徒刑8年,服刑期间甲一直表现良好,刑罚执行的第3年,甲在劳动过程中不幸摔伤,生活无法自理,后经某高级人民法院核准,适用假释
D. 甲因绑架被判处有期徒刑u年,后因其服刑期间表现良好,减刑2年,则甲在后期服刑中如符合假释条件,则可对其适用假释
解析: 根据《刑法》第81条第2款的规定,对累犯以及因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性犯罪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因此,选项A错误。
根据《刑法》第77条第1款的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刑法》第69条进行数罪并罚,而非依照先减后并原则进行数罪并罚,这主要是因为缓刑考验期内撤销缓刑的视为原判刑罚未执行,所以不适用先并后减、先减后并的原则进行数罪并罚。因此,选项B正确。
根据《刑法》第81条第1款的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1/2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10年以上,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假释后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可以假释。如果有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可以不受上述执行刑期的限制。因此,选项C错误。
根据《刑法》第8l条第2款的规定,对累犯以及因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性犯罪被判处l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因此,选项D错误。
4.下列关于法条竞合的说法错误的是( )。(8)
A. 一行为触犯的数罪名所在法条之间,存在某种内容上的重合,此种情形是法条竞合
B. 窃取国家所有的、具有历史价值的档案,这种情形属于盗窃罪与窃取国家档案罪的法条竞合
C. 一行为触犯的数罪名所在法条之间,有一个法条完整评价该犯罪行为,此种情形是法条竞合
D. 盗窃正在使用中的军事通信设备,数额较大的,这种情形属于盗窃罪与破坏军事通信罪的法条竞合
解析: 法条竞合,是指数个刑法条文所规定的数个犯罪构成之间存在包容或者重合关系,当一个犯罪行为同时符合数个法条规定的犯罪构成时,只能选择适用其中一个刑法条文,而排斥其他刑法条文适用的情况。而想象竞合,是指行为人实施一行为触犯数罪名的犯罪形态。
想象竞合与法条竞合是两个密切联系、不好区分的概念,二者之间的界限问题在理论上尚未完全解决。通说认为,想象竞合犯是犯罪形态问题,是犯罪现象领域的问题,研究想象竞合犯主要是为了解决罪数问题;而法条竞合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法条关系问题,即存在着包容或者重合关系的法条如何适用问题,是因法条的错综复杂而在法律上抽象地自然存在的问题,不以案件为转移。因此,选项
本文档预览:3500字符,共56203字符,源文件无水印,下载后包含无答案版和有答案版,查看完整word版点下载